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梅華
【摘要】生活是知識的來源,是我們學習的最大的平臺,本文從生活化教學的角度出發(fā),探討分析了如何在小學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實踐中實現(xiàn)生活化的教學。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 小學教學 生活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5-0079-01
小學道德與法治是在小學階段開設的一門培育學生道德,科普基礎法治知識的一門課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辈涣⒌拢筒荒軜淙?,要通過立德去樹人,通過法治去約束人,只有在道德與法治的共同作用下,才能保障我們的社會更加法治化、和諧化、現(xiàn)代化?!兜赖屡c法治》的課標明確指出:所有的老師,都是道德老師,同時也是法治老師。由此可見,《道德與法治》在小學教學中的重要性。在小學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實踐中,我們要充分結合這一學科的特點,在生活中感悟道德,在生活中學習法治。
一、關注社會生活的實事動態(tài),結合道德與法治的教學
社會生活實事是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事情,蘊含著實用的人生真諦,包含著生活的智慧。社會生活的實事動態(tài)通常能夠給學生更加深刻的氛圍感染和思想體會,也能夠讓學生在生活的實事動態(tài)中學習到道德與法治的基本知識和內容。教師通過選取生活實事作為教學素材,可以讓學生們開動自己的腦筋,主動的用眼看,用心靈去感觸。比如奧運、感動中國人物、生活中的新聞事件等題材都可以拿出來供學生學習。一個成功的實事教育可能會對學生的一生產生積極指導性的作用。
以《講文明,懂禮貌》這一單元的學習為例,我們可以在教學實踐中結合一些現(xiàn)實生活中發(fā)生的社會事件,比如在公交車上被要求讓座,爭執(zhí)中導致四個月準孕婦流產的社會事件,可以讓學生在慘痛的社會事件中學習到道德與法治教育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重要性,讓學生從小培養(yǎng)出講文明、懂禮貌的好習慣,讓學生遵守社會公德和道德,遵守法律規(guī)范,成長為有素質、守法律的社會優(yōu)秀人才。
二、真正懂得學生的真實感受,學會尊重學生的意見想法
教師不能以自己的角度來教育孩子,要以少年兒童的角度來理解他們的需要,尊重他們,傾聽他們的想法。在小學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中我們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杜絕枯燥的教學內容,單一的教學方式,將道德與法治教育回歸生活,重現(xiàn)生動教學、深刻學習的目標。教師要把課堂還給少年兒童,給他們童年該有的快樂生活和價值形成方式。孔子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教師在生活中要做到言行一致,要求學生學習的知識,教師自己更應當精通;要求學生崇尚的行為,自己應當行之;要求學生摒棄的行為,自己也應當堅決抵制。由于小學生處在人生的最初成長階段,各種思想體系和人生觀、價值觀尚未真正形成。他們對生活中的各種事故的真善美、假丑惡還未能有正確的判斷能力。教師作為啟蒙者,一言一行都要充分考慮到對學生的影響。因此,我們在教育教學中要充分的考慮到學生的感受和對學生的影響,尊重學生的意見和看法,讓學生學會表達,得到成長。
三、構建生活化的教育教學模式,激活道德與法治的課堂
道德與法治教學要回歸生活。道德與法制教育的根本目標就是引導兒童學會生活,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的積極態(tài)度和參與社會能力。生活化,實踐化是道德與法治的教學特點。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以教材為輔,在教學中加入生活中的案例,讓課堂回歸社會,不斷貼近學生生活,再現(xiàn)生活情景,讓學生在觀察生活、感受生活、體驗生活的過程中,注重在實踐活動中指導學生探究知識,給學生創(chuàng)設充分自主的學習情境,讓學生看一看、說一說、讀一讀、幫一幫、演一演、唱一唱、比一比、做一做,引導學生正確地認識和理解生活,從而構建起面向生活的潛在性能力,使兒童知行統(tǒng)一。
比如,在學習《紅綠燈在站崗》這一部分的內容時,我們就可以結合社會生活中常見的在十字路口紅燈停綠燈行的交通規(guī)則,讓學生結合汽車和行人在行駛到路口時看到紅燈就停下,等指示燈變綠了才能繼續(xù)行駛的生活現(xiàn)象,讓學生知道交通規(guī)則、法律法規(guī)等現(xiàn)實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然后教給學生關于紅綠燈的兒歌“小朋友,你別跑,站穩(wěn)腳步把燈瞧。交通路口紅綠燈,指揮交通顯神通。綠燈亮了放心走,紅燈亮了別搶行,黃燈亮了要注意,人人聽從紅綠燈”,讓學生在喜聞樂見的兒歌形式中了解到交通的規(guī)則,學習到本節(jié)課的知識內容,做遵紀守法的好公民。然后通過帶領學生玩“我當‘小交警”的游戲,讓學生扮演警察的角色來站崗,然后出示“小論壇”圖片,讓學生思考討論,說說這樣做的后果:(1)闖紅燈:(2)在路上玩球;(3)追車跑,通過這種實際情景的演示,讓學生在真實的體驗中感受到道德與法治在我們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國家出臺了有關交通安全的法律法規(guī),來維護道路交通秩序,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保障我們的出行安全,在教學中我們也可以視頻播放《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有關交通信號和行人通行的規(guī)定,向學生普及一些基本的知識和常識,從而構建生活化的教育教學模式,激活道德與法治的課堂。
四、結束語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中,我們要注重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應用,關注社會生活的實事動態(tài),結合道德與法治的教學,真正懂得學生的真實感受,學會尊重學生的意見想法,構建生活化的教育教學模式,激活道德與法治的課堂,讓學生的學習生活化、開放化、快樂化。
參考文獻:
[1]朱漢康.修煉教育機智,讓教學充滿活力[J].科教導刊(上刊),2011,(08):128-129.
[2]李遵慧.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讓教學充滿活力[J].貴州教育,2007,(18):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