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改革發(fā)展,素質教學理念的深入,小學語文教學中越來越重視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小學語文是學生基本言語和語文基本素養(yǎng)的基礎,其中閱讀教學更是對小學生往后的語文學習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重視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行為習慣。下文將重點闡述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能力;教學方式;培育途徑
語文是小學三大基礎學科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目標之一,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語文閱讀技巧以及學生學習方式。在小學傳統(tǒng)語文教學中,教師往往會過于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并且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成果不信任,不能及時讓學生做強化訓練。在課堂教學中,往往教師是課堂主體,以灌溉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填鴨式”的教學往往會導致學生無法充分發(fā)揮自我能力,在認字、寫作、閱讀的教學過程中,學生都不占據(jù)主導地位,被動地進行知識的補充,長期如此會遏制學生能力的發(fā)展。
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性
近些年來,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發(fā)展,小學教育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尤其是小學中的語文閱讀,更是被廣大家長所重視。小學語文是學生接觸文學的第一步,而閱讀更是占據(jù)了重要地位。教師要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增強學生的語感,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使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能夠得到很大提高。小學語文教師要更新傳統(tǒng)老舊的教學理念,轉變單一、枯燥落后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在學習生活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方式途徑
(一)?做好課前準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年齡特點就是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教師要利用學生好奇的性格特點,在日常生活學習中加以引導規(guī)劃,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學習習慣。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想要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效率,吸引學生對閱讀的注意力,就要做好課前準備,激發(fā)學生對閱讀的興趣。教師可以在課堂開始前用小故事或者謎語來做課前鋪墊,以有趣的導入環(huán)節(jié)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對本堂課閱讀內容的熱情,讓學生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積極主動地閱讀思考,能夠有效地提高閱讀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在小學語文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第一單元《雨點兒》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課堂的導入環(huán)節(jié)可以用有趣的謎語來激發(fā)學生對本章教學內容的興趣,利用小學生好奇心強的心理特點,緊抓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可以出謎語:“千條線,外條線,落在水中看不見?!边€有“太陽公公送我到天上,風伯伯送我到四方,可憐我只有眼淚,才能回到家鄉(xiāng)?!备嬖V學生這兩個謎語的答案都是一個,讓學生進行猜測。用謎語作為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慢慢將學生帶入到所要教學的閱讀內容中。
(二)?應用多媒體技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隨著新時代的發(fā)展,科技的進步,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的教學方式逐漸被廣大學校所接納認可,在語文閱讀課堂中應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不僅能夠很大程度上節(jié)約教師課堂教學的時間,還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語文閱讀課堂中,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在閱讀課堂教學中不僅能夠將教學的內容以ppt形式展示出來,很大程度上節(jié)約課堂上有限的時間,還能夠在多媒體上用動畫視頻的形式展示出想要表達的內容,讓學生通過多感官的形式感受文本內容,將閱讀內容立體生動化,使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感受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幫助學生理解閱讀內容,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多媒體上圖文并茂的閱讀相比較課本上單純的文字表述更加具有感染力,學生全身心投入到閱讀內容中,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激發(fā)對閱讀的興趣,有效提高課堂閱讀教學效率。
例如在小學語文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的《司馬光》的閱讀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多媒體上放映司馬光砸缸的動畫視頻,讓學生充分感受小孩掉進水缸里情況的危急,從而感受到司馬光臨危不亂的急智。在課堂上播放視頻動畫,不僅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還能夠加深學生對閱讀內容的印象,幫助學生理解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增加提問環(huán)節(jié),帶著問題去閱讀
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中,提出問題這種教學方式是具有雙面性的,教師要善于在適當?shù)臅r候提出適當?shù)膯栴},有效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在學生閱讀之前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閱讀,加深學生閱讀的層次感,幫助學生找到閱讀文章中心內容;在學生閱讀文章后進行提問,檢查學生閱讀情況,促進學生認真閱讀,提高學生閱讀效率。但教師需要注意的是,小學生的能力參差不齊,對于一些閱讀理解能力較弱的學生,教師要提問一些簡單的問題,慢慢引導學生理解閱讀內容,切記不能打擊學生的信心;而對于一些閱讀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要根據(jù)他們的水平提出有一定難度的問題,強化學生的閱讀能力。以提問的教學方式來增強學生對閱讀的自信心,在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學生對閱讀的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四)?養(yǎng)成獨立的閱讀習慣,讓學生成為課堂主體
小學生年齡較小,思維較為稚嫩,很容易教師的教學產生依賴性,依賴性有一定的雙面性,雖然能夠讓學生充分配合教師的教學,方便教師對學生的引導教學,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但非常不利于學生的獨立學習,一旦教師不帶領學生進行學習,大部分的學生很容易出現(xiàn)不會閱讀的現(xiàn)象。這種過于嚴重的依賴性現(xiàn)象在小學中非常常見,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要適當放手,給學生獨立閱讀學習的機會,在學生獨立閱讀后給予充分的表揚和贊賞,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讓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獨立閱讀。
(五)?帶感情朗讀,增加語感
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引導學生充分感受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讓學生以作者的語氣,作者的神態(tài)進行朗讀,在大量的朗讀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只對文章重點部分進行朗讀,讓學生逐漸感受文章的語氣、節(jié)奏、情感,感受文章所要表達的情趣和主旨。
例如在小學語文人教版三年級上冊《富饒的西沙群島》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文章,再讓學生自主找出重點的語句,對重點的語句進行大量的有感情朗讀,讓學生充分感受西沙群島的秀美風景和富饒,在大量朗讀的過程中,學生就會慢慢感受到作者想要表達的感受,也就能自然地用富有感情的語氣表達出來了。
(六)?注重教學閱讀技巧,提高閱讀能力
教師在小學生閱讀過程中,要教授給學生一些閱讀技巧,幫助學生快速閱讀文章,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所講述的內容和想要表達的情感,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將較為抽象的內容直接告訴學生,要引導學生慢慢自己領悟。針對教材內容,根據(jù)學生學習狀況來進行教學,抓住訓練機會,讓學生能夠主動閱讀,在教師的幫助下自己總結出閱讀技巧,并慢慢熟練掌握運用。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不僅學會閱讀知識技巧,還讓學生學會怎么學習,達到素質教育的教學目標。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占據(jù)非常重要的地位,學生學好閱讀能夠為往后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固基礎。教師要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不僅能夠擴展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切實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教學理念,在一定程度上還能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激發(fā)學生對語文閱讀的興趣,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能力。
參考文獻:
[1]王月華.芻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J].考試周刊,2019(9):10-11.
[2]李英.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J].報刊薈萃:下,2018(8):35-36.
[3]王春燕.淺議小學語文教學中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J].大觀周刊,2017(6):22-23.
作者簡介:
高國丹,吉林省德惠市,吉林省德惠市夏家店街道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