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元 劉赟
摘 要:數學是全世界都重視的學科,教師們也花費了很多精力研究數學教學。根據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理論,將教學生活化是對學生們身心發(fā)展更有利的教學辦法。生活化數學教學會讓初中學生構建知識時更加直觀和快速。教師需要創(chuàng)設生活化問題情境,改善數學教學觀念,將抽象知識形象化。
關鍵詞: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情景教學;知識應用
一、 引言
生活化教學,讓初中數學教學更加精彩。實施生活化教學對教師來說是極大的考驗,對其自身的知識儲備和教學能力都有較高要求,探索生活化教學的方法成為初中數學教師的重要任務。
二、 背景分析
我國歷來重視數學教育,數學教學也是教師多年來一直探索的課題。學生們經歷了小升初之后,有了基本的數學素養(yǎng),有了數字和單位概念,會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對圖形和方程初步了解。步入初中,學生們的思維更加活躍,邏輯性更強,對于數學學習是十分有利的,然而數學的計算以及理解過程是逐漸變難的,一味地接受知識容易讓學生們感到枯燥乏味,讓學生主動構建知識成了中學數學教師最大的任務。教師需要在新課引入時創(chuàng)設生活化問題情境,在教學過程中改善數學教學觀念,解決問題時抽象知識實體化,課后引導學生簡單應用數學知識。
三、 策略及方法
初中數學人教版在第一章引入了負數的概念,著重用一章整合了“數”的概念,將小學學過的有理數、無理數等復習扎實,之后引入絕對值和倒數概念。學科知識來源于生活實踐,對于數學而言更是如此。教材上以溫度等為例為學生們打開新概念的“大門”,這種以生活實例引入的新課有利于學生的理解,從被動聽講變成主動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在其他章節(jié)中貫徹這種生活化教學,教學效果也會比之前更加容易理解。
(一) 創(chuàng)設生活化問題情境
和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相比,初中階段的數學學習較為復雜,是由入門轉向深刻的一個轉折點?!叭f事開頭難”,對于教師來說,新課引入是極其重要的。本著科學化,簡潔化,關聯化的原則,教師運用生活實例引入新知識。比如“一元二次方程”這一章節(jié),教材上引用雕塑比例和籃球賽的分配問題引入。教師可以用更加生活化的案例引入,引導學生思考該如何尋找問題中的等量關系并計算。如此,學生在課堂上有更多的參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不再像傳統(tǒng)數學應用題一樣枯燥乏味。
(二) 改善數學教學觀念
以往教師們把課堂與生活完全分開,認為課堂是嚴肅的,學生們作為“聽眾”聽明白知識就算是成功的教學。但是當學生們的經驗越發(fā)豐富,生活常識越來越多時,他們的好奇心便促使他們探索新知識。教師基于此時的學生狀態(tài),可以選擇結合他們的生活經驗,將課堂生活化。正如大教育家陶行知所倡導的生活化教育,現今的社會發(fā)展不要求學生們耕作和做工,但是不妨礙教師在生活情境中潛移默化地教給孩子們知識。前提就是需要教師首先轉換教學觀念,并且充分備課。教師在這個過程中,首先將自己想象成學生,重新“學習”知識,打破已經有的思維定勢。其次,豐富自己的數學知識,有關數學史和生活常識的學習應該充分貫徹“終身學習”。實施生活化教學對教師來說是極大的考驗,對其自身的知識儲備和教學能力都有高要求,探索生活化教學的方法成為初中數學教師的重要任務,將生活化的知識教給學生也成了必備能力。
(三) 抽象知識實體化
數學具有很強的邏輯性,知識比較抽象難懂,需要借助生活化的教學來幫助學生加以理解。在人教版初中數學教材中有一部分是三角形及其定理,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尤其是證明定理時往往不得其法。如此抽象的知識教師要將其逐個擊破,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讓學生們在身邊找到三角形,引導學生思考如何證明三角形全等。幾乎全部的學生在這種情境下,都能回答出“形狀一模一樣的三角形是全等的”。再引導學生手工制作與身邊三角形全等的紙質三角形。詢問制作過程,學生們將確定角和邊的方式回答出來,這樣為定理的學習做鋪墊,學生更加能理解知識的形成過程,使他們變成知識的構建者。再例如更加抽象的實數運算,字母運算是基礎知識部分,但是它打破學生已有的認知觀念,需要教師精心備課,引導學生將這部分知識變成自己構建的知識。
(四) 簡單應用數學知識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它們最終會運用到生活中去。初中生的動手能力在這一時期飛速發(fā)展,也是好奇心強的時候,數學教師不應將學生“困在”習題和考試中,要逐步引導學生靈活利用知識,將學生思維中“學數學就是算算術”的錯誤觀念剔除。例如,建立數學社團,積木社團,建模社團等,學生們在社團中逐漸明白數學領域的廣度。其次,教師組織數學知識競賽等,不再是傳統(tǒng)的“奧數”,而是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改造建筑或者根據生活問題自命題給其他學生提問等活動。還可以請數學專業(yè)或者從事數學工作的家長為孩子們講解數學的具體應用。使得數學不再是學生們心中“高高在上”的難題,而是可以解決生活中重大問題的好幫手。
四、 結束語
數學學習過程是充滿挑戰(zhàn)的,教師的教學過程也充滿挑戰(zhàn)。初中數學教學需要教師充分利用好生活中的小事,引導學生構建知識,學到知識的同時也要轉變觀念。學校和家長也應具備全局觀念,生活化的教學過程也許不如傳統(tǒng)課堂般高效,但是它對學生們的綜合能力提升是行之有效的。
參考文獻:
[1]李菊英.生活化教學,讓初中數學教學更加精彩[J].數學大世界(中旬),2017(9):42-43.
[2]易逢春,劉愛民.生活化教學,讓初中數學教學更加精彩[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7(6):51.
[3]任凌珂.生活化教學,讓初中數學教學更加精彩[J].新課程(中學),2017(5):18.
[4]歐陽加亮.生活化教學,讓初中數學教學更加精彩[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16):85.
作者簡介:徐玉元,劉赟,甘肅省武威市,天??h賽什斯鎮(zhèn)古城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