陳坤
【摘 要】在初中教學領域,物理是一門重要的學科,在學生科學意識和素養(yǎng)培養(yǎng)方面,承載著非常重要的學科作用。而物理概念是物理學科最基礎也是最關鍵的組成部分,物理概念教學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初中物理教學的質量。物理教師應該以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合理創(chuàng)新物理概念教學策略,從而全面提高初中學生物理知識水平、能力水平和素養(yǎng)水平。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初中物理;概念教學
在以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理念為主導的教學大環(huán)境下,初中物理教學工作理念需要有所創(chuàng)新。初中物理教師應該開始嘗試以核心素養(yǎng)為基準,以培養(yǎng)學生物理學科綜合素養(yǎng)為目標,對課堂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在初中物理學科中,物理概念占據(jù)重點地位,同時也是物理教學工作的關鍵突破點。物理教師為實現(xiàn)物理概念教學更加有效,更加切合學生發(fā)展的需要,必須以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對概念教學方法體系進行創(chuàng)新,從而在讓學生對物理概念形成精準的認知和理解的同時,提高學科綜合素養(yǎng),為今后深層次地學習物理奠定良好的知識基礎、能力基礎和素養(yǎng)基礎。
一、初中物理概念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教師的教學理念、方法滯后
教師作為物理概念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執(zhí)行者,其所滲透的教學思想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課堂教學質量。然而,就目前來講,物理教師在概念教學方面,教學理念不夠先進,教學方法有待更新。在概念課堂上,填鴨式是教師經常采用的一種的教學方法。習慣于將物理概念直接灌輸給學生。例如:教師在講解“密度”概念時,往往直接向學生灌輸“某種物質質量與體積的比值叫做這種這種物質密度”這樣的概念定義,然后要求學生機械性記憶。這種教學方法雖然簡單直接,卻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學生在構建概念過程中本該有的物理思維的訓練和培養(yǎng),也造成學生對“密度”概念實質內涵也缺乏深入理解,影響學生后續(xù)深層次的學習和探索。物理概念不同于其他物理知識,本身相對比較枯燥,如果教師不注重于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的更新,則很難讓學生產生足夠的學習興趣。
(二)學生對物理概念認知、理解片面
在初中階段學生初次接觸物理學科,因為缺少一定的認知基礎,所以在物理的學習方面存在一定難度和挑戰(zhàn)。再加上物理概念相對比較抽象,而學生因為學習方法不夠科學,對概念進行機械性記憶,導致自身物理思維訓練和培養(yǎng)受到局限,進一步導致學習難度持續(xù)增加。隨著年級的上升,學生會發(fā)現(xiàn)物理概念學習難度顯著增加。通過機械背誦的方式,已經無法對概念內容進行內化和吸收。同時,即便有些學生可以正確記憶物理概念,但是在實際解題的過程中,也不懂得如何學以致用,這便是機械記憶的弊端,長久下去,將會導致學生形成定勢思維。例如:學生在學習“二力平衡”概念時,雖然能夠對物理概念進行精準背誦。即“一個物體受兩個力,這兩個力恰好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共線,則為兩力平衡?!钡?,在實際解題的過程中,學生卻不能很好地地利用這一物理概念分析問題中存在的力之間的關系。歸咎原因,主要在于學生在物理概念的學習上,學習方法不夠科學,導致概念理解比較片面。因此,物理教師必須高度重視當前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且以核心素養(yǎng)為思想導向,對概念教學方法和策略進行調整,從而提高概念教學的有效性。
二、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物理概念教學策略分析
(一)趣味概念導入,培養(yǎng)學生物理觀念
在初中物理學科領域,概念相對比較抽象,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因此,為了方便學生理解,教師需要將物理概念相關的物理故事或者科學家故事導入到課堂,為學生營造輕松、趣味的課堂氣氛,讓學生趣味的導入環(huán)境下,對物理概念產生深入學習和探索的興趣,從而保證初中生的概念學習更加高效。例如:教師在組織“光的折射”概念教學時,可以根據(jù)核心素養(yǎng)思想下“物理觀念”的培養(yǎng)需求,合理設計課程導入環(huán)節(jié),通過趣味的物理故事引入,讓學生對這一概念形成準確認識,并且建立起深入學習的興趣。例如:教師可以列舉“漁夫捕魚”的物理故事,即“有一個漁夫在河面上看到一條大魚,他用叉子用力插下去,卻發(fā)現(xiàn)魚所在的位置與自己觀察到的位置,存在著很大的差距。”或者,教師也可以列舉趣味的生活案例,如:“潛水者在水中所看到的柳樹,與岸上柳樹的具體位置存在一定差距?!蓖ㄟ^趣味故事導入之后,教師合理地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具體原因。之后,學生可以從介質的角度進行思考,分析水和空氣屬于兩種不同的介質,可能是因為這一因素的影響造成視覺上的誤差。在學生思考完成之后,教師可以合理地引出“光的折射”物理概念。即“光隨著傳播介質改變,傳播方向發(fā)生改變,光線在兩種介質交界處發(fā)生偏折?!比绱艘粊?,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對物理概念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夠培養(yǎng)學生形成正確的物理觀念,讓學生對物理和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形成準確的思想認知。
(二)構建物理情境,培養(yǎng)學生科學思維
在初中物理課堂上,為了讓學生直觀理解物理概念,教師需要注重課堂物理情境的合理構建。將抽象性的物理概念,進行直觀性轉化,幫助學生在大量直觀觀察的基礎上,抽象概括出物理概念,培養(yǎng)良好的科學思維,同時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學生建模意識,從而滿足核心素養(yǎng)教學要求。因此,物理教師應該科學地使用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上通過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與物理概念有關的圖片、視頻以及物理模型,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構建概念。比如說,教師在組織“密度”概念教學時,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呈現(xiàn)物理情景,即“將同質量的鐵球、塑料球展示給學生,引導學生觀察兩種物體的體積大小”學生通過觀察物理模型,能夠對此物理概念有初步的認識,同時也能夠產生深入探究物體密度的學習興趣。從而讓學生在直觀性的課堂情境,對概念學習產生學習興趣、熱情和持續(xù)探究的動力。
(三)組織小組討論,培養(yǎng)學生思辨能力
為了讓學生更深層次的理解物理概念,作為物理教師必須對課堂形態(tài)進行創(chuàng)新。改變師講生聽教學模式,鼓勵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對物理概念內涵和特征進行探究,從而實現(xiàn)學生思辨能力有效培養(yǎng),切實滿足核心素養(yǎng)理念支撐下的課程改革要求。首先,教師需要做好常規(guī)的教學準備工作,即合理分配合作小組,并設定具體的探究任務。之后,教師將課堂時間交給學生,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對具體的物理概念進行合作探究。讓學生在深入探究的過程中,掌握物理概念本質,實現(xiàn)物理概念有效內化和吸收。比如說,教師在組織“比熱容”概念教學時,可以先引導學生圍繞“不同物質吸熱能力是否相同”這一問題進行合作探究,發(fā)現(xiàn)不同物質吸熱能力不同。之后,通過有關于比較吸熱能力的實例分析,引導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找到比較不同物質吸熱能力的通用方法(比值法),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學生自然而然的完成比熱容概念的構建,并且提高了學生的思辨能力。
綜上,在初中物理教學領域,物理概念是占據(jù)主導性的教學模塊。可以說,物理概念是學生深入學習物理知識,參與物理實驗探究和順利完成物理問題解決的動力支撐。因此,在提倡素質教育的課改背景下,物理教師需要基于核心素養(yǎng)教學理念,對概念教學方式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通過趣味導入、構建情境、小組討論、實驗探究、思維導圖以及概念專題等多種方法,讓學生擁有豐富的概念學習空間,從而實現(xiàn)自身物理觀念、科學思維、思辨意識、探究能力、銜接能力、社會責任意識以及知識遷移能力等綜合素養(yǎng)的有效建設,為國家物理學科領域全能型人才有效培養(yǎng),奠定良好的素養(yǎng)基礎。
【參考文獻】
[1]羅勇.核心素養(yǎng)下的初中物理教學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8(43)
[2]張建平.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比熱容”概念合作探究教學優(yōu)化分析[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8(22)
[3]楊變花.以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的初中物理教學研究[J].華夏教師,2018(29)
[4]巴拴存.初中物理概念教學的幾點認識[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