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婧
摘 要:道德教育是政治課的主旋律,初中政治要揚起“德育”風帆,促進學生道德觀、德育素養(yǎng)的發(fā)展。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初中政治教學如何滲透德育教育,如何引導學生培養(yǎng)積極向上的學習、實現(xiàn)品質(zhì),養(yǎng)成良好的人格、習慣。現(xiàn)結(jié)合政治課堂,提出幾點滲透建議。
關(guān)鍵詞:初中政治;德育教育;教學建議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9)04-030-1
政治是初中重要基礎課,也是促進學生學習政治理論、經(jīng)濟知識,養(yǎng)成良好道德情操的重要學科。在政治課堂滲透德育教育,要明確德育教學的重要性,圍繞初中生學情實際,從教師的表率、學生的集體意識、法制教育等方面來有效融合。
一、確立德育教學的重要地位,促進學生合作分享
在初中政治課堂,德育教學至關(guān)重要。立足課改背景,倡導德育滲透教學,主要是在政治學習過程中,圍繞初中生突出的思想問題,展開針對性引導,來提升初中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單純的政治知識講授,讓學生死記硬背政治知識,反而消解了學生對政治學的學習積極性。以分組合作、資源共享、理念商討等方式,突出學生的自主性,激活政治學習趣味,讓學生能夠從政治中認識自我。
二、教師要發(fā)揮表率,言傳身教
政治課堂上德育的滲透,教師要從言傳身教中來感染學生,特別是“身教”,以無聲的表率來打動學生,從良好的品行示范中為學生做楷模,帶動學生提高德育素養(yǎng)。一方面,教師在教學中,要加強人格魅力培養(yǎng),特別是言行一致,為人師表,要發(fā)揮榜樣的作用,來感染學生。另一方面,教師要塑造自我形象,以最具說服力的形象展示,與學生平等、友好相處。主動了解學生,關(guān)愛學生,對學生給予應有的愛與幫助,做學生的“好朋友”、“好知己”,構(gòu)建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在學習法律中的“雷池”不可越時,關(guān)于假幣問題,我曾在課堂上反問學生“在我們身邊有沒有毀壞人民幣的現(xiàn)象?”有學生搶答“有,以前教師收書本費時,讓我們每個人把學號、姓名寫在人民幣上”。這個現(xiàn)象,說明了教師未能為學生做好良好的道德示范,也警示每一位教師,要嚴于律己,以正確的道德行為來為學生樹立楷模。
三、挖掘育人資源,增強學生集體感
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具有豐富的德育價值,教師可以結(jié)合課堂,導入文化典故。在初中生群體中,一些學生不知道如何與父母和諧相處,對父母的教導不理解、不認同,甚至一些學生還要責備父母管束太嚴。我們從《二十四孝》中“臥冰求鯉”的故事入手,讓學生從中體會父母親情,反思自我,逐步改變不對的想法和行為。通過優(yōu)秀典故、實例的引入,將德育與傳統(tǒng)文化相融合,讓學生從中重塑自我道德品質(zhì)。同樣,在班級生活里,一些學生不懂得與人相處的道理,缺失班級榮譽感、集體精神。為此,我們展開課堂分組辯論,以“挫折是否有利于個人成長”為話題,來設置正反雙方的觀點,讓學生從辯論中碰撞思維,增進對“挫折”的理解。在每一組里,各成員觀點相同,可以發(fā)揮組內(nèi)成員的智慧,去選擇、搜集駁倒對方的有說服力的證據(jù)。有學生提出“張海迪的故事、霍金的故事,都是在挫折面前,不服輸?shù)慕?jīng)典形象”;有學生補充提出“古代的司馬遷、李白、蘇牧等名人,也都是經(jīng)受挫折而成就人生的典型”。但反方學生提出“挫折不利于個人的成長,因為對于耐挫力低的人來說,挫折會讓他精神頹廢、意志消沉”;還有學生補充說“挫折會讓人產(chǎn)生消極情緒,喪失前進的動力,甚至對自我懷疑,自暴自棄”。通過對各方觀點的梳理,學生的學習熱情得到激發(fā),合作意識、集體精神也得到了有效培養(yǎng)。
四、聯(lián)系時政熱點,提高學生法制思維
政治學離不開時政熱點的討論,通過時政探析,讓學生能夠客觀、全面的認識政治問題,增強政治意識、國家觀念。在學習“霸權(quán)主義”問題時,我們針對前段時間南海問題、美國在韓國部署薩德系統(tǒng)等時政熱點,將之引入到課堂討論中,來分析這些事件的背后,所反映的現(xiàn)實問題。有學生提出“中國當前不夠強大,面對美國的霸權(quán)行為,我們應該養(yǎng)精蓄銳,抓緊發(fā)展,提升自己的軍事科技水平”;有學生提出“中國當前的科技、經(jīng)濟發(fā)展勢頭猛進,已經(jīng)影響到美國的霸權(quán)地位,所以才會引來美國的軍事威脅”;有學生提出“面對國際形勢的紛繁復雜,我們應該更加努力學習、鉆研科技,鞭策自己以優(yōu)異的成績來回報社會,為國家做貢獻”。在時政討論中,將國家觀念融入其中,從中增強學生的愛國素養(yǎng)。同樣,在初中政治課堂,法制教育必不可少。當前的初中生,法律意識淡薄,法律知識欠缺,我們要結(jié)合政治課,積極融入和滲透法律知識,增強學生的法制觀念。一方面,教師要注重政治課堂法制知識的梳理,結(jié)合學生實際,靈活、多樣的融入法律知識,將法律與德育統(tǒng)合起來。另一方面,政治課本身所包含的知識性、道德性、法律性常識,也應該進行專門講授,讓學生能夠從中獲得法律認知。如我們可以在課堂上引入鮮活的法律案例,結(jié)合案例來討論法律,促進學生普法教育。另外,我們可以結(jié)合政治課,開展形式多樣的法律知識講堂、法律演講比賽、法律主題板報等活動,也可以通過學校來組織法律實踐活動,讓學生從中認識法律、學習法律,運用法律來維護自我合法權(quán)益。
結(jié)語
德育教育是初中政治教學的重要部分,初中階段正是學生可塑性、叛逆性并存的關(guān)鍵期。我們要抓住政治課堂,積極融入德育內(nèi)容,挖掘德育教學途徑,開展豐富的德育活動,來增進學生德育認知。如圍繞“誠”開展誠信教育;圍繞“恩”開展感恩教育。教師在德育滲透中要注重方法的針對性,突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智導行,貼近初中生身心發(fā)展特點,以豐富多樣、趣味熱烈的德育活動來融入學生意志、品質(zhì)、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提高德育目標。
[參考文獻]
[1]楊禮剛.德育教育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滲透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7(05):61.
[2]夏曉光.如何在初中政治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8(01):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