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語文教育中涉及許多的文章都需要學生背誦,其中還涉及一些古詩詞,這些內(nèi)容在背誦方面可以說相當困難,如果只是借助死記硬背的方式很難保障背誦實效性。對此,為了更好地優(yōu)化與改進高中語文教學效果,本文簡要分析分解式背誦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希望可以為教師與學生提供一定幫助。
關鍵詞:高中語文;分解式背誦;教學運用
在傳統(tǒng)高中語文教育中,學習質(zhì)量較差的主要原因在于學生的學習熱情較低,學生無法主動參與到高中語文的練習和學習中,從而導致語文學習流失于形,僅僅存在于課堂,這也間接阻礙著學生語文能力的成長。以背誦為例,以往高中語文教學的背誦方式都是在一定理解的基礎上死記硬背,這一種方式不僅會導致學生背誦效果較差,同時還會呈現(xiàn)出一定的抵觸情緒,從而導致對文章的反感,不愿意學習背誦。對此,探討分解式背誦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具備顯著的教育價值。
一、高中語文背誦教學現(xiàn)狀
首先,在應試教育理念之下,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式普遍比較單一,大多數(shù)的教師都是以講授式方法為主,先介紹作者,其次朗讀文章然后疏通詞句,之后對文章內(nèi)容進行分析、對主題進行分析,最后課堂練習。這一種教學方式不僅呆板同時趣味性較差,學生只能夠被動地接受灌輸,從而導致教學的教學難度較高,學生的學習壓力較大,課堂之后翻譯、背誦成效低微。其次,學生情感層面抵觸。高中教材中幾乎每一冊都涉及需要背誦的文章,以古詩詞為例,其占據(jù)量約為50%,為了更好地應付高考,教師一般會要求學生能夠完全背誦文章,學生為了考試也非常努力的進行背誦,但是在低興趣甚至抵觸的情況之下,學生的背誦效果并不理想,一邊教師一直逼學生背,另一邊學生不愛背但是又不得不背,這種惡性循環(huán)必然會導致師生都呈現(xiàn)出疲憊狀態(tài)。最后,由于高中教育階段學生需要學習的科目比較多,課余時間參與語文文章的背誦時間并不長,再加上高中所學內(nèi)容比較困難,導致學生的學習壓力較大,背誦課文的質(zhì)量也就比較差。
二、分解式背誦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分解式教學法主要是在文章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可以和作者進行情感交流,將文章進行分解處理,以掌握文章感情脈絡的同時逐層分析,并逐漸記憶,最終達到對整篇文章的記憶以及背誦。
1.做好課堂導入
精彩、新穎的課堂導入往往可以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蘭亭集序》這一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課堂一開始時以課件的方式展示“一只鵝”,借助這樣的方式可以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性成一定的疑惑感,之后可以再介紹一個關于大文豪以“字”換鵝的故事,此時也可以適當講解“東床快婿”這一成語,借助這樣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之后再進行理解、背誦,學生的興趣會更加理想。
2.做好文章講解
高中語文教育中,對文章進行講解教學時必須高度重視核心問題的激發(fā),促使學生可以圍繞問題進行思考,注重在問題解決中培養(yǎng)學生對于問題解決的思維能力以及辯證性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優(yōu)化后續(xù)的背誦效果。核心問題在字面含義方面理解難度并不高,也就是文本最為關鍵的問題,難點主要是表現(xiàn)在核心問題的明確方面,提出哪一個問題才是最為有效的問題。在教學中教師普遍很難準確掌握核心問題而提出一些存在偏差或無效的問題,從而導致教學效果較差。語文講解教學中的有效問題在于四個方面;促使學生理解、關注教學內(nèi)容、學生參與互動、問題措辭明確。對此,在設計核心問題時,需要按照目標來明確,以《鴻門宴》為例,可以根據(jù)文章的結(jié)果“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的描述,將此作為切入點激發(fā)學生解讀文本,尋找“奪天下”的根本性因素,并對人物進行理性思考,理解人物在性格方面的特征差異。借助這一些看似平常的教學方法,可以更好地涉及核心問題,便于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從而簡化背誦難度。
3.落實讀寫結(jié)合
俗話說“嘴里讀百遍,不如手里寫一遍”,在教學過程中,許多學生都可以從嘴中背誦文章,但是在默寫過程中會出現(xiàn)錯別字滿篇的現(xiàn)象,所以說朗讀很重要,但是仍然屬于背誦的基礎,朗讀的目的是提高學生對于文章的閱讀預感,而后續(xù)的寫才是真正提高背誦效果的關鍵。在任何一篇文章當中,教師都可以讓學生在朗讀三遍之后進行常識性的默寫,在強化記憶的同時明確自己在背誦時的缺陷,從而簡化背誦,提高背誦效果。另外,在背誦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地激勵學生,以積極的情感激發(fā)學生的背誦意識與能力,在學生背誦效果較差時教師應當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保持相互尊重,讓學生愛上語文,主動參與背誦。
綜上所述,在高中語文教育過程中,背誦是無法忽略的教學步驟,但是如何提高背誦質(zhì)量是教師需要考慮的問題。在具體教學中,教師需要以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為主要手段,豐富教學體系,以更加趣味化、簡單化的環(huán)境參與到文章背誦,從而達到優(yōu)化背誦效果的作用。分解式背誦是一種有效的背誦教學方式,但是在具體應用中教師需要根據(jù)自身的教學習慣與學生的學習意識與能力等針對性地調(diào)整和優(yōu)化教學方法,從而保障學生的背誦質(zhì)量與效率,提高高中語文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張仙勇.信息技術應用在農(nóng)村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中國電化教育,2016,13(z1):52.
[2]洪春鳴,伏志強.發(fā)揮教師智慧,激發(fā)學生思維:“陌生化”理論在高中講解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語文教學,2017,31(12):28-30.
[3]舒盛梅.淺談討論法在高中語文課堂的意義與運用[J].速讀旬刊,2016,10(2):544-545.
[4]季立雄.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淺談[J].現(xiàn)代語文:教學研究,2016,18(8):111-112.
作者簡介:陳洪林,男,1990年9月,四川廣安,大學本科,中學二級教師,高中語文教學。
編輯 梁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