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高銜接項目分段培養(yǎng)。由省級高水平示范性職業(yè)學校與高職院校合作開展試點、段培養(yǎng),全面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培養(yǎng)質量,兼顧學生就業(yè)與升學的雙重目標,保持前段教育課程的相對獨立與完整,重點加強前段教育基礎知識、基礎技能和繼續(xù)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兼顧多方面的研究,合理的制定專業(yè)課程目標以及評價考核,使中職階段的課程與高職階段的課程有效銜接,讓學生具備到高職校后繼續(xù)有效學習的能力。
【關鍵詞】中高職銜接項目 項目課程教學目標 學業(yè)評價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7-0238-01
一、教學目標與學業(yè)評價
教學目標是一種關于課程教學預期達到的結果,是教與學的重心,每個項目圍繞此“重心”制定活動和開展教學的依據,也是課程評價的基礎。
學業(yè)評價首先是對學生每個項目內容掌握情況的測定,也是給教師的教學實施過程的一種反饋,以便及時的修改和重新調整教學手段提供依據,從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
教學目標是專業(yè)課設計、開展教學以及評價的依據,而評價是對目標達成度的考核,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二、中高銜接與普通中職
普通中職是以“就業(yè)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的培養(yǎng)目標;中高銜接則是兼顧了就業(yè)與升學的雙重目標,側重點有所區(qū)別,現在我們雖然已經有了相應中高銜接的課程標準,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們還是用的中職的教材,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把控并不到位。
三、中高銜接課程教學目標與學業(yè)評價的實施發(fā)現的問題
1.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設置還是緊扣知識、技能、素養(yǎng)但在中高銜接班要注重學生的學習能力的可持續(xù)性,讓學生自主、獨立的規(guī)劃學習,而不能再填鴨式的給予。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有所調整,但是通過我們已有的兩屆已經升入高職學校繼續(xù)深造的學生跟蹤調查發(fā)現學生在進入大學后,自學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較弱。
2.學業(yè)評價的操作復雜:
目前我們的評價主要是以“自評、互評、師評”相結合的評價方式,是通過讓學生完成學生手冊進行對每周課自己學習情況進行打分,再由教師收上來批閱,通過幾個學期的操作,發(fā)現學生剛開始還挺積極,可是持續(xù)時間并不長,教師批改也是需要時間的,反饋的及時性較差;而學生對于教師的評價是通過,每周到各班抽取5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再由專門的老師進行統計和反饋,這樣的操作過于的復雜。所以現在的評價并不可取。而我們需要找到更簡便的手段來優(yōu)化。
四、中高銜接課程教學目標與學業(yè)評價的優(yōu)化
1.細化教學目標
目前的教學目標緊扣“知識、技能、素養(yǎng)”三個維度來設計每個項目課程,在中職班級中,我們要求“在做中學”,知識用于服務技能,知識夠用就行,主要培養(yǎng)的是熟練操作行人才。而中高銜接項目的學生,必須具備分析的能力,那么在知識的給予上就要更深一步,將“知識與技能”均分,知識目標注重理解的基礎上,更要會合理的運用,技能目標除了熟練度的要求之外,更要高質量的完成,并且要具備初步的制定診斷方案的能力,為今后深入高職打下牢固的基礎;素養(yǎng)目標是最要的,而是今后走上工作崗位,用人單位最看重的,要培養(yǎng)中高銜接項目學生在責任心,行為表現、競爭意識、協作意識這幾個方面重點要求,這些目標應該在學生進入到教學場地時就開始要求,不單單是在課堂中。
2.評價考核多樣化、靈活化
目前的學業(yè)評價包括日常的以學生為主體的“自評、互評”結合教師的評價,并且有階段性的期中考核、期末考核,還有省級的考核等等。還可以加上每月的系部抽考,這樣讓學生時刻有緊迫感。并且注重知識的連貫性。(做表格拓展)
3.評價考核的簡單化
隨著課堂教學的信息化,我們可以充分的利用學習軟件,將考核在手機上完成,每節(jié)課在課堂上便可以進行自評和互評以及師評,更加及時的進行考核反饋,對于知識目標教師可以通過學習軟件,隨即發(fā)題給學生進行測試,技能方面可以通過小組將操作視頻傳到學習軟件中,教師便可以進行打分,這樣學生的積極性也比較高。
4.合格度的標準
每個項目的考核都必須嚴格的從知識、技能、素養(yǎng)維度來評價,三者任一項目不合格,即視為該項目不合格。只有這樣高標準的來要求學生,他們便可以時刻有緊迫感,學生從沒事做到找事做。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五、總結
中高銜接項目課程在專業(yè)課中職階段的教學,一直在實施優(yōu)化當中,如何能將我們的學生培養(yǎng)成可以具備繼續(xù)深造能力的中職生,當他們升入高職校后可以和普通高中的學生具備競爭力,甚至優(yōu)于高中生,將是我們最終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羅貞平.機電一體化專業(yè)項目課程評價體系的構建研究[J].新課程研究,2013(2).
[2]王坤,謝長法.職業(yè)教育課程目標研究綜述[J].成人教育,2013(06).
作者簡介:
徐小花(1984-),女,漢族,江蘇大豐人,本科,中級教師,主要研究方向:汽車運用與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