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雄
摘要:對于學生來說,小學階段的英語閱讀是一件非常有挑戰(zhàn)性的事情。一是缺少相應的語境和環(huán)境,部分學生的閱讀時間都局限在英語課堂上,在課下和家里較少有溫習和運用的機會;二是部分學生基礎較薄弱,興趣程度低,英語閱讀的積極性不高,閱讀效率低下。筆者結合自身在教研實踐中的反思,對小學高年級英語閱讀教學模式的有效性進行了系統(tǒng)的探究,認為閱讀教學需要從激發(fā)學生興趣著手,以問題為導向,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并通過教學評價關注學生個體,做到因材施教。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英語閱讀;教學模式;有效性
一、閱讀教學需要從激發(fā)學生興趣著手
英語的文化內涵、語法邏輯、表達方式等都與漢語有著本質卜的區(qū)別。要想提高學生在小英語閱讀中的學習有效性,其第一要務在丁英語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陶行知先生說過:“學生有了趣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體,所以‘學和‘樂是不可分離的。”在不斷的教學研究實踐中,筆者對這句話有了更深層次的認知和理解,即邊“養(yǎng)樂”邊“使學”。一邊培養(yǎng)學生“愛學、樂學”的學習興趣,一邊潛移默化地教學。
例如,在教授外研版六年級Can vou cell me ahouLChriscmas:l對,在學生閱瀆“Storv time”內容之前,教師在多媒體卜為學生播放了一則圖文結合的關于圣誕節(jié)的英語笑話:
What can Santa give away andstill keep:l
Answer: cold.
教師讓學生一邊看圖,一邊猜笑話的內容。學生看著有趣的插圖,表現出濃厚的閱讀興趣。教師通過小結來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This article is a short Eng-lish jokes. IL is very interesting.”。學生聽完后,產生了更加濃厚的閱瀆熱情,從而有效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與好奇心,收到比較理想的閱瀆導人效果。
提高學生閱瀆能力的必要途徑之一就是大幅度提升學生的閱瀆興趣與主動性。隨著興趣程度的提高,學生的閱瀆效果會出現整體性的增強,而閱瀆興趣的培養(yǎng)和提升卓有成效則會提高學生的閱瀆效率。經過持續(xù)不斷的課堂觀察與記錄,我們發(fā)現在閱讀興趣濃厚的班級,其課堂教學更加和諧融洽,學生思維更加活躍,閱讀過程也更加流暢,課下的作業(yè)和測試反饋結果也更加理想。
二、閱讀教學要以問題為導向,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新課改提出的“學生豐體”“教師豐導”理念,是課堂教學的革新與進步。具體到英語閱讀教學,問題式教學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師滿堂灌輸,學生埋頭記錄的歷史課堂狀況。教師在向學生提出問題后,將白豐學習和探究的環(huán)節(jié)還給了學生,真正起到了引導、參與、支持、協作的作用。在教學中發(fā)揮了學生的豐體作用,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思維能力,促進了學生閱讀水平的提高。
例如,在教學1 want aChi-nese pen friend.時。教師通過PPT將閱瀆材料中的角色呈現fIl來,并提出問題:If vou were aChinesepen friend, what would you writeto vour friends?。學生可以仿照閱讀素材中的內容與格式,對教師的問題進行思考和解答,得出自己的答案。教師在對學生答案給出表揚的同時,也啟發(fā)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有學生提出;的問題是:Canwe inLroduceChinese Lhings Lo fbr—eign pen friends?。教師讓學生自主討論并回答問題,學生給出了不同的答案,比如“the reat Wall”“the Huanghe River”“panda”等。這種問題式互動可以引導學生自主地探究理解閱讀素材的內容和主題,同時可以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問題意識,是閱讀教學模式中非常有效的一種教學方法。
三、閱讀教學要通過教學評價關注學生個體
閱瀆教學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即學生才是閱讀教學中的“主人翁”。要打破傳統(tǒng)英語閱讀教學中要的“一言堂”式的教學方式,教師就要采取適時、適度的評價和激勵策略,提升學生對閱讀學習的自信,讓學生真正覺得英語課堂是他們自己的課堂,讓英語閱瀆成為他們展示風采、成就自我的舞臺。
在課題研究中,一位學生對英語課有極大的畏難情緒,每次讓他起來閱讀課文的時候,他都很緊張,一句簡單的短語也被讀得磕磕絆絆,重復兩三次。教師每次都會在黑板卜-寫下:You can,we wa“for vou.,并且鼓勵他堅持讀完閱瀆的素材。在課題研究階段,教師在英語閱讀課時總會第一個提問他,并且在他發(fā)言的時候重復那句話:You can,we wait forVou.。經過持續(xù)不斷的引導和鼓勵,該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在課題組舉辦的班級閱讀比賽中,這位學生獲得了第五名。學生的緊張情緒被徹底消除了,在閱讀教學中也變得更加自信和放松了。全班學生的閱瀆學習熱情都被調動了起來。他們將“You can,we wait for vou”作為相互鼓勵、共同進步的“口頭禪”。
畏難情緒的產生源于學生個體“自信”與“興趣”的匱乏與缺失。在此也有先后之分:興趣在前,自信在后,二者存在一個循序漸進的因果順序。合理的閱讀教學模式一定要給予學生個性化的評價,不斷幫助學生找到自信和方法,他們就會有一種成就感,其閱讀的主動性、積極性自然就會被調動起來。
四、閱讀教學要講求學無定法、因材施教
學生的基礎和學習風格不盡相同,如果在教學中一刀切或者硬性灌輸,其結果可想而知。所以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個性、興趣、習慣、能力等方面的綜合因素來采用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讓學生樂于接受且從中受益的教學方式,為學生制定個性化的單詞記憶方法。
在實驗班級中,一位學生的繪畫基礎非常好,但是閱讀理解能力方面有待提升,經?!皬埞诶畲鳌保褑卧~和對應的語意混淆。
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了引導和啟發(fā),讓該生試著將自己在繪畫方面的特長與英語閱讀技巧結合起來。鼓勵他試著用畫“思維導圖”的方法來總結學到的閱瀆技巧,整理閱瀆素材中的語法和生詞。不久,學生就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記住了很多單詞和短語,而且閱讀理解也成了他創(chuàng)作和學習的載體。班里的許多學生都學會了這種閱讀方法,閱讀興趣和閱讀成績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新課程改革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即學生才是課堂教學中的“主人翁”,教師要讓學生成為英語詞匯認瀆的設計師和創(chuàng)新者,以此讓學生真正覺得英語課堂是他們自己的課堂,英語知識與能力是他們設計施工建造英語課堂的必要材料和技術。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能鞏固已有的認知經驗,而且能拓寬思維,獲得成就感和自豪感。 小學英語英語記憶能力培養(yǎng)策略研究的開展對英語教師的備課環(huán)節(ji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備課中教師不但要考慮課程本身的教學內容,還要考慮如何在教學過程生成相應的生動有效的單詞教學技巧,該采取何種方式、策略等。這對英語教師來說是一個極大的考驗和鍛煉,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機智和應變能力也要隨之提高與進步。
參考文獻
[1]畢勝.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問題與思考[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基礎外語教育),2011(05).
[2]楊蓓.淺談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J].江蘇教育研究,2012(14).
[3]李梅.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模式的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10).
[4]張如星.小學高年級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英語教師,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