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海燕
【摘 要】本文主要探討了在新課改的引領(lǐng)下,學校歷史學科在編制歷史教學案的過程中存在的現(xiàn)實問題以及采取的改進的建議,以進一步完善和發(fā)展教學案教學模式,提高歷史教學的有效性。
【關(guān)鍵詞】城郊初中;歷史教學;教學案編制
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很多地區(qū)和學校使用學案或教學案的教學已慢慢形成一種教學模式。教學案教學模式的關(guān)鍵就在于教學案的編制,教學案編制的優(yōu)劣,會影響整個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本人所在的初中是一所城郊初中,在生源、師資力量、教學設施等方面落后于市區(qū)學校。在新課改的引領(lǐng)下,學校謀求發(fā)展,認為在教學中使用教學案,能多方面發(fā)展學生的能力,有利于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本人從自己的歷史教學實踐中,看到學校的歷史教學案在編制中有很多問題。各年級各教師設計的歷史教學案雜亂無章,模板多樣,沒有統(tǒng)一的格式和排版,即使是同一教師設計,環(huán)節(jié)也是不定。在題目設置方面也存在諸多問題:題目設計要么過于簡單而直白,沒有抓住歷史知識點的關(guān)鍵,要么探究題設計偏難,不利于討論,只適合思維能力強、歷史學習優(yōu)秀的學生;練習反饋題也不夠典型,難易不適中;容量控制不一,有的題量過少,有的過多;題型單一,沒有和當?shù)氐闹锌碱}型接軌,異曲同工的題目過于多雜;課程資源的匱乏,沒有所需資源資料可循,看到參考書資料上的好的題目不能很好地用到教學案上,只能舍去。另外,師資力量的薄弱,致使編制一張教學案所需時間過多。
要解決城郊初中歷史教學案模式運用中存在的問題,前提是教學案的編制。教學案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是關(guān)鍵,選題是重中之重。一張有質(zhì)量的歷史教學案,在編制時應力求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貼近學生實際
學習是過程性的,循序漸進、不斷積累的過程,不能一口吃成胖子。城郊初中學校生源比較差,學習能力、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弱,知識面狹窄。如果編制的歷史教學案很顯示專業(yè)知識水平,超出了學生的能力范圍,是不適合該校學生實際的。相反,在編制歷史教學案的時候,將知識點簡化易化但不略化,容量控制在學生的接受和消化能力范圍內(nèi),反而更能夠讓學生接受理解。在學生知識和能力上升到一定程度后,再將歷史教學案的編制提高層次,以適應學生的變化。因此,在整個循環(huán)教學中,初一教學案設計的題目要稍顯簡單,初二的教學案的選題上要開始注重學生的理解,而初三的歷史教學案應比初一、初二的深、難。經(jīng)過初一、初二的積累和訓練后,學生的學習能力、接受能力、理解能力、消化能力、思維能力都有所提高,所以初三的歷史教學案可以提高一個檔次。在編制過程中要立足學情,避免過難過易,找到教學的生長點。
2.針對性原則
歷史學科有它的學科特點,每個歷史事件都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產(chǎn)生,每個歷史人物都是時代的產(chǎn)物,在學習歷史的時候抓住歷史事件的特性就比較容易。比如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內(nèi)容:“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將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zhuǎn)移到經(jīng)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形成以鄧小平為核心的新一代黨中央領(lǐng)導集體?!边@一段話在歷史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知識點,但又屬于基礎(chǔ)知識范疇,需要每個學生掌握。在預習部分設計成這樣:“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內(nèi)容:———————— 。”這意味著要整段整段地掌握,學生會很反感,超出了他們的能力范圍。但是在歷史教學案的預習中,把它設計成“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內(nèi)容:(1)確立 的思想路線;(2)將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zhuǎn)移到———————— 上來,實行———————— 的偉大決策;(3)形成以———————— 為核心的黨中央新一代領(lǐng)導集體”,這樣,有針對性地抓住了這一段話的關(guān)鍵詞,并將這一段話劃分為三個點,學生掌握起來比較容易,還不容易遺忘。此外,在題型的設計上也要與中考題型一致,有針對性地訓練。所以本人認為,歷史教學案在編制時應有針對性地將教學目標具體化,有利于學生掌握消化,更體現(xiàn)了教學的最優(yōu)化。
3.層次性原則
既然城郊初中的學生基礎(chǔ)和能力存在很大的差異性,在編制歷史教學案時就要講究層次和梯度?;A(chǔ)知識應該是讓全體學生掌握,而探究題可以面向全體學生,各盡所能,傾其所有,不求標準,只求思考的過程。具體而言,在“自主預習”部分注重歷史基礎(chǔ)知識,如時間、地點、人物、事物、事件及重要的歷史概念和歷史名詞等,這些知識對學生的要求是有一個識記的能力;在“合作探究”中就避免設計相類似的題目,而是探究有關(guān)人物、事物、事件的成因、特點、規(guī)律等,并會應用相關(guān)的知識點分析、綜合、比較、評價有關(guān)人物、事物、事件和解決歷史問題,使學生的能力更上一層次;“練習反饋”可以說是對一堂課知識點的鞏固和檢測,要面對全體學生,題目的選擇也要有層次有梯度,既要有鞏固基礎(chǔ)的,又要有注重能力的,由易入難,分層設計,從而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以學生為主體,遵循人本主義理念。
4.時效性
盡管歷史述說的是過去的人和事,但是歷史教學案的編制不能停滯不前,一成不變。隨著歷史學科成為升學考試科目,對學生能力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命題也日趨合理和完善,更注重對學生能力的考核。在編制歷史教學案時,應順應歷史學科發(fā)展的趨勢,老舊的簡答題、論述題式的探究模式,也可以設計為材料解析題、讀圖題,使學生學會從歷史圖片(地圖、表格等)、歷史史料中找信息,論從史出,從而在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的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讀史、讀圖的技能。而圖片、史料的選擇也不能過于陳舊,否則容易形成教師授課思維定式,沒有新意,所以在歷史材料的選擇上也要不斷地更新。歷史教學案的編制也應該注重與時事、時政結(jié)合,如近幾年的黃海海域爭端、釣魚島紛爭等,在編制教學案時就相應加入對“海權(quán)”問題的探究。初中歷史新課程標準的不斷更新變化,更需要我們在編制歷史教學案時與時俱進,靈活機動,注重時效。
5.教師合作、集體備課
城郊初中的歷史師資力量最為薄弱,專職教師少,歷史課程資源少。單槍匹馬單打獨斗,肯定不利于歷史教學案的編制,容易出現(xiàn)三個年級的歷史教學案模板不一的局面,這是對學生的學習極為不利的。著名的教育家馬卡連柯說:“沒有一個教育者有權(quán)單干?!薄霸贈]有比教師集體里的個人主義和傾軋糾紛更可怕的任何東西了,再沒有比這樣的現(xiàn)象更可惡、更有害的事了?!敝袊灿芯淅显捳f“三個臭皮匠抵個諸葛亮”“眾人拾柴柴火旺”,所以,教師應團結(jié)合作,合理分工,精細安排,發(fā)揮集體的作用,共同鉆研教材、考綱,探究選題,研究教法和學情,針對學生實際情況,制作適合本校學生水平的教學案,完善和提高歷史教學案的質(zhì)量。因此,集體備課好處多多,資源共享,效率提高,思路開闊,質(zhì)量保證,分工合作,減輕教師負擔,所以,城郊初中的歷史教學應該是教師團結(jié)合作的產(chǎn)物,是教研組、備課組集體智慧的體現(xiàn),具備歷史備課組應有的特色,同時也能方便循環(huán)使用,資源共享。
6.外在條件設施的配套
城郊初中一些外在的不利因素只能靠相關(guān)部門的積極配合和努力創(chuàng)造。如教學設施的改進,給每個老師配備工作所需的電腦,購置掃描儀、打印機。學校出資讓教師能在好的網(wǎng)站上下載高質(zhì)量的教學資源。計算機教師隨時待命給教師排憂解難,保證歷史老師能在一般情況下順利編制完成教學案。學校積極為該校教師創(chuàng)造外出聽課、學習、培訓的機會。這些外在條件的不斷創(chuàng)造,會給歷史教學案的編制解決很大困難,使得編制過程更為順利。所以,城郊初中的歷史教學也需要市教育局的重視和關(guān)注。
一張教學案的編制是教學任務能否順利展開的前提和基礎(chǔ),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具有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們在編制教學案的過程中要符合學生實際,問題的設計要有針對性、層次性,并且要與時俱進,具有時效性和活力。以上就是本人關(guān)于編制歷史教學案的一些想法和建議。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我將不斷研究探索,完善教學案的編制和設計,進一步深化歷史新課程改革。
【參考文獻】
[1]燕彩云.談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如何編制學案才更有效[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刊,2009(03)
[2]陸建源.“一體化教學案”的編寫探究[J].化學教學,2007(06)
[3]云磊.教學案的設計與應用研究[D].蘇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10)
[4]柏露枝.教案學案一體化設計雛探[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