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斌磊
摘 要:隨著英語教學的不斷發(fā)展,如何幫助學生通過閱讀教學提高提取和整理關鍵信息的能力,進而正確表達文本內(nèi)容,越來越受到各位一線教師的重視。Reading Response這一活動在課堂中的順利開展,讓學生的兩個方面能力得以提高。
關鍵詞:Reading Response;關鍵信息;英語繪本;閱讀
隨著英語教學的不斷發(fā)展,閱讀教學不再停留于閱讀策略的探討研究,開始轉向幫助學生通過閱讀教學提高提取整理關鍵信息能力,并能正確表達文本內(nèi)容。而這抑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之“理解與表達”的體現(xiàn)。在小學階段,學生主要掌握以下閱讀基本技能:根據(jù)圖片等提示認讀,基本理解大意,理解語篇主要內(nèi)容,借助圖片理解具體信息,朗讀。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學生的語言學習和實踐活動“應有助于學生學會用英語做事情,特別是用英語獲取、處理和傳遞信息,表達簡單的個人感受,從而提升實際語言運用的能力”。在實踐中,筆者發(fā)現(xiàn),幫助學生處理閱讀信息可以通過幾個步驟完成:基于繪本內(nèi)容,提取相關信息;根據(jù)繪本主題,整理關鍵信息;利用關鍵信息,表達文本內(nèi)容。這些步驟的開展可以借助reading response來完成。
一、何為Reading response
這是一種閱讀筆記方式。在閱讀發(fā)達的國家,孩子讀完書后,引導孩子多多少少完成這樣的讀書筆記是父母和老師必做的功課。它可以幫助孩子根據(jù)一定的結構整理自己的思緒,提煉自己對書的理解,根據(jù)紙上的框架用文字寫下自己的閱讀心得。和大段大段的用英語來進行讀后感的描述相比,這種形式多樣且充滿童趣的閱讀心得更容易讓學生接受。它的形式不限,完全是根據(jù)學生的學齡特定和閱讀題材而定。
二、閱讀筆記在課堂中的具體運用
筆者以四年級的一節(jié)拓展課為例來談談具體的實施。這是四年級下冊的拓展繪本閱讀課,基于英語教材中連續(xù)幾個單元內(nèi)容都涉及“學校生活”,筆者對學生推薦了大量相關資源,在此基礎上進行拓展課教學。繪本內(nèi)容為The night before the 100th day of school.
1.預測大意
繪本的封面往往透露出繪本內(nèi)容的相關信息,或作者希望讀者領會的內(nèi)容。在第一時間請學生觀察封面,做出相應的預測,并請學生對本書提出疑問,從而有助于他們后續(xù)進行針對性的閱讀。學生在觀察了繪本封面后提出了以下幾個問題:Who are they?Where are they?What do they do?
2.初讀繪本,提取基本信息
初讀全文指的是粗讀,即:讓學生快速閱讀或師生共讀閱讀材料,理清文章脈絡,明確文章的主題思想。目的在于通過快速瀏覽,提取基本信息,對前面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幫助學生形成語篇內(nèi)容的整體理解。該課中,學生在師生共讀之后,基本能回答出之前提出的問題,利用書中的關鍵詞完成閱讀筆記中相關欄目。
粗略讀文能幫助學生了解大意,提取基本信息,在此基礎上,學生可進行更深入的閱讀。
3.精讀繪本,提取具體信息
精讀繪本是在基本了解繪本內(nèi)容基礎上,通過捕捉細節(jié)、猜測詞義等具體要求進一步閱讀繪本,從而掌握相應的詞、句、結構、內(nèi)涵。一般來說,學生提取的具體信息是事情發(fā)生的原因、發(fā)展過程等。
學生初讀繪本后已了解大致內(nèi)容:孩子們各自準備了一百個不同類的物品,老師也準備了大蛋糕和一百根蠟燭。他們?yōu)槭裁匆@么做呢?孩子們又分別帶了什么呢?學生開始細讀繪本,帶著問題開展閱讀,可以獨立完成,也可以小組合作完成閱讀筆記上的相應表格。這種觀察、思考、討論形式的開展,逐步為學生整理關鍵信息、正確表達文本內(nèi)容打下基礎。
4.借助表單,梳理關鍵信息
經(jīng)過細讀學生加深了對繪本的了解,通過閱讀筆記中表格的完成,學生完全理清了繪本的脈絡。在此基礎上,對于新詞的處理,并不需要一一解讀,而是請學生各自寫下兩個不認識的生詞,并根據(jù)上下文進行猜測,隨后小組交流。
孩子對于繪本會有自己的看法和感興趣的內(nèi)容。因此,在閱讀筆記中筆者讓學生從說到寫,總結自己印象深刻的環(huán)節(jié),讓英語繪本和中文繪本一樣,給孩子留下讀后談論的資本。
5.根據(jù)關鍵信息,體驗表述
體驗表達要求學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上,加入個人情感和見解進行表述,是自由型表達。但在不同的學段,對學生進行體驗表述的要求不一樣。
該課是在四年級下學期進行的內(nèi)容,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純粹的自由發(fā)揮有一定的難度,會讓孩子無所適從。因此,可以給予一定的框架和提示,讓學生更好地發(fā)揮。
就這樣,筆者帶領學生一步步完成閱讀筆記,提取出繪本的五要素,學生用自己語言描述最感興趣的內(nèi)容,在此過程中,學生觀察圖片、理解文字、進行文本的提煉和自己主觀的闡述,對孩子是一種不小的挑戰(zhàn),是對他們語言技能的鍛煉。通過老師的引導、全班學生的合作,黑板上呈現(xiàn)出了完整的閱讀筆記。通過這樣的教學,孩子對于閱讀筆記有了感性直觀的認識和了解。在以后的學習中,教師如能堅持運用它來輔助繪本課堂,一定會讓學生“用英語獲取、處理和傳遞信息,表達簡單的個人感受,從而提升實際語言運用的能力”。
參考文獻:
[1]肖川.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解讀[J].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02.
[2]王薔.核心素養(yǎng)下的英語閱讀教學:問題、原則、目標與路徑[J].中學外語教與學,2017(5).
[3]王建平.小學英文繪本閱讀教學問題解決的實踐與思考[J].英語學習(教師版),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