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劍云
【摘要】歷史學科是一門比較基礎的學科,初中歷史主要是分為六大板塊,各個板塊包含了不同的領域,且具有豐富的歷史知識。但是從當前初中歷史復習課來看仍然存在諸多問題,這些問題都需要教師高度重視,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完善初中歷史復習的方法。由此可見,教育者在教學中要完善初中歷史復習方法,提高復習效率,解決學生復習困難問題,提高學生的歷史綜合能力。
【關鍵詞】初中歷史 ?復習方法 ?完善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51-0042-02
復習課指的是學生學習一段時間之后進行復習的課堂。由于復習的內容都是之前已經學過的知識,因此對于學生來說課堂也比較單一,且很多學生認為復習課僅是簡單的重復之前學習的內容,因此大部分學生參與積極性也不高,課堂氣氛也比較沉悶,學生的復習效果也不理想[1]。為此,如何才能完善初中歷史復習課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復習積極性呢?接下來筆者就結合近年來初中歷史教學經驗探討完善初中歷史復習的方法。
一、初中歷史復習存在的問題
1.歷史學科知識點的聯系被分割
實際上,歷史學科各個知識點有很大的聯系,若教師能抓住這一聯系就很容易達到預期的教育目標。而輕課標、重考標的做法也極易讓這種聯系發(fā)生紊亂。最終也就導致歷史課堂一片混亂,這對于需要理順歷史學科知識關系的學生而言更是難上加難。
2.很難完全實現教學三維目標
無論是學習新課還是復習課,評價一節(jié)課是否高效主要是考慮是否達成預期的三維目標。分析考標的功能與內容,單一或者獨立的考標內容很難完整涵蓋三維目標,因此要想清晰完整的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就變得牽強。
3.歷史教學缺乏完整性與系統(tǒng)性
教師在教學中脫離了課標僅按照考標教學,這無形之中也就破壞了歷史知識的系統(tǒng)性,也很難給學生提供一個能從整體上把握歷史學科知識的框架。如此,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打“游擊戰(zhàn)”,不僅是教師教得累,學生也學得累,最終也很難取得高效的課堂教學目標。
二、完善初中歷史復習的方法
1.以教材為中心務實基礎
無論歷史考查的方式如何改變,其萬變不離其宗,且考查基礎知識永遠都是考試的重點,且考查學生能力也主要是構建在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基礎上。因此,教師在復習課上應重視給學生講解基礎知識,正確引導學生復習基礎知識,讓學生掌握扎實基礎。從教材內容來分析,基礎的知識包括歷史人物、實踐、年代等,比如說秦統(tǒng)一六國時間、法國資產階級革命開始的時間與標志以及其他一些大的歷史事件的時間以及內容等,這些都是需要學生掌握的,因此筆者在教學中重點讓同學們記憶這些基礎的知識。只有學生掌握了這些基礎的知識之后才能靈活的運用知識,為學生學好歷史學科奠定良好的基礎。
2.制作時間軸梳理知識脈絡
制作中時間軸復習主要是以時間為順序復習歷史知識。歷史學科知識具有很強的關聯性與連續(xù)性,學習了每個單元或者每一冊的內容后教師應主動引導學生梳理知識點,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在梳理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與學生一起制作時間軸的方式,以此為依據整理知識,而梳理知識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復習歷史知識的過程。以教學“人類文明的開端”這節(jié)課內容為例,這個單元主要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的內容,一個是人類的形成,一個是大河流域——人類文明的搖籃,還有一個是西方文明之源。從這個單元的內容來看,其主要是以時間作為順序記敘了人類文明的開端。教師在復習課上可以將時間軸作為復習的依據,抓住了各個關鍵時間點,比如三百萬年前人類形成、原始社會早期氏族出現、約公元前三千五百年奴隸制小國出現等,將這些關鍵的時間點為基本內容與學生共同繪制時間軸并梳理本節(jié)課的知識,讓學生能加深對這一重要歷史進程的理解,也能提高復習效果。
3.運用數字記憶法提高學生復習效率
由于需要復習的知識點多,對學生記憶是極為不利的。為此,在復習課上筆者反復的斟酌并提出有效的記憶方法。比如說筆者將重要的知識點進行了匯總,結合了數字記憶法幫助學生輔助復習,課堂教學效果十分理想。比如說以復習“抗日戰(zhàn)爭”這部分內容為例,筆者將這部分內容用數字概括成了“1、1、2、3”,讓學生看到數字就能記憶起相對應的大事件。首先,第一個“1”代表的是南京大屠殺慘烈的案件。其次,第二個“1”代表的是中共七大會議。此外,“2”代表是的兩次戰(zhàn)役,即臺兒莊戰(zhàn)役與百團大戰(zhàn)。最后,“3”指的是三次事變,即七七事變、西安事變以及九一八事變。結合了數字記憶歷史內容,讓同學們在記憶時也不會將重要的內容遺漏,對學生來說也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復習效果[2]。
4.關注時政熱點強化政史結合
時政熱點也是近年來比較??嫉闹R點,教師在復習課上也可以查找與歷史政治有關的交叉點,強化政史結合,提高復習效率。比如說自從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法制建設的成就也逐漸意識到依法治國的重要性;三大改造實際上屬于生產關系的變革,從私有改造轉變?yōu)楣兄?中國人民的選擇是社會主義中國,目前我國仍然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等。通常來說,文綜考試主要是歷史與政治相結合,同時也有與現實社會結合的,因此教師可以結合實際問題或者是時政熱點作為命題的依據,讓學生關注民生以及國際形勢等熱點話題(如臺灣問題、西藏問題與新疆問題等),結合時政熱點以及政治歷史知識,根據目前的時事尋找并把握信息,最大程度地發(fā)揮學生的水平,讓學生在復習課上掌握更多的知識,從而在考試中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時政熱點。
5.讓學生自己做題并講解
復習課需要通過一些練習題鞏固知識,因此學生會做題、能做題就是學生應該掌握的基本技能。學生在課堂后都能完成教師布置的練習,但是課堂上很多同學的表現就不是很積極,總是以旁觀者的身份學習[3]。為此,筆者在課堂上給同學們分別準備了10個選擇題與判斷題,改變了以往的一題一題讓學生看的習題方法,避免出現學生在學習中不主動思考的問題。首先筆者讓同學們看題目之后寫下每題的答案,在此之后問同學們有哪道題的答案不確定或者是不會的題目,在此之后筆者將題目的序號寫在黑板上,接著又提問:“有沒有其他同學能解決這個問題?”若學生在解答中分析得比較精彩,就應以掌聲鼓勵;若其他學生有不同意見,也可以讓其他同學補充。在此過程中同學們高度集中注意力思考,認真聆聽并改正。
結束語
綜上所述,如何完善初中歷史復習并上好歷史復習課都是比較重要的,因此教師應主動培養(yǎng)學生對歷史學科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掌握扎實的基礎知識,在復習課上以學生為本,系統(tǒng)、全面的指導學生復習,讓學生掌握歷史知識,提高自身的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與此同時,教師也要不斷總結復習課失敗的經驗教學,不斷創(chuàng)新復習課,完善初中歷史復習方法,切實提高復習效率。
參考文獻:
[1]楊述廷.淺談初中歷史復習課的教學策略[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 2016(5X).
[2]于月福.完善初中歷史復習的方法[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 2017(1x).
[3]鄧美榮.初中歷史中考復習的實踐探索[J].甘肅教育, 2016(1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