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平
摘 要:班級文化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可以在日常學習與生活中對小學生進行熏陶,特色班級文化體現著一個班級的學風與班風,為了增長農村小學生的見識,小學教師必須要加強特色班級文化建設。重點闡述了農村小學教師應如何建設特色班級文化,以期幫助教師打造濃厚的特色班級文化,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關鍵詞:農村小學;特色班級文化;建設途徑
特色班級文化有利于增強小學生的凝聚力,對加強集體榮譽感與班級認同感具有積極的影響。農村小學生認識層次與見識面相較于城市小學生短淺,二者的綜合素質與能力存在較大差異,為了促進農村小學生全面發(fā)展,農村小學教師應努力建設特色班級文化,形成良好的班風與學風,促使小學生能力的全面提高。
一、加強個性化,明確建設目標
特色班級文化代表著一個班級的學風與班風,對小學生的言行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農村小學教師在建設特色班級文化時,需要在保證思想觀念正確的前提下加強個性化建設,明確班級文化建設目標,通過制定建設規(guī)劃來確保特色班級文化的科學性。不同年級的小學生具有不同的成長特點,農村小學教師應根據小學生的成長規(guī)律與個性特征制定特色班級文化建設目標,如此才能保證促進全體農村小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發(fā)展[1]。
例如,對于一年級到三年級的低學段小學生,小學教師可以打造具有卡通風格的特色班級文化,與學生一起制作黑板報,在班級的室內與室外墻壁上張貼以卡通貼紙為背景的寄言、寄語,這種文化風格與低學段小學生的性格特點相一致,更容易被小學生接受。對于四年級至六年級的高學段小學生,教師可以多采用理性文化風格,這一階段的小學生更喜歡成年人將自己當成“大人”,其理性思維得到發(fā)展,正是樹立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的關鍵時期,所以教師更要重視特色班級文化的建設,向學生普及更多生活與學習上的知識,增長農村小學生的認識,縮小城市與農村學生的差距。農村小學生在充滿著溫馨和諧的環(huán)境下,可以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對提高身心素質、增強綜合能力產生了積極影響。
二、保證特色班級文化布設的合理性
在二胎政策之前,受計劃生育政策與經濟實力的影響,大多數城市家庭只有一個孩子,由于國家發(fā)展進步,農村人民的思想水平得到提升,大部分農村家庭也只有一個孩子。當前,農村小學生大都屬于獨生子女,享受著家庭所有人的寵愛,具有嚴重的自我中心、自私自利等不良心理,為了糾正小學生的不良行為,農村小學教師可以通過建設特色班級文化的方式,對學生言行進行約束和改善,有利于增強班級的凝聚力。
特色班級文化建設具有整體性,關系著整個班級,所以農村小學教師可以讓班級全部小學生參與到文化建設中,親手布設墻壁宣傳標語、繪制黑板報等。例如,小學教師在建設特色班級文化時,需要將全班學生引入建設工作中,為小學生進行分工,要求學生以合作的方式開展工作,比如兩名學生組合張貼條幅和寄語,四名學生組合繪制后墻黑板報,全班學生一起書寫夢想與期望來制作“夢想之樹”等,工作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其他學生對其他合作小組的分工與進度進行監(jiān)督,避免某些小學生“偷懶”,逃避責任。
特色班級文化環(huán)境要布設得具有創(chuàng)新性、創(chuàng)造性與合理性,教師在生活與學習上需要以身作則,與學生經常進行交流,積極補充、修改、完善特色班級文化內容。例如,農村小學教師可以將一些彩色卡紙交給小學生,讓小學生剪成心形、五角星形等,在卡紙上寫上夢想、祈愿,以此來激勵小學生好好學習、努力上進,從而建設成具有促進意義的特色班級文化。
三、促使小學生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
特色班級文化需要學生踐行,農村小學始終存在班級紀律散漫、學習氛圍不濃厚等問題,相較于城市小學比較落后,農村小學生在認識層面與城市小學生差距較大,所以農村小學教師在建設特色班級文化時,要將城市小學的優(yōu)質元素與班級文化相結合,充分發(fā)揮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2]。農村小學教師應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在沒有開辦興趣班級的環(huán)境下,可以構建興趣小組,利用藝術的形式提高特色班級文化的底蘊,例如班級興趣小組結合自身特點與優(yōu)勢設計組徽。
學生能夠看到教師不曾注意到的層面,想要保證小學生能夠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來建設特色班級文化,教師在課堂教學與文化建設過程中便不能對學生的行為進行束縛,對于不正確的言行可以通過引導糾正。深入學生群體,與其進行交流溝通,打造具有生成性、生動性與綜合性的社會實踐活動,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建設特色班級文化,既能增強小學生的實踐能力,又能幫助農村小學生開闊視野、增長見聞,有利于形成獨具特色的班級文化。
總而言之,農村小學教師若是想要真正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三觀”,促進小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的全面發(fā)展,必須加強特色班級文化建設,為學生創(chuàng)造優(yōu)美、舒適且和諧的環(huán)境。特色班級文化可以幫助小學生增長見識、塑造健康心理,對促使學生積極進取和養(yǎng)成良好道德習慣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黃連飛.農村小學班級文化建設的有效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8(20):183-184.
[2]彭建勇,吳玉芳.試析農村小學特色班級文化建設[J].領導科學論壇,2015(15):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