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教改項目工作的開展對實際的教學改革和教育質量有重要的作用。文章以興義民族師范學院2018年度省級教改項目中期檢查情況的工作為例,圍繞在研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項目的質量監(jiān)控管理展開討論。
關鍵詞:教改項目;高校;監(jiān)控管理
一、引言
為了實際有效地推動教學改革和提升教學質量,各高校根據高等教育發(fā)展的需要,有計劃地開展教學改革項目的工作。為了發(fā)現和整改教改項目中出現的各種問題,興義民族師范學院作為少數民族地區(qū)高校,結合學校自身的辦學特點,組織開展對各教改項目開展中期檢查并對檢查結論、專家評審意見及建議進行公告,并要求各學院根據檢查結果向教務處提交整改報告一份。其中包括針對評審意見提出實施的具體整改措施、教改思路的理順、教改論文的發(fā)表、教改成效的梳理等方面,整改報告要針對問題措施來撰寫,要求具體明確、與教改主題較強的關聯(lián)性,避免出現與主題無關的內容。
二、監(jiān)控管理制度對促進教改項目的重要性
加強和規(guī)范化高校教改項目的管理制度,有助于推動高校教師開展教育教學研究。通過學校對前期教改項目申報立項的選題統(tǒng)籌規(guī)劃,更有針對性地促進和深化學校的教學改革研究,使得項目負責教師更好地結合學校和學院的人才目標開展研究工作;針對中期檢查的結果開展分析、討論和總結工作,展示階段性研究較成熟的內容及存在的各種問題,要求定期提交整改報告;在驗收階段,推廣教改項目的研究成果,學校對有價值和有特色的教改項目有效地開展長期的投入、培育和扶持,有效地開展特定領域和學科的研究,形成越來越多有影響力的重點核心項目,以此更有效的調動更多的教師參與并開展教育教學研究。
教改項目的研究是推動教學改革的基礎和關鍵措施,而針對教改項目建立的監(jiān)控管理制度是教改項目順利開展的保障。經過學校統(tǒng)籌并建立起管理制度,對教改項目實施嚴格的管理和檢查,引導項目負責教師改進理念、創(chuàng)新思路、堅持嚴肅的態(tài)度將理論研究與實際教學相結合,并以科學的研究觀念來指導和促進教學,以此提高學校的教育質量。
三、教改項目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理論依據研究不深入
部分教改項目負責人由于教育教學理論修養(yǎng)不強,對教改項目中提出和使用的理論依據重要性認識不深入,或是對該理論的學習和研究不完整和清楚,導致理論依據的討論和研究不足以支撐教改項目的研究,且如出現跨學科合作研究還需要進一步融合。在檢查中,發(fā)現缺少對所使用理論依據的界定,或是沒有具體的思路和措施來體現如何用理論知識來指導教學改革。對支撐項目的理論依據沒有具體詳細的研究內容,缺少理論依據與實際研究的詳細分析,沒有理論在改革課程中實際應用的具體方法和思路。
(二)缺少支撐材料
缺少教改項目開展后對學生教學質量提高方面的量化支撐材料,且課程目標定位不夠明確,如何考核學生和學生能力提升方面的標準和材料有待完善。或是所提供的支撐材料與教改項目的主題沒有關聯(lián)性,材料缺乏相關的規(guī)范性。研究內容不能體現項目開展意義,支撐材料在對課程改革取得成績方面體現不夠,在設計實踐教學指導時未體現過程化,沒有注重 后期教學成果尤其是教學實踐指導方面的資料收集和梳理。
(三)教改思路不清楚
沒有提出具體的教學改革思路或是改革思路混亂,需認真梳理教學改革思路。關于教學改革研究的主要問題和內容,在整個項目中未能闡述和表現清晰,整個項目研究的體系較亂,沒有具體的教改思路,對要改什么、怎么改、取得了什么成效沒有具體體現闡述。甚至沒有任何改革思路,沒有根據教改的理論依據和主題整理出切實可行的研究思路。
(四)缺少可行的教改措施
無具體的改革措施,改革措施不明確,沒有真正從教改項目主題的具體內容出發(fā),全面對本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課程范式改革、實踐教學改革等多個角度總體去思考和開展各項改革措施;在課程改革力度和學生實踐能力提升的措施上不成體系,對取得成績也無量化標準,需將進一步將改革措施細化,盡量用具體的方式呈現改革成果。
(五)項目成果偏離主題
實施效果的體現與教改主題的關聯(lián)程度不高,項目成果未能緊扣主題,發(fā)表的教改論文與教改項目主題的關聯(lián)性較小,改革成果還不能支持改革的具體思路。研究項目成果未進一步總結,材料沒有體現項目主題的研究成果,未緊扣主題。甚至未開展實質性教改工作,所發(fā)表的論文與教改項目的主題沒有任何關聯(lián)性。
四、提升學院教改項目質量的措施
(一)加強學校和學院對教改項目的支持力度
學校和學院均需加強對已立項項目的支持和督查力度,并且做好成果的總結和推廣應用,發(fā)揮所有的教改項目成果在推進教學改革、加強教學建設、提高教學質量方面的引領、示范、輻射作用。首先,在啟動教改項目申報工作之前,學校應組織教師和學院管理人員適時地了解當前的教育教學理論發(fā)展前沿情況,通過開展講座聽取各領導和專家的專題報告,在此基礎上再開展學校的教改項目申報工作。其次,以學校為主導對教改項目進行系統(tǒng)的規(guī)劃,圍繞學校的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yǎng)工作來展開,在學校和學院層面達成對教改項目和教改工作的共識,以此發(fā)揮教改項目的最大效用,共同推進教改項目工作的開展。
(二)完善對教改項目的監(jiān)控管理制度
目前,由于各種教育教學、科研、人力資源的缺乏,沒有針對教改項目建立起完善的監(jiān)控跟進管理制度。從本校對教改項目的實際監(jiān)控管理情況來看,在教改項目申報工作以后,除了中期檢查和各項目負責人自查外,沒有其他的跟進管理制度。首先,學校教改項目管理人員應對項目進展的主要階段進行及時的跟蹤及反饋,比如通過學院之間的相互交叉檢查、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辦教改項目的交流研討會,討論項目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和存在的問題,并將開展的工作情況進行記錄并逐一反饋。其次,從學校層面分別對教改項目的申報立項、中期檢查、結題驗收這三個主要環(huán)節(jié)都制定切實可行的監(jiān)控管理制度。針對分類管理并實施有效的過程管理,根據學校的教學改革需要,對申報的選題學校統(tǒng)籌規(guī)劃擬定項目的研究方向;通過嚴格的獎懲制度,從根本上激勵教師注重提高教改工作的質量;關注和檢驗促進教學改革成果的應用與實踐效果。
(三)建立對教改項目的評價體系
經過組織實施對教改項目的檢查工作,建立完善針對教改項目實際進度的評價機制并針對存在的問題給出具體的評價標準。根據學校的總體工作要求和安排,且為了加強學校今后對教改項目的開展與申報工作的有效管理,應對教改檢查中存在較多問題的項目負責人和所在學院削減在今后教改項目、一流大學建設項目(一流專業(yè)、課程、平臺、師資)等本科教學工程項目方面的申報機會和名額。
(四)召開組織在研教改項目的研討會
首先,各級部門和學院要根據學校的教改項目工作通知和要去,認真學習和領會課程體系改革工程的精神實質內涵,并且通過召開專題研討等形式認真學習、深刻領會、統(tǒng)一思想,提高認識。從戰(zhàn)略高度認識到課程體系改革工程對提升本科教學質量、促進學校發(fā)展的重要意義。其次,在不同的層面,學校和學院均組織在研教改項目的負責人和相關的科研團隊召開教改項目存在問題的研討會,并在規(guī)定的時限內提交對在研教改項目的督促整改措施方案,以引起項目負責人高度重視教改項目工作,并在整改期內完成項目工作要求。
五、結語
作為促進各高校發(fā)展的重點工作,在深化教學改革和推動教學改革項目的實踐中,通過各種監(jiān)控管理方式和措施,以保證該項工作的順利并穩(wěn)步開展。以期學校和各學院通過加大對教改項目工作的監(jiān)控管理,促進各項目教改思路更明晰,教改措施更具體,研究內容更清晰,能提出教改成效的支撐性材料,進一步對教改項目的開展成效進行深入的凝練總結,發(fā)表的研究成果體現出與教改項目主題較強的關聯(lián)性,最后以教改項目為指導而深化教學改革的實踐工作。
參考文獻
[1] 陳靜.高校教學改革項目管理模式優(yōu)化研究[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8.
[2] 李雪飛,錢玨,賈佳麗.大學教改項目管理的優(yōu)化探索[J].工業(yè)和信息化教育,2016,4.
[3] 楊慧瑛.高校教學改革項目全過程管理的優(yōu)化研究[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014,10.
作者簡介:劉志芳(1982.03- ),女,四川西昌人,現任職于興義民族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yè),碩士,職稱講師,研究方向:語言學和大學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