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明霞
摘 要:基礎教育一直是國家十分關注的重點教育內容,而英語課程又是小學教育中的重、難點。基于此,如何能夠在不增加教學難度的基礎上提高教學水平,讓小學生可以更加輕松的完成英語學習任務,這將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義。
關鍵詞:思維導圖 小學英語 英語教學
一、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
小學生的特點,或者說是優(yōu)勢,就是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教育者需要做的是盡可能為學生創(chuàng)造發(fā)揮想象力的機會,引導他們掙脫固有思維模式的限制,拿出更多的勇氣和激情踏上漫長的求學之路。在以往的小學英語課程中,學生的想象力一直被壓抑,他們只能夠完全跟著老師的節(jié)奏和想法來完成學習任務,學習積極性一直不高。而教育的目標不應是將學生培養(yǎng)成一樣的“學習機器”,而是要盡可能保留他們的思維習慣和特點。通過運用思維導圖,可以讓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呈最自然的樹狀結構發(fā)展,幫助他們將知識點細化處理的同時最大化保留其個性,逐步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能力。[1]
二、降低英語知識的學習難度,提高理解能力
在小學階段的英語課程中,教育者需要重新調整教學理念,在不影響教學質量的基礎上降低學習難度,采用令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方法,而后將思維導圖與教學內容巧妙的結合到一起。例如在教授“Seasons”這一課程時,教育者可以基于“Seasons”來設計一條教學主線,而后分別將一年中的四個季節(jié)設為四個分支,通過思維導圖來加以呈現(xiàn),這樣可以讓學生不必費力思索即可明白“Season”的含義。教育者可以在思維導圖中分別標注出四季,Spring,summer,autumn,winter。以此來細分各個知識點,幫助學生降低記憶難度的同時加強理解。再例如,在學習“How much?”這一課程時,由于學生已經能夠初步了解思維導圖的學習模式,教育者就可以以“Clothes”為課程主線,以“dress、jacket、skirt”為課程支線,將學生分成多個學習小組,讓他們自行繪制思維導圖,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讓他們對日后的英語課程產生更多期待。
三、強化單詞記憶,提高學習效率
對于小學生而言,記憶英語單詞一直是令他們比較苦惱的學習內容,這也是讓很多小學生害怕學習英語的主要原因。通過上文中的介紹可知,思維導圖可以有效調動起學生的聯(lián)想能力,讓他們不需要死記硬背就可以將英語單詞牢牢記住,從而將原本抽象化的英語知識具象化處理。例如在教授“Signs”這一課程時,由于此堂課程中需要接觸到很多不同的標志,如果采用傳統(tǒng)類型的教學方法將會讓學生感覺十分困難。教育者就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將“No eating or drinking”、“No littering”、“No parking”、“Danger”等標志用圓形圖的方式展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到這些單詞與短語的分布,幫助他們在腦海中留下印象。而后,教育者就可以進一步開展有關于Signs的課程教學,按學習模塊來布置學習任務,幫助學生將新接觸的單詞關聯(lián)到一起。[2]
再例如,當學習Food這個單詞時,教育者就可以以Food為主線,讓學學生圍繞Food來盡可能的聯(lián)想單詞,例如fruits、drink、vegetables等等,通過這種方式來幫助學生回憶曾經已經掌握的單詞,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在日后更好的理解并應用所學單詞。
四、促進知識轉化,增強記憶力
思維導圖的最大優(yōu)勢是可以基于人腦的思維習慣,將不同類型的知識串聯(lián)起來,從而逐步形成可以獨立思考的記憶鏈條,幫助學生學習新知或復習舊知時自然的產生更多聯(lián)想。相比較來看,思維導圖的教學效果要遠遠強于死記硬背式的教學效果。以常見的學習場景為例,很多學生在剛剛接觸應用課程時,基本處于狗熊掰玉米的狀態(tài),由于他們的總結能力較差,即使在課堂中很努力的學習知識,也很難憑借自己的能力將英語知識串聯(lián)起來,學習效率難以提高。而通過運用思維導圖,教育者就可以通過學生十分喜愛的畫圖方式,將課堂中所學習到的知識重點關聯(lián)到一起,這不僅可以簡化學生的課堂筆記,而且還可以幫助他們理清學習思路,學習效率自然提高。
事實上,無論是英語教師還是學生,在教與學的過程中總是會不自然的看重輸入、輕視輸出,這種觀念并不正確,而思維導圖則追求的是知識輸入與知識輸出之間的平衡性,采用符合小學生特點的認知策略,讓孩子們一邊學習、一邊運用。首先,在一幅思維導圖中蘊含著大量的知識點,但由于這些知識點之間都存在著關聯(lián)性,因此會促進知識轉化,降低學生的記憶難度;其次,在應用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學生的每一次新知識學習事實上都與舊知識復習有關聯(lián),這會在無形當中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量,讓他們的思維更加習慣于這種學習模式,學習效率與學習速度自然會同步提高。
五、輔助復習,加深學習印象
在小學英語課程中,教育者要更加重視復習環(huán)節(jié),運用思維導圖來輔助復習活動,幫助學生加深學習印象。教育者可以根據(jù)課程主題,將所需要復習的知識點通過思維導圖呈現(xiàn)給學生,同時著重開展講解其中的一些重難點知識。此外,教育者也可以以某一個問題為主線,讓學生自行繪制思維導圖,讓他們通過這種方式來獨立完成課后復習,幫助學生縮短課后學習時間,讓英語課程變得更加輕松。[3]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英語課程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存在著非常多的弊端,由于很多教育者與學生家長存在著思想觀念上的誤區(qū),從而為學生布置了很多繁重的學習任務,讓他們的學習過程變得非常痛苦。在日后的小學英語教學中,教育者要做到以生為本,積極運用思維導圖,順應小學生的學習特點,為其日后更高難度的學習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黃文詩.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復習教學中的應用——以《Recycle1Letstakeatrip!》一課為例[J].教育信息技術,2015(11).
[2]金瑩.電子白板中的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復習課的運用[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5(12).
[3]吳海燕.“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的應用[J].成才之路,20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