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現(xiàn)鋒
摘? 要:生命教育是當下人們關注的重要話題,小學科學課是基礎啟蒙課程,其中有著非常多的生命教育內容,教師要加強小學科學課中對生命教育的實施,讓學生可以對生命的意義加強認知,學會與社會和自然相處。將生命教育引入小學科學課,尤其是農村小學科學課中,是課改對小學科學課提出的要求,教師要積極加強自身生命教育方面的技能以及教法,促進小學科學課整體效率的提升。本文分析在農村學校中,如何將生命教育引入到科學課中,促進學生全面成長。
關鍵詞:農村小學? 科學教學? 生命教育滲透
生命是十分寶貴的,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不可重來,然而當下社會上不斷有報道,青少年因為各種原因,做出不重視生命的行為,可以一些孩子在遇到事故的情況下不會自救失去生命。從這些事故中能夠看出,很多孩子對生命存在漠視的現(xiàn)象,要注重對孩子的生命教育,讓孩子對生命有正確認知。在小學科學課中開展生命教育,是提升孩子生命意識的重要途徑。
一、在生活中觀察感受生命
小學科學課中,教師要結合生活,利用農村的自然環(huán)境,在大自然中有著各類的花鳥魚蟲,這些都是生命。小學科學課中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可以接觸到自然界,在農村更是與自然界實現(xiàn)零距離接觸。這樣的情況下,教師要借助對農村資源的利用[1]。在小學科學課中,給學生接觸生命的機會,讓學生意識到生命是隨處可見的,生命有著自己的可愛之處。比如在學習植物生命的時候,讓學生對農村環(huán)境中的一些自然生命進行觀察和思考,各類的植物、作物以及魚蟲,這些都是對學生展開生命教育的重要素材。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疑問“你們知道狗狗是誰生下來的嗎?小草是從何而來?”學生回到之后,教師告訴學生:其實植物也是有生命的,每個植物都要經歷從生到死的過程,讓學生通過顯微鏡,對種子的顏色進行觀察,然后總結出其中的相似之處。這樣可以讓學生明白生命的可貴,在生活中生命是無處不在的[2]。
二、在接觸中創(chuàng)造成長機會
小學科學課中教師需要為學生傳遞“珍愛生命”的觀念,這也是小學科學課中的重要內容。小學科學課不僅僅要傳遞給學生一些科學知識,加強學生的思維開發(fā),還要對生命教育展開滲透。讓學生充分意識到生命的意義[3]。那么在小學科學課中,很多的環(huán)節(jié)需要親身實踐,教師要給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讓學生多接觸新事物,并對小學科學課的內容進行感受,教師要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可以對生命有更多的接觸以及感悟。比如在學習《養(yǎng)蠶》的時候,在農村地區(qū)蠶蛾是不難找到的,可以讓學生進行分工合作,對蠶蛾進行飼養(yǎng),借助網絡查詢相關的資料,或者是向農村的一些養(yǎng)蠶人進行請教,可以讓學生經歷一下養(yǎng)蠶的過程,從而對生命更加喜愛。經過親身實踐,學生會見證生命的發(fā)育和成長,對生命的奇跡就會有更加深刻的認知,這樣可以讓學生明白,生命要經歷一個成長的過程是非常神圣的,從而尊重生命,并形成珍愛生命的意識。
三、在情境中體驗生命的可貴
生命是珍貴的,每個人的生命都沒有第二次機會。在現(xiàn)實的生活中,很多孩子是非常人性的,對自己的生命不珍惜,甚至在一些新聞報道中,小學生有輕生的行為??梢钥闯霎斚碌男W生,對生命的重視還是不夠。教師可以對學生展開情境教學,讓學生對自己的生命加強認知和重視,了解自己承擔的責任。小學科學課的“我是怎樣出生,”教師可以知道學生進行調查活動,讓學生了解一個胎兒整個的發(fā)育過程,然后設置情境,讓學生體驗一日負重的情況下,進行走路、上下樓以及做家務,感受當時母親在懷孕的情況下,負重和行動上的辛苦,同時也體會母親對自己養(yǎng)育的辛苦和不容易。這樣學生就會從內心深處,對母親非常感恩,從而讓學生體會到自身生命是十分可貴的,讓學生明白,要想孝敬父母,對生命就要足夠珍惜。
四、掌握生存技能
小學生本身年齡小,自我保護能力不是非常強,這個時候學生需要掌握足夠的自救技能,很多的事故中,學生因為本身沒有自救能力,導致在事故中喪生,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小學科學課中,教師要結合課程的內容,為學生傳授一些自救的知識和技能,提升學生對危險的防范意識。比如近年來拐賣兒童的事件受到人們的重視,那么可以讓學生對防盜防騙方面的知識加強掌握。在“我們的食品安全”學習中,教師可以結合生活中的一些偽劣食品,讓學生學習一些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識,在生活中各類商品非常多,食品類的商品是學生接觸最多的,教師對常見的一些食品進行案例分析,讓學生明白如何對食品真?zhèn)芜M行分辨。另外是教師要為學生設置各類的場景,讓學生明白在災難到來的時候,要消除各方面的因素,積極進行自救。
五、懂得尊重生命
尊重生命不僅僅是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也是對所有自然界生命要保持尊重。尤其是對待小動物,很多的小學生存在虐待動物的現(xiàn)象,對生命也是一種漠視的表現(xiàn)。教師需要讓學生充分意識到生命的意義,明白尊重生命的重要性。比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校園內的螞蟻進行觀察,一些學生不小心將螞蟻弄傷,對于這些不珍惜生命的行為,教師要加強重視,講解科學家因為科研的需求,向一些小動物獻出生命致敬,讓學生明白動物也是有感覺和痛苦的,尊重生命是每個人要具備的意識。
結語
總之,小學科學課中,教師要借助各類的資源,尤其是農村學校的一些鄉(xiāng)土資源,加強對生命教育的滲透,讓學生對生命形成正確的認知,尊重和珍惜生命,成為一個在生命意識方面思想完善的人,教師要加強對生命教育的重視和踐行,發(fā)揮出小學科學課的優(yōu)勢,讓生命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王偉蘭.利用STEAM理念助推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以“像火箭那樣驅動小車”一課為例[J].實驗教學與儀器,2019,36(Z1): 132-133.
[2]劉澤河.小學科學課堂教學融合STEM教育的研究——以《設計制作重力小車》為例[J].貴州教育,2019(13):34-36.
[3]陳華,高翔.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于長周期觀察活動的研究——以小學科學《看月亮》為例[J].教育與裝備研究,2018,34(06):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