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慧霖
【摘要】本文論述小學英語朗讀教學的具體策略,主要包括“示范朗讀語音語調(diào)要純正優(yōu)美、分年段進行朗讀訓練、豐盈朗讀形式”三個方面。
【關(guān)鍵詞】核心素養(yǎng) 小學英語 朗讀訓練 方法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01A-0117-02
朗讀能讓學生快速領(lǐng)悟課文內(nèi)涵,掌握正確的語音語調(diào),又能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有利于學生表達水平的提升,為學生語言交際能力的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chǔ)。然而,在當前的小學英語教學中,朗讀并未得到應有的重視。由于一般的測試不考察學生的朗讀能力,許多教師把英語教學的重心放在知識傳授和習題講解上,忽視了朗讀這一重要環(huán)節(jié)。因缺少針對性的朗讀訓練,學生并沒有在課堂上獲得過硬的朗讀技能。教師在課堂上處理朗讀的形式千篇一律,不外乎齊讀、自讀或聽錄音跟讀等,學生在朗讀過程中毫無新鮮感,久而久之便失去了朗讀的主動性,甚至出現(xiàn)了朗讀障礙,具體表現(xiàn)在拖音明顯、發(fā)音不標準、節(jié)奏感差、沒有升降調(diào),甚至不敢開口說英語,dumb English(啞巴英語)的怪現(xiàn)象也由之而來。
那么,在小學英語實際教學中,應如何上好朗讀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讓朗讀這種傳統(tǒng)的方法重新回歸現(xiàn)代課堂?通過大量的課堂實踐,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三方面進行嘗試。
一、示范朗讀語音語調(diào)要純正優(yōu)美
小學生活潑好動、模仿力強,學習英語朗讀,主要從語音、語調(diào)上對教師進行模仿。優(yōu)秀的教師范讀具有很強的感染力,那發(fā)音、姿態(tài)能給學生帶來耳目一新的感官享受。為此,教師首先要通過不斷的練習,說出一口純正、流利的英語,在范讀的時候要根據(jù)學生對內(nèi)容的理解程度及學生的能力水平適當?shù)乜刂谱约旱恼Z速,注意發(fā)音的準確性,同時還要傳遞出感情,讓學生感受到英語朗讀的美感,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朗讀欲望。例如,筆者在觀摩課上聽一位教師朗讀英語童謠《two little birds》,在整個示范朗讀過程中,該師讀得聲情并茂,語調(diào)輕松愉快,面部表情傳神,形體動作生動,把兩只小鳥的調(diào)皮可愛、人們對動物的喜愛演繹得淋漓盡致。這樣的范讀充滿真情實感,學生聽范讀時表現(xiàn)出無比集中的注意力。在接下來的展示環(huán)節(jié),學生的朗讀積極性很高,不僅發(fā)音準確、朗讀流暢,還能根據(jù)自己對童謠的理解配上可愛的表情和生動的肢體動作,引得在場的聽課教師贊不絕口。
英語單詞的發(fā)音和朗讀技巧和漢語存在很大的差距,教師在范讀的時候應該教會學生掌握正確的朗讀技巧。如:The girl is wise and beautiful.這句話中的girl是名詞,wise和beautiful是形容詞,它們都要重讀;the/is/and不重讀。I am so happy to see you again.這句話中的so/happy/see/again要重讀,而I/am/to/you不重讀等。相同的句子,如果朗讀的重音不一樣,語義也會不一樣。如:My father went to Beijing last summer.重音部分My father/went to/Beijing/last summer分別代表的含義是:Who went to Beijing last summer?/ What did my father do last summer?/Where did my father go last summer?/When did my father go to Beijing?對于小學生而言,英語的詞匯性質(zhì)、發(fā)音技巧等方面的知識還太難,他們在朗讀過程中很容易出現(xiàn)一詞一頓的現(xiàn)象,或者出現(xiàn)毫無停頓的現(xiàn)象,因此需要教師在平時教學中多示范朗讀,并且教會學生正確的朗讀技巧。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們便能正確而流暢地朗讀。
教師的示范朗讀是教師對文本內(nèi)容的二度創(chuàng)作,通過示范朗讀讓學生模仿正確的語音語調(diào),將學生帶入語言情境,識得文本情感中的真味,才是最有效的教學方法。
二、朗讀訓練需明確各年級的朗讀重點
小學各年段學生在學習語言上存在較大的個體差異性,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各年段學生的朗讀訓練要有針對性,遵循循序漸進的基本原則,根據(jù)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年齡特點對不同年段提出不同的訓練要求。
低年級學生的朗讀訓練著重在發(fā)音準確、朗讀連貫。如很多低年級學生平翹舌不分,把this讀成Dis,把orange讀成oranZe;清濁音濁化并拉長,stop讀成了stoper,point變成了pointer。類似這種發(fā)音不準確的情況,教師在朗讀中要幫助學生找出來,并一一矯正,用夸張的嘴型、緩慢的速度朗讀,幫助學生通過模仿把音發(fā)準確。
中年級要求學生在低年級的基礎(chǔ)上有感情朗讀、注意升降調(diào)、掌握音準、注意弱讀和重讀等。如陳述句表示陳述一件事情用降調(diào):①I got it.↙②.Its hot.↙③There are some book on the desk.↙而用于陳述句形式的一般疑問句多為升調(diào):He is going home?↗用于倒裝形式的一般疑問句也為升調(diào),并且句首的一般疑問詞需重讀:①Is he going home?↗②Where are you going?↗
高年級要求學生在中年級的基礎(chǔ)上掌握各句式如長句甚至短句的語速、停頓、句式變化等朗讀技巧。
按照上述不同年段朗讀重點要求,教師在學生初始朗讀階段,就應該循序漸進進行下一個年段要求掌握內(nèi)容的過渡。如高年級所需要掌握的朗讀技巧,實際在中年級就可以進行訓練,讓學生從接觸、了解、習慣到逐漸掌握。朗讀技巧的把控本身也是從宏觀到微觀不斷過渡的過程,學生在窺全貌后再逐層接觸和訓練,在不斷往上學的過程中就感覺相對輕松了。
三、豐富朗讀形式提高朗讀熱情
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是提高朗讀成效的前提,而持續(xù)朗讀成效的關(guān)鍵在于保持學生的朗讀熱情,這就要求教師通過豐富的朗讀形式來保持學生朗讀的熱情。
(一)跟讀。小學生具有很強的模仿能力,讓學生聽錄音跟讀是培養(yǎng)聽、說、讀能力最基礎(chǔ)、最有效的途徑。因為錄音所提供的語言材料是發(fā)音最標準地道的英語朗讀范本,學生長期堅持跟著課文錄音朗讀,對培養(yǎng)純正的語音語調(diào)、流利的口語表達能力,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齊讀。對于一些英語學習基礎(chǔ)薄弱、性格內(nèi)向的學生來說,能完整、流利地把課文朗讀出來難度較大。為了讓這部分學生融入集體,采取全班齊讀是一個有效的辦法。學生在與同學、教師的齊聲朗讀中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并糾正自己的錯誤,提高朗讀的成效,進而增強學生的信心,甚至能在相對輕松的環(huán)境中享受朗讀帶來的樂趣。
(三)分角色讀。分角色朗讀是一種能讓學生進入課文角色、展開想象翅膀、感受角色情感的有效途徑。外研版小學英語教材蘊含著豐富的對話和故事,非常適合分角色朗讀。分角色朗讀在力求流利表達的同時根據(jù)不同的角色加入自己的情感,使學生的朗讀能力、表演能力全面展示出來。此外,在進行分角色朗讀的過程中,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對教材內(nèi)容的表達進行二度創(chuàng)作,是新知識的創(chuàng)造者,他們在這個過程中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有利于其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zhì),實現(xiàn)自我的升華。
(四)唱誦讀?,F(xiàn)在外研版英語教材在每一個模塊課文內(nèi)容里都有一個“chant”,也就是唱誦。它是一種具有押韻性質(zhì)或者節(jié)奏性質(zhì)的語體,形式豐富活潑,句式簡單而且統(tǒng)一,充滿趣味性和音樂感。唱誦這種方法在國外已經(jīng)實行很多年了,是語言教學的重要輔助方法,例如:低年級的學生較易把pencil,pen這兩個單詞混淆,為了讓學生記憶深刻,教師可以創(chuàng)編一首簡單的chant: pen and pencil,pencil and pen,pen and pencil,pencil and pen,say it again.將教學的重點句型、新單詞融入chant中進行吟唱練習,節(jié)奏朗朗上口,學生樂在其中,自然就不會偷懶,也不會把朗讀當做難差事來對待了。
(五)配音讀。處于信息時代的教師,應該適應時代的發(fā)展,運用信息技術(shù)輔助教學。筆者通過教學實踐發(fā)現(xiàn):利用配音秀APP讓學生練習朗讀,效果顯著,它能提高學生的朗讀興趣和朗讀能力,為朗讀教學開辟新的途徑。英語配音APP里內(nèi)容多種多樣,如課文教材、兒歌、自然拼讀、外國卡通電影片段等。學生完成配音后,軟件會對流利度、完整度和準確度給出一個反饋,對于等級不高的可進行二次配音。在學習六年級課文《Do you want to visit the UN building?》時,筆者讓學生分別為Daming Simon and Simons father進行配音并開展三人小組PK賽。為了達到優(yōu)秀的配音效果,學生們以高漲的熱情研讀對話、反復朗讀,并且在給人物配音的過程中對聯(lián)合國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記憶與理解。課后拓展中,為電影片段配音是學生們最喜歡也是最具有挑戰(zhàn)性的環(huán)節(jié)。電影片段中鮮活的動態(tài)場景、引人入勝的情節(jié)能很好地吸引學生的興趣,而且在觀看影片的同時,學生還可以釋放學習的壓力。但是原版影片的臺詞往往和學生在課文上所學的句子有很大的不同,連讀、弱化、滑音等大量的朗讀技巧使得學生只有通過反復聆聽、模仿、糾正、嘗試,才能讓自己的配音聽起來“原汁原味”。總的來說,在配音朗讀的過程中,學生的觀察、記憶、模仿、表達、自主學習等能力得到了鍛煉,同時學生的文化意識、異國文化的認同等綜合素養(yǎng)也得到了提升。
朗讀教學是促進學生英語素養(yǎng)生長的有效途徑之一,應受到教育者的關(guān)注。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朗讀訓練,激勵學生開展朗讀實踐,這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英語思維的培養(yǎng)、鑒賞能力的提升均有重要作用。
(責編 黃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