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改革正在全面、健康、穩(wěn)定地向前推進,“以人為本,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的課改理念已引起了教師對以往教學的深刻反思。如何能夠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盡可能使每一個學生都自覺地參與課堂,從而提高學習效率,真正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呢?下面結(jié)合我擔任的小學語文教學工作,談談在新課改實施中的幾點感悟。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以人為本;小學語文;感悟
一、 培養(yǎng)師生情感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應當成為孩子的朋友,深入到他的興趣中去,與他同歡樂,共憂傷,忘記自己是老師,這樣孩子才會向老師敞開心扉?!苯處熽P心愛護學生,學生就喜歡聽老師的課,正所謂“親其師而信其道”。反之,教師對學生冷漠,師生關系疏遠,學習進步也不明顯。有的學生甚至對這門功課變得不感興趣,對這位老師也有抵觸情緒。所以,為了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應培養(yǎng)良好的師生情感。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習優(yōu)者不偏愛,學習差者不歧視,了解學生,理解差生,關心差生,多鼓勵,少批評,努力發(fā)掘他們的閃光點,使他們的自卑感逐漸消失,激發(fā)起他們勤奮好學的上進心,幫助他們提高學習成績,多提問,多鼓勵,多輔導,讓他們在點滴的進步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要用和藹的目光面對全班的學生,經(jīng)常用語言和學生交流,如:“我很榮幸,我的想法和某某同學不謀而合?!薄澳愕哪衬晨捶ê苡袆?chuàng)意”“你對這一點的看法很獨特?!睂τ诓煌耆_的答案,我注意發(fā)現(xiàn)它的閃光點:“我聽懂了你的意思。”“你說的這一點有道理?!薄澳隳芙忉屢幌聠??”以前每節(jié)課結(jié)束,我都說:“有不懂的找老師。”現(xiàn)在我常說的是:“你有什么體會或遺憾?”“今天的課,誰還想發(fā)表看法?”這樣就能體現(xiàn)出老師和學生平等、民主、和諧。同時,還要注意學生的質(zhì)量,應從不同的角度下結(jié)論,從能力的培養(yǎng)入手,使學生的特長得以充分的發(fā)揮。學生從教師那里受到鼓舞、鼓勵,從而尊重教師,激起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積極性,他們在聽課過程中,就能全神貫注,聽得投入,學得扎實,記得牢固,理解得透徹,同時智力得到發(fā)展,能力也得到進一步提高。
二、 運用歌訣教學
歌訣教學非常適應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生誦讀歌訣,往往朗朗上口,不易遺忘。教師可將難記,難理解,易混淆的語文知識編成簡明的歌訣,把這些知識要點串在一起,不僅加深了對易混,難記語文知識的記憶,而且使所學的語文知識系統(tǒng)化,條理化,大大提高了語文教學效率。例如:可用“名動形、數(shù)量代、副介連助嘆擬聲”的口訣來記住6類實詞后類虛詞;可以用“副詞放在動形前,介詞落在名代前”的口訣來記住副詞與介詞的區(qū)別;可以用“嘆詞在句首,語助在句尾”的口訣來記住嘆詞與語氣助詞的區(qū)別;可以用“定語必在主賓前,謂前狀語謂后補;‘的前定、‘地前狀,‘得字后邊是補語”的口訣來記住單句句子成分的劃分方法。這樣使學生感到繁瑣的知識不再難記,而是在不知不覺中達到記憶效果,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 利用直觀教具
小學語文課特定的教學內(nèi)容嚴肅、枯燥,抽象,如果只靠一支粉筆,一張嘴,很難調(diào)動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但如果運用音樂,掛圖等穿插在課堂教學之中,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景,就可以增強教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課堂實效。如在分析《背影》主題思想時,一首滿文軍的《懂你》悄然響起:“你靜靜地離去,一步一步孤獨的背影,……一年一年風霜遮蓋了笑顏,你寂寞的心有誰還能體會,是不是春花秋月無情,春去秋來你的愛已無聲,……把愛全給了我把世界給了我,從此不知你心中苦與樂,多想靠近你,依偎在你溫暖的懷里,告訴你我其實一直都懂你”。音樂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學生為之動容,教師一片靜默,有幾個潸然淚下,歌聲中學生也很容易就讀懂文章中濃濃的父子之情。
四、 進行排練表演
小學生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好奇心驅(qū)使他們進行深入的學習。有時一堂成功的課的教學和表演的作用是分不開的。為了使開課就能打動學生的心,不妨以表演進入課堂,導入新課。讓學生在趣味盎然的語境中步入閱讀過程,調(diào)動學生愛學語文的情感。如學習《狼和小羊》,上課之前請兩位學生扮演“狼”和“小羊”。狼說:“我是狼,聽說鄰村的一戶人家養(yǎng)了幾只羊,羊太老實了,把它騙到手真是太容易了。今天我可要飽餐一頓啦!”。羊出場說:“我是小羊,以前,媽媽總是帶我到村子前邊的小河里去喝水,今天我要一個人自己去試一試?!边@樣,把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引到課堂,既引出了課題,也為學習下面的課文埋下了伏筆。讓學生在趣味盎然的語境中步入閱讀過程,調(diào)動學生愛學語文的情感。
五、 開展課外活動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認真堅持好課堂教育與課外活動的有機結(jié)合,提高教學的實際效果。組織教學是課堂教學的第一步,不能只是一味鄭重其事地提問,可以用詩、歌、掌聲等表達或調(diào)節(jié)精神,集中注意力。導入正課可以用投影漫畫、閱讀報紙、新聞介紹等適合兒童的形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課堂教學時對學生要多做肯定,少做否定,多增加指導性、鼓勵性評語,多和學生交流。課外活動是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實施全面發(fā)展教育中,同學科相輔相成。教師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機會去發(fā)展個性,給他們更多的自由、更大的空間去培養(yǎng)自己的特長,要充分重視語文活動課教學,把它作為激發(fā)興趣、愛好和培養(yǎng)特長的重要途徑。讓學生到大自然中去觀察,在小實驗、小制作中自己動手,發(fā)揮想象力和主動性,勇于思考,大膽創(chuàng)新,這樣既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書中內(nèi)容,又可以學到書本中學不到的知識,從而開闊學生的視野,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
六、 運用電教媒體
現(xiàn)代教學媒體主要包括幻燈、投影、錄音、錄像、電視、計算機等。運用電教媒體進行小學語文教學可通過光、影、像、色、動等多個角度來刺激學生的感官,直觀性很強,極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能集中其注意力,從而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掌握知識。例如,一年級識字課,老師可以編制識字測試課件,讓學生在微機室自己測試前幾天學過的生字,測試的形式有聽音選字、部件搭配、判別筆畫、選字填空、正誤比較等。根據(jù)學生的測試結(jié)果,可得到計算機獎勵:大紅花并伴有一首優(yōu)美的樂曲;“還不錯,要更加努力!”的評語;“前面的內(nèi)容沒學好,請復習!”的要求。使以往枯燥乏味的識字課變得津津有味,學習過程中學生還能不斷得到計算機的鼓勵和表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習興趣都能充分地調(diào)動起來。
在新課程改革下,作為語文教師要善于把握新課程的“新視角”,在教學中既要善于吸收前人的優(yōu)秀經(jīng)驗,又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更新觀念,針對不同的學生,因材施教,這樣才能更好地改進語文教學,為我國的教育事業(yè)譜寫光輝的一頁。
作者簡介:
鐘正明,貴州省遵義市,習水縣馬臨街道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