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最重要的兩個方面就是閱讀與寫作。二者在教學過程中是緊密聯(lián)系的,大量的閱讀可以豐富學生的語言詞匯,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教師要把握好二者的關系,在教學中一方面幫助學生培養(yǎng)閱讀習慣和興趣,另一方面也要對寫作的技巧和方法進行全面教育,實現(xiàn)閱讀與寫作教學的充分結合,從而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語文的自信心。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寫作教學
在學習小學語文方面,教師應注重對學生學習情趣的培養(yǎng),“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睋碛袑W習興趣,才能讓學生堅持對閱讀與寫作等知識的學習。從教學實踐內容來看,與寫作相比,學生更容易對閱讀產(chǎn)生一定的興趣,而寫作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則成為一定的困擾,容易產(chǎn)生抵觸情緒。因此,在教學課堂上,教師應逐漸幫助學生體會到寫作的重要性和樂趣,打破閱讀與寫作之間的壁壘,發(fā)揮二者的相互促進作用,讓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
一、案例介紹——大力培養(yǎng)學生對閱讀和寫作的興趣
我國古代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激發(fā)學生對于閱讀和寫作的興趣,幫助學生找到合適的讀物,讓學生體會到閱讀的益處,同時也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將閱讀得到的寫作技巧恰當?shù)剡\用到寫作中來,讓閱讀促進寫作,讓寫作檢驗閱讀,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與寫作的興趣。
對于剛入門的低年級學生來說,應按照由淺入深的順序,先學習寫作一些身邊的簡單的故事,客觀地記錄人和事,不好提出過多的要求,給出固定的寫作格式即可,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學作文課時,盡量多給學生布置一些半命題作文,給學生一定的寫作空間,如:《我最喜歡的×××》,《最難忘的一點事——×××》等,這時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問學生:“同學們,請你們以《我最愛的×××》為方向,都說說你們自己想要寫的作文題目吧,看看想到的題目最新穎、最特別,大家舉手發(fā)言吧!”這樣的形式可以讓學生更加自主地選擇寫作空間,更具有開放性和創(chuàng)造性。
二、案例分析——實現(xiàn)讀與寫的充分結合
小學語文的教學大綱中就曾指出:“學生的作文教學要與閱讀教學緊密結合在一起”,在寫作教學時,教師要逐步引導學生正確、恰當?shù)剡\用平日里在閱讀中學到的寫作技巧,閱讀是對寫作精華的吸收,而寫作又是對閱讀成果的重要展現(xiàn),二者在語文教學中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因此,教師要實現(xiàn)讀與寫的有機結合。
(一)幫助學生在閱讀中掌握文章的結構特點和表達技巧
能夠在語文教材中得到選用的文章,可以說都是寫作中的經(jīng)典作品,無論是在結構層次上,還是遣詞造句上都具有較強的代表性。對于課本中的經(jīng)典課文,學生可以首先認真讀完整篇文章,其次注意文章的整體結構、寫作手法和寫作特點,分析詞語的運用環(huán)境,將文章中的技巧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來,積累寫作素材和寫作思路,逐漸形成具有自己風格的表達技巧。
如朱自清《荷塘月色》中“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用擬人的手法賦予白花以人的神態(tài);“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則是連用三個比喻,形象地寫出了白花的神態(tài)。作者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才使得靜態(tài)的荷花有了動感和靈氣。分析這些寫作手法和技巧,對學生提升寫作能力來說是很有幫助的。
(二)引導和鼓勵學生在閱讀中記錄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升寫作能力的一項十分有效的方法,即在閱讀的過程中記錄下關鍵的文字。寫讀書筆記可以從多個方面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技能增強思維能力,也能提升寫作能力。
如何在學習過程中做好讀書筆記,進而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可以從錢鐘書的例子中學到:很多人都說錢鐘書的記憶力超強,能夠過目不忘,實際上不是的,幫助他記憶的最有利的方法就是做讀書筆記。他在牛津大學讀書時就養(yǎng)成了這個好習慣,鐘書的“飽蠹樓書記”第一冊上寫著如下幾句:“廿五年(一九三六年)二月起,與絳約間日赴大學圖書館讀書,各攜筆札,露鈔雪纂、聊補三篋之無,鐵畫銀鉤,虛說千毫之禿,是為引”。第二冊有題辭如下:“心如椰子納群書,金匱青箱總不如,提要勾玄留指爪,忘筌他日并無魚。(默存題,季康以狼雞雜毫筆書于燈下)”。類似這個樣的讀書筆記數(shù)不勝數(shù),這些都是他經(jīng)過反復的推敲,最終留下的筆記,也正是愛做讀書筆記的習慣,才讓他后來的寫作水平不斷地得到提升。
可見,閱讀的過程就是對自身寫作能力的一種潛在的改善,通過不斷回味記錄在筆記中的經(jīng)典詞句,學生可以更好地將這些詞句應用在自己平時的寫作中。因此,對于教師而言,要格外注重對學生學習語文興趣的培養(yǎng),只有充分發(fā)揮出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才能從根本上提升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
從以上內容可以看出,大量的閱讀可以讓學生對寫作有著更加深刻的認識,可以激發(fā)學生寫作的靈感,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體會寫作的技巧與精髓,當然這也與教師的培養(yǎng)和教育是緊密相關的,教師應讓學生不斷地在閱讀中積累寫作的語言,讓學生在讀中寫,實現(xiàn)讀與寫的完美融合,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增強學習語文的自信心。
參考文獻:
[1]徐海英,史亞利.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融合[J].中國校外教育,2018(13).
[2]張學山,張學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開放式教學法的有效運用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7(3).
[3]李瑛.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發(fā)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J].華夏教師,2017(10).
作者簡介:李進芳(1987—)女;漢;籍貫:河南省周口市淮陽縣;學歷:本科;職稱:二級,研究方向:小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