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長保
摘 要:本身對于高中語文教材來說,其包含著豐富的人文內涵以及文化精神,對培養(yǎng)學生的價值取向以及審美情趣有著深遠的影響,所以在高中語文教學工作中教師不僅要注重為學生們傳授各種理論知識,還要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這就體現出了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知識的重要性。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 德育滲透 審美
引言
在新課改不斷深入的背景下,對高中語文教學工作又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教師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全面的了解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以及教育需求,并且以此為根據來對語文教學工作進行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而通過在高中語文教學工作中合理的滲透德育將會實現化知為德的教學目標,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實現其全面發(fā)展。這就要求教師應當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滲透德育,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因此,本文將圍繞化知為德——簡述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為主題來展開分析。
一、針對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合理融入德育內容的分析
首先,教師應當在高中語文教學工作中合理的融入德育知識。對于傳統(tǒng)教學工作來說,大部分的教師在語文教學工作中都是將語文教學內容和德育教學內容分開進行的,并且在教授時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大量的教學任務,還會縮減德育教學時間,這種教學手段往往會阻礙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不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以及道德品質。所以在以后的語文教學工作中教師要對以往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面的分析和了解,然后再綜合考慮學生自身的興趣特點、認知能力以及思維發(fā)展來合理地選擇德育內容,將有效的德育內容滲透到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1]。例如,當教師在為學生們講解《紀念劉和珍君》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先為學生們提出和德育相關的問題來進行課堂導入,像“劉和珍為什么會死得慘烈?”“本文重點講述的內容除了紀念劉和君,還有哪些內容?”,然后再為學生們提供一定的時間和空間來進行深入的閱讀文章和進行思考,更加深入的了解劉珍君,然后再通過作者敘事手段以及悲憤來感受作者對劉和珍君的懷念,以及對當時社會主義的憎惡。通過這種教學不僅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熱情,還能引發(fā)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調動學生對革命先烈的緬懷,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民族意識和愛國精神。
二、針對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構建德育教學情境的分析
其次,教師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構建德育教學情景。要求教師在實際的教學前應當全面的把握德育內容以及和語文教材中的重點,實現教學內容和德育內容有效的整合,再利用多媒體設備以視頻、圖片以及聲音的形式為學生們構建一種具有專業(yè)化、針對性的德育教學情景,在這一教學情景中,引導學生們觀看和課文相關的影視作品,并且完成對各種德育現象的深入探究和分析。這種教學模式的開展,不僅讓學生們重點掌握難點知識,才能達到滲透德育意識、培養(yǎng)學生道德素養(yǎng)的目的[2]。例如,當教師在為學生們講解《我有一個夢想》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先為學生們播放和美國黑人歷史相關的視頻或者圖片,讓學生觀看視頻來了解美國民權運動,從而對這一節(jié)的內容有全面了解,然后教師再讓學生以“我有一個夢想”為主題來開展寫作,并且選擇部分學生進行上臺演講,從而幫助學生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以及夢想觀。
三、針對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積極開展小組學習的分析
最后,教師應當在高中語文教學工作中合理的為學生們開展德育小組合作學習。對于處于高中時期的學生來說,本身就具備一定的語文水平和學習能力,這為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基礎。但是不可否認,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要想讓學生單憑自身的理解能力來進行掌握具有難度的知識點是相對困難的,為了更好地讓學生們深入的了解語文文章中所潛在的德育內容,教師可以將學生們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為每一個小組安排具有針對性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在小組當中進行研究討論,對課文中的主要思想、內涵以及情感表達等進行具有針對性的學習[3]。例如,當教師在為學生們講解《祝?!愤@一篇文章時,可以先為學生們列舉魯迅其他的優(yōu)秀作品像《吶喊》《彷徨》等,然后再為學生們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問題,像“為什么這一篇的文章的名字叫做《祝福》?”“你們認為文章中祥林嫂的命運是由誰所導致的?”,再為學生們提供足夠的時間帶著問題進行閱讀文章,從而對《祝?!愤@一篇文章的故事發(fā)展情節(jié)進行詳細的探究和討論,讓學生們深入的感受當時魯迅對封建社會的悲憤以及不滿,同時也這篇文章也表達出作者自身的思想情感,而學生在這種學習氛圍下,將會借助文章感情基調來形成正確的“三觀”。
結語
通過上述問題的分析,我們充分地意識到在高中語文教學工作中滲透德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注重德育的滲透,才能夠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以及情感態(tài)度。這就要求教師要順應社會的發(fā)展,跟上社會發(fā)展潮流,對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手段進行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實現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合理地融入德育內容、構建德育教學情景以及積極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通過這種手段不僅能夠促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還能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為更好地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雷悅.新課程理念下高中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藝術的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2015(3):88-88.
[2]黨亞靜.淺談新課程高中語文教學的德育滲透[J].現代語文(學術綜合版),2014(5):127-128.
[3]藍建龍.高中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有效方式[J].語文天地:高中版,2012(9):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