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君
摘 ? ?要: 語文學科是小學階段的主要學科之一,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關系著學生能否為今后語文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小學階段是學生初步系統(tǒng)接觸知識的階段,小學階段學生接受的教育對學生今后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本文簡述了小學階段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希望為廣大語文教師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 小學語文 ? ?閱讀興趣 ? ?閱讀教學 ? ?有效策略
閱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內(nèi)容,通過閱讀學生能感受到知識世界的豐富多彩,閱讀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小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通過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小學生愛上閱讀和樂于閱讀,閱讀能力的提高會使學生語文各方面知識逐漸豐富,有利于小學生學習語文。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采取適宜的教學方法。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
(一)教學觀念落后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學活動主要圍繞教師展開,教師主要采取講授法,教學方法單一,學生經(jīng)常對語文學習產(chǎn)生一定的厭倦情緒[1]。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并沒有真正思考,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學習成為一種定式,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
(二)忽視知識的積累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經(jīng)常只注重學生對閱讀內(nèi)容的理解,忽視學生在理解之后對知識內(nèi)容的積累過程。學生在理解之后并不能將理解的知識內(nèi)容運用到今后解決問題過程中,造成這種問題的原因是教師忽視學生對閱讀內(nèi)容的積累[2]。因此,積累是學生閱讀學習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
(三)教學脫離生活實際
知識來源于生活,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經(jīng)常注重對文章本身的講解和課后習題答案的講解,并沒有認識到文章內(nèi)容來源于作者的生活,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并沒有將文章的講解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3]。這樣的教學方式會讓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產(chǎn)生陌生感,給學生理解造成困擾,同時不利于學生在今后教學中運用所學知識。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轉(zhuǎn)變教學觀念
在現(xiàn)階段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觀念還比較落后,傳統(tǒng)教學方法不能適應學生學習現(xiàn)狀。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在現(xiàn)階段教學中教師要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是閱讀的主體,教師要給予學生閱讀的機會,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能夠獲得獨立思考的機會。小學生年齡比較小,與其他年齡階段學生有所差距,教師在教學中首先要認識到這一特點[4]。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比較好動,并且具有極強的好奇心,小學生對自己比較陌生的內(nèi)容非常容易產(chǎn)生興趣,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要善于抓住學生性格特點進行教學,使學生接觸更多閱讀內(nèi)容。不同年級學生有不同的特點,因此,教師要在教學中實時對學生進行觀察,根據(jù)學生特征調(diào)整教學方法、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
(二)營造自由的閱讀氣氛
班級中的閱讀氛圍對學生影響非常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經(jīng)常受到外界影響,這樣的現(xiàn)象在小學教學中表現(xiàn)得尤為明顯。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注重閱讀氛圍的營造[5]。教師在學生閱讀過程中要與學生一起閱讀,這樣的方式能夠提高學生閱讀興趣。同時,閱讀氛圍的營造不僅要依靠教師完成,還需要家長共同努力。在家庭中,家長要注重帶領學生一起閱讀。學生處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逐漸激發(fā)閱讀興趣,愛上閱讀。例如,在“人有兩個寶”教學中,教師可以首先使用多媒體技術播放與“手”和“腦”相關的動畫,觀看完成后教師組織學生一起討論交流人體手與腦的作用,通過這樣的討論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參與度,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完成本節(jié)課學習。
(三)增加課外閱讀
課外閱讀是提高學生閱讀興趣的主要途徑之一。閱讀不應該僅僅局限于教材內(nèi)容。小學生處于好奇心比較強的年紀,對任何事物都想要探究,單純依靠教材中的閱讀內(nèi)容并不能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因此,在小學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結合課外閱讀內(nèi)容提高學生閱讀興趣[6]。小學生識字量比較少,單純的文字性閱讀內(nèi)容會給小學生閱讀過程造成困難,不利于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因此,教師在準備課外書籍的過程中要符合學生實際興趣愛好,這樣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能夠從書籍中體會到閱讀的興趣,從而喜歡閱讀。例如,教師在班級設立讀書一角,書籍包括兒歌和童話等多種內(nèi)容,教師選擇合適的時間與學生一起閱讀,集體閱讀會提高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學生在課余時間可以閱讀自己喜歡的書籍。
(四)開展閱讀活動
小學生比較期望得到教師的關注,教師關注對學生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因此,在班級中教師可以組織閱讀活動,有效的閱讀活動能夠增加教師對學生的了解。同時,小學生好勝心比較強,在閱讀活動中都希望自己取得理想的成績,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抓住學生的心理情況舉行閱讀活動[7]。在閱讀活動中有效增加學生閱讀內(nèi)容,提高學生閱讀興趣,同時滿足學生的好動天性,在活動過程中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例如,教師在班級中組織“讀書分享會”活動,每個學生向同學們推薦自己認為最好的文章或者故事,在所有同學都分享完成后,學生與教師一起投票,選出同學們心目中最好的文章,然后授予同學“讀書小能手”的稱號,并給予學生相應的獎勵,通過讀書活動調(diào)動小學生的讀書積極性。
(五)建立良好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對學生影響非常大,和諧的師生關系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在良好的師生關系中,教師能夠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學生更服從教師的教學,有利于學生閱讀水平的提高。教師與學生之間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有賴于有效交流,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交流能夠提高學生閱讀水平。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不僅影響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影響著教師對學生的了解水平。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要求教師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在學生閱讀出現(xiàn)問題的時候教師要采取鼓勵而不是批評,在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努力下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的順利進行,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例如,在班級中教師可以同學生一起制作班級閱讀宣傳欄。制作宣傳欄的主要目的是為學生營造閱讀氛圍,在教師與學生一起制作的過程中加深教師對學生的了解,學生能夠獲得更多與教師交流的機會,通過這樣的方式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三、結語
學生在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是非常重要的,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教師采取合適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提高學生閱讀水平。學生閱讀能力提高之后,語文課程的學習相對比較容易。語文學習是一個積累的過程,需要教師與學生一起努力,教師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提高語文水平。
參考文獻:
[1]蘭芳.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應用[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6,2(12):170.
[2]于井鳳.關于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水平的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6(15):131.
[3]蔡文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J].教育教學論壇,2016(15):283-284.
[4]李存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作文訓練的整合淺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6(20):136.
[5]謝文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教學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16(79):58.
[6]左銀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及教學方法[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2):193.
[7]張世泉.讓興趣引領學生閱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之我見[J].現(xiàn)代交際,2016(1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