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梅芳
摘要:傳統教學模式已經很難滿足當下人們對人才的需求,教育工者積極尋找措施進行教育改革。語文學科作為一門語言類型的學科,其學生日后的工作、生活、學習都起著無法忽視的作用。小學課程之中,語文課程更是應該作為教學重點來施行,教師、家長、社會各界人士都應該提高對語文課程的重視程度,著手于小學語文教學課堂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這也是我國推行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之一,但實際的教學課堂上卻出現了諸多問題,導致了這一教育政策的正常開展。因此,通過對當下課堂閱讀狀況的分析,探究小學課堂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方案,僅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閱讀能力;培養(yǎng)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4-0106-01
引言:通過對書籍的閱讀獲取新的知識,自古以來便是人們提升自我能力的途徑之一。在我國小學教育領域,閱讀能力教學便成為重中之重。而小學階段的學生正是打好基礎的關鍵時期。因此,教師需要在該階段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培養(yǎng)學生的課堂閱讀能力,以實現對人才全面培養(yǎng)的戰(zhàn)略計劃。
1.小學語文課堂閱讀現狀分析
要想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就必須要對當下的語文課堂閱讀現狀進行分析。通過采取問卷調查、抽樣檢查等諸多調查形式,了解學生的閱讀狀態(tài)、課堂教學影響以便及時地發(fā)現問題制定相應的解決計劃。
1.1小學階段的寫生存在一定的閱讀障礙
通過對實際課堂的調查我們可以發(fā)現,許多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之中存在閱讀障礙。例如:調查者通過學生在課堂上對《海底兩萬里》《中華上下5000》年等小學推薦讀物進行閱讀時,卻發(fā)現每個班雖然都能找到一些同學對其進行完整閱讀,但是大部分學生還是會出現閱讀不流暢、出現生詞、讀音錯誤等一系列的問題。從某種角度來講,一旦學生出現過多的閱讀障礙,將會直接導致對整段文章無法進行直接的理解,進而影響學生的閱讀興趣。
1.2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較差
引導學生進行閱讀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夠理解并體會閱讀內容之中所蘊含的道理。學生通過簡單的復述,實現對文章的記憶,增加自身閱讀量的積累。這就對學生的語文理解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通過實際的調查發(fā)現,很多學生只能通過閱讀了解到文章大體所描述的故事,卻不能對文章內容進行深刻理解,也無法及時了解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1.3學生缺乏閱讀興趣
目前,應試型教育仍然為我國的主體教育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下學校家長都過于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從小學這階段開始,便要求學生將全部精力放置到文化課程學習上,教師也在課下布置了大量的作業(yè),以鞏固學生的學習知識。而學生便將教師布置的作業(yè)當做課外的唯一內容,在完成作業(yè)之后,便不會進行其他方面的學習。長此以往,閱讀任務變成了一項學習任務。即使學生進行閱讀,也是在父母、教師的強迫之下,并非內心的想法,學習興趣也大大降低了。
2.如何在小學生課堂實現閱讀能力培養(yǎng)
2.1通過課前預習,促進學生養(yǎng)成閱讀習慣
在小學課堂閱讀教學活動開展之前,教師要充分的利用好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這也是幫助學生養(yǎng)成閱讀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如果學生能夠在課前預習過程中便養(yǎng)成了閱讀的好習慣,那么在課上的教學過程之中也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師在課前預習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這些內容。(1)通過知識普及讓學生意識到課前預習的真正意義。在課前預習活動開始之前教師應當選擇一些成績優(yōu)異、語文基礎好的同學。教師讓他們將課前將預習過程中的感悟和心得體會與其他學生進行分享,通過這些學生來帶動其他的學生進行自主的課前活動。(2)對學生的課前預習活動進行監(jiān)督管理。目前預期活動要想準確有效地開展,不能盲目地讓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小學階段的學生還沒有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他們容易受到外界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很難長時間的保持注意力,對外界的新鮮事物容易產生好奇心,這就需要教師是通過一定措施改善這種情況。例如:在課堂之上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對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檢查,對一些表現突出的學生進行適當的獎勵,并逐漸引導學生養(yǎng)成自主課前預習的好習慣。
2.2對學生閱讀習慣和閱讀方法進行培養(yǎng)
教師要想學生的課堂閱讀能力,獲得本質上的提升單純依靠教師的強制性管理是很難起到效作用。因此,教師需要指導學生養(yǎng)成每天閱讀的好習慣,也能夠極大程度的改善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而教師可以借助工具書,輔助學學生的課堂閱讀,并結合實際的學習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閱讀計劃。
正確的閱讀方法,能夠讓學生更加快速的理解閱讀內容,獲得更多的體會。因此,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之中融入一些閱讀技巧以及閱讀方法,通過這些技巧的講解,引導學生正確的,快速的找到文章主旨。只有學生真正掌握了自主閱讀的方法和技巧才能實現閱讀目標,并逐漸擺脫對教師的依賴,在自主閱讀過程之中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
2.3凸顯出閱讀課堂學生的主體地位
閱讀課堂上對于閱讀環(huán)境的要求也非常嚴格,教師需要通過情景的設定為學生營造出好的閱讀環(huán)境,并充分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而學生也需要通過在教師的引導下,對文章進行理解,根據自身文章的感受,對作者心靜的體會。只有在這種情景氛圍的熏陶下,學生才能真正走進文章中的世界與作者產生共鳴。
2.4控制好閱讀任務的難易程度
在傳統的閱讀教學活動過程之中,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閱讀任務布置的過程之時只會隨機選取而不會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這就很容易出現不同年級進行同一類型文章閱讀或是低年級進行高年級文章閱讀。這兩種閱讀情況,無論是出現哪一種都會直接影響閱讀活動的正常開展,影響正常的閱讀秩序,增加學生的閱讀難度。所以,教師在閱讀過程之中,應該打破傳統的閱讀模式,注重閱讀任務的難易程度。
3.結語
閱讀教學環(huán)節(jié)是整個小學語文教學體系之中的核心內容,教師通過合理的教學內容安排和課堂閱讀引導,營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空間,充分調動去學生內心深處對課堂閱讀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