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秋煥
摘 要:小學語文是鍛煉學生綜合能力的主要學科,其中作文是小學語文的重頭戲,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小學生其本身經歷的事情比較少,尤其是對于剛接觸作文的小學生而言,他們幾乎很難寫出比較流暢的作文,這就給語文教學帶來一定的難度。旨在從當前中段作文起步存在的問題入手,探索出適合學生練習和成長的作文指導方法,幫助廣大語文教師更好地開展作文教學工作。
關鍵詞:小學中段;寫作心理;指導方法
一、小學中段作文寫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1.小學生對于寫作有懼怕心理
小學生喜歡做一些簡單、富有生活趣味的作業(yè)。由于之前的語文學習都是一些簡單的詞、句等,一旦到了中段,教師給學生布置相關的作文作業(yè),他們難免產生一定的抵觸心理。因為之前雖然也有嘗試寫組詞、造句的工作,但是都相對較為簡單,陡然讓學生寫篇幅較長的作文,他們的消極心理可想而知。
2.教師的期望值與現實不符
在傳統(tǒng)教學中,我們的多數語文教師無形中將作文當成一種學科性的東西,在教學中,很多教師常常帶有一定的功利心理,他們更愿意將寫作的方法教給學生掌握,這樣一來學生寫作可能會比較得心應手。其實不然,作文是真實生活的反映,只有讓學生寫真實生活及經歷,才會寫出具有真情實感的作文,這是很多教師沒注意到的問題,也是導致作文寫作困局的一個主要原因。
二、小學中段作文寫作具體的指導方法
1.有話敢說,輕松起步
在小學低年級,小學生已經掌握了聽、說等方面的基本能力,為中高段的學生學習打下了一定的基礎。在新課程標準中對小學中段的作文教學提出了要求:讓學生寫自己想寫的話,寫自己想寫的事物,寫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知等。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對小學生寫作的一種鼓勵。小學中段的學生,由于剛接觸作文,他們對事物有可能會產生自己的想法或看法,但由于缺乏交流的機會,他們常常無法將自己的真實想法表述出來,尤其難以將真實的想法訴諸筆端。教師要結合這一時期的學生學習特點,鼓勵學生隨時將自己的想法寫出來,剛開始的階段,可以讓學生每天養(yǎng)成寫話的習慣,不要求寫得有多長,但要求是發(fā)自內心的話。久而久之,積少成多,學生頭腦中的話語集多了,其寫作也就變簡單了。
2.放低要求,循序漸進
小學生的個性特點之一,就是喜歡隨心所欲,不喜歡被拘束的氛圍。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也應努力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歡快的寫作空間。對于三四年級的小學生而言,他們常常覺得作文沒什么東西可寫,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他們缺乏對生活的觀察,另一個原因就是在作文教學中,教師常常為學生規(guī)定寫作的字數、規(guī)則等,在條條框框的限制下,學生常常感覺無法達到教師的要求,于是產生一定的畏難和退縮情緒。所以,在寫作中,教師不應該對作文的數字有明顯的要求,只要學生寫的語句比較通暢,教師就要及時提出表揚,要知道凡事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的鼓勵往往會成為學生繼續(xù)努力的動力。讓學生由簡單的句子過渡到簡單的段落,再由段落集合成為一篇篇優(yōu)美的作文。
3.善于引導,勤于觀察
作文是源于生活的,所以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養(yǎng)成善于觀察生活的習慣,認識和觀察生活是寫作的主要源泉,也是學生認識世界和感知世界的主要方式。只有對世界進行觀察和了解,才能有自己的切身體驗和感受,才能形成自己真實的思想,進而為寫作積累更多的素材。比如讓學生觀察一種動物,就要求學生學會觀察動物的外貌、起居習慣、飲食特色等。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學會多觀察和分析,就能形成自己獨到的見解,寫出具有自己思想的作文。這是寫好作文的基本條件,也是形成作文特色的先決條件。
4.提供道具,激發(fā)想象
生活離不開想象,沒有想象的生活是很可怕的。作文也一樣,需要想象力作為支撐,這是作文的基礎。所以,在我們的作文教學中,教師不但要激勵學生做生活的觀察者,還要鼓勵學生多想象,天南海北,天上地下,只要大腦所及的范圍,都可以讓學生寫出來形成自己的文字。在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方面,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一定的訓練,比如,教師可以給學生準備一幅森林圖,里面有樹木、小鳥、兔子和小鹿等,教師不給學生指定寫作的范圍和方向,只要求學生仔細觀察畫中的物體,然后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可以動物的對話等形式寫出來,也可以編寫故事,只要學生敢想,只要內容健康,就要學生大膽寫出來。
5.注重積累,厚積薄發(fā)
小學生的寫作需要一個時間積累的過程,教師應放慢腳步,靜待學生成長。作文的過程好比建造一座大廈的過程,其間需要很多的材料,如果只是急于求成,其結果往往與我們最初期盼的結果相反。所以,教師要鼓勵學生打牢建造的基礎,從簡單的字、詞、句積累開始。例如,語文教師可以讓小學生每天都摘抄一些優(yōu)美的語句,并能夠找出其優(yōu)美的地方,可以用于哪些語境,在寫作中能夠靈活運用;也可以讓學生多閱讀一些名言警句和課外古詩詞,并可以熟讀背誦,同時掌握具體的運用方法。
小學中段的作文不是洪水猛虎,只要長期堅持不懈積累,學生終究會寫出一篇篇優(yōu)美的作文。教師要給予學生適當的觀察和想象空間,不要給學生太多條條框框的限制,要從學生的實際認知和學習水平出發(fā),同時在必要的時候給予學生一定的指導或點撥,循序漸進、由易及難,逐步培養(yǎng)和提升小學生的寫作水平,掌握書面表達技巧。
參考文獻:
[1]孫靜.小學中年級作文教學有效性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4.
[2]劉艷.探究行知思想 教好起步作文[J].寫作:上旬刊,2015(1):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