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月娥
摘 要:新課程改革對我國各階段教育都提出了新要求,其中有關轉變教學理念,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的內容更是對長久以來陳舊低效的應試教育做出的顛覆性扭轉,點醒了眾多基礎教育工作者。道德與法治是一門幫助學生理解社會形勢,精煉個人品格的思想教育課程,在過去數十年間吃盡了低效機械化教學模式的苦頭,初中教師要緊握這一機遇,借素質教育的動力提升課堂教學質量?;诖?,著重介紹三個改革方向,以供讀者參考。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教學質量;策略
道德與法治課程在初中教育中所占課時雖不如語、數、外這類基礎性課程多,但卻是國家重點關注的思想類課程,其在培養(yǎng)初中生個人修養(yǎng)方面的作用完全不次于所謂的“主科”。并且在新課程改革之后,教育工作者倡導平等對待義務教育中各個學科,不以“分值”論英雄。面對逐漸健康化的教學現狀,教師應該摒除雜念,將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作為教學工作的重心,將素質教育的活力充分發(fā)揮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
一、重視師資力量建設,確保教師發(fā)揮引導作用
道德與法治是一門與時俱進的課程,因此教師是否能秉持這種思想不斷學習新出現的道德與法治知識,時刻關注當前社會新出現的現象,都將對道德與法治課堂的質量產生重要影響[1]?!敖K身學習”的思想是每一位教師都需具備的品質,初中教師不僅要對道德與法治教材中涉及的知識理論熟諳于心,也要時刻關注我國社會的變化,甚至是世界上其他國家制定的新政策,確保在課堂教學中能夠運用實例為學生分析理論知識,并幫助學生開闊視野,更好地認識當今世界的基本形式。
例如,在開展有關“世界形勢”中“經濟全球化”相關內容的教學時,中美關系為其中重點,而中美關系又是不斷變化著的,每一次美國總統(tǒng)的換屆都將會使中美關系產生巨大波動。教師在為學生介紹中美關系的演變時,除了要向學生講清“中美建交”意義,還應對當代中美關系進行分析,并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鼓勵學生預測中美關系未來可產生的變化,讓學生能夠在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學習中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二、挖掘道德與法治課程內涵,實現深度解讀教材內容
道德與法治課程很注重理論教學,在新課改之后,道德與法治教材經過改變后邏輯更為清晰,同時也加入了許多貼近當代青少年生活的案例,其對教學的輔助作用有所上升。因此,初中教師在安排教學內容時,應將課本作為教學的首要參考資料,深入解讀其內涵,保證初中生在課堂學習中能夠獲得完整的道德與法治思維培養(yǎng)[2]。初中教師需要注意的是,相較于自然學科對于學生邏輯能力與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道德與法治課程其實更傾向于對學生進行思維啟發(fā),扮演普及者的角色。
初中道德與法治,對于當今時代以馬克思主義理論與資本主義理論為代表的道德與法治理論中的抽象部分并未過多解釋,只是對其特征進行簡要區(qū)分,因此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時就應明白教學的側重點在于為初中介紹我國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取得的進展。例如,黨的十九大對我國社會的變動進行了深度分析,并根據實際國情調整下一階段的工作內容。此時,教師可組織一個探究課題,即讓初中生分小組合作,對比最近幾次會議的內容,推測下次會議可能產生的變化,培養(yǎng)學生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問題的思維。
三、構建新型評價模式,確保課堂教學軌道正確
在新課程改革之前,教師在評價學生學習成果時,常以默寫等形式考查學生對課本內容的背誦情況,并未考慮學生是否具有完善的學科思維,在指導學生解決道德與法治問題時,也會直接讓學生背誦例題,并未幫助學生梳理問題的邏輯結構[3]。這種教學模式產生的后果是有目共睹的,因此新課程改革則重點對教師的學生評價方法進行了指導,讓教師在全新課程目標的引導下,對初中生進行能力教學。
道德與法治教材的內容雖以文本為主,但道德與法治課程對學生的教學絕不是理論知識的堆疊,教師在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評價時,需采取多元化的方法,即既要考查學生對相關理論的理解,也要考查學生道德與法治思維的建設程度,多用實際案例來讓學生訴說自己的看法,使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理論知識真正成為影響初中生認識選擇的因素。初中教師需謹記的是,道德與法治課程只有成功為塑造學生健康三觀作出貢獻,才能算作教學的成功。
綜上所述,道德與法治課程是培養(yǎng)初中生個人品質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初中教育中的地位不是可有可無的。只有不斷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初中教師才算為提升公民素養(yǎng)這一社會主義社會建設內容作出應有的貢獻。首先,教師要有與時俱進的態(tài)度,不斷豐富自身的道德與法治素養(yǎng),樹立良好榜樣;其次,教師應對道德與法治教材的內涵有深度把握,避免教學內容流于表面;最后,在對初中生進行教學評價時,要采用多元化思路。
參考文獻:
[1]張斌.初中道德與法治課自主學習模式的建立與教學思考[J].學周刊,2018(34):89-90.
[2]張黎紅.創(chuàng)設生活情景 激發(fā)課堂活力:試論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法[J].名師在線,2018(29):7-8.
[3]潘建興.淺談初中道德與法治《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8(21):42-43.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