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國海
【摘要】本文論述將微課運用于物理教學中的學生預習與復習、實驗制作、習題設計等環(huán)節(jié)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物理 微課教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8)08A-0128-02
微課是一種碎片化的學習資源,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如何更好地使用微課服務教學,發(fā)揮微課在初中物理教學方面的優(yōu)勢,幫助學生理解物理知識點、突破重難點,是我們應該研究和探索的重要內容。
一、微課的出現(xiàn)及其特點
微課的雛形是美國北愛荷華大學一位教授所提出的60秒課程。2006年,薩爾曼·可汗在可汗學院開展微課實踐,他給微課下的定義是:以建構主義為指導思想,以在線學習或移動學習為目的,基于某個主題或概念的教學內容,通過聲頻或視頻錄制的課程。在國內,首創(chuàng)“微課”概念的吉林大學教授胡鐵生認為,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所展開的簡短的教學活動。
微課主要以“微視頻”的形式作為課程資源出現(xiàn)在課堂教學當中。微視頻容量小,往往圍繞一個知識點進行講解,幫助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加深對知識點的學習和理解。
二、微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
微課主要有實驗類、講授類、探究學習類等不同的類型。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習目標,選取合適的微課類型運用于教學,這樣才有利于提高教學成效,實現(xiàn)教學目標。下面,筆者談談如何將微課運用于物理教學。
(一)將微課用于學生的自主預習
人教版物理九年級第十九章第一節(jié)《家庭電路與安全用電》這一內容由兩部分構成:家庭電路和安全用電。這部分知識點較多且零散,教師用一節(jié)課比較難完成教學。而這部分內容又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學生對家庭電路應該有所了解,有的學生甚至已經(jīng)比較熟悉如插座、電線、電表等家庭電路的組成部分。但是學生似乎很少去觀察家庭電路的連接方式、連接順序。因此,筆者制作了與之相關的微課視頻,上課前讓學生觀看微視頻,了解家庭電路各個部分的連接順序,以及家庭電話各個元件的連接方式,還有日常生活中的安全用電,完成自主預習任務。上課時,筆者讓學生談一談自己了解到的家庭電路的相關知識,給其他同學示范二線插座如何連接、三線插座又如何連接,檢測電燈開關的連接是否正確。
用微視頻提前讓學生預習將要學習的內容,大大節(jié)約了課堂講解的時間,將有限的時間放在學習重難點知識上,比如“熔斷器的工作原理”這個實驗,教師可以將更多的時間放在教學“防止觸電”這個難點內容上面,給學生詳細講解“單線觸電”“雙線觸電”的內容。
(二)通過微課呈現(xiàn)重點實驗過程
以人教版物理九年級第十七章第二節(jié)《歐姆定律》為例,歐姆定律是初三電學核心的部分,學生對歐姆定律再熟悉不過了,但是關于“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的實驗流程和步驟掌握得不牢固。因為在做“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這兩個實驗時,用的是同一個電路圖。在操作實驗過程中,每個實驗中控制的變量是不同的,而滑動變阻器使用的目的也是不一樣的,關于這一點,學生比較容易混淆。如何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才能使電阻兩端的電壓不變,這是實驗難點。在一節(jié)課里,由于時間有限,教師只能帶領學生完成一次實驗。為了讓學生能夠多次觀察實現(xiàn),筆者想到了制作這個實驗的微課視頻。在制作這個實驗微課時,我們一邊呈現(xiàn)實驗,一邊提出相應的問題以及針對問題給出相應的實驗解釋。這樣一來,學生課后觀看微課時,就會對這個實驗理解得更深入、更透徹,對課堂上沒有想到的問題和實驗細節(jié)等研究得更清楚,對實驗步驟和流程也更清晰明確。
(三)通過微課引導學生完成教材中的“小制作”
物理學科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尤其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上冊,教材中的每個章節(jié)后面都附有一些“小制作”,比如第二章《聲現(xiàn)象》的小制作是“吸管笛”,第四章《光現(xiàn)象》要求制作“針孔照相機”,而第五章《透鏡及其應用》中有做“照相機”的小制作,學習了《物質的物理屬性》后,可以學著做一個“天平”……這些教材里的小制作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所用的各種材料也比較簡單、方便。在物理課堂上,教師沒辦法留出時間給學生做這些“小制作”,但是可以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來完成。根據(jù)實際情況來看,只有極少學生會去嘗試“小制作”活動。教師可以利用微課指導學生動手完成“小制作”,將每一個課后“小制作”錄制成微課,給學生呈現(xiàn)制作的方法和技巧,學生看了微課后,制作起來就更有信心了,作品也會變得更精美,在制作的同時掌握一定的物理原理,鞏固學過的物理概念和知識。
(四)通過微課實現(xiàn)分層次訓練
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往往根據(jù)班里大部分學生的學習水平和接受能力來安排教學內容。很難的例題、很容易的例題,教師都很少用,這就導致物理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吃不飽”,而學習成績較差和接受能力較弱的學生則“吃不了”,出現(xiàn)了不同學習水平層次的學生在掌握物理知識的程度上出現(xiàn)較大的差異,加上課堂教學環(huán)境單一封閉的特點,教師與學生之間是一種一對多的學習交流形式,這樣一種學習方式使教師無法滿足每名學生的學習需求,無法一一解答學生的提問。利用微課能較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微課是一種全新的教學輔助方式,改變了我們對傳統(tǒng)教學的認知,也改變了單一的物理課堂教學形式,使物理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變得更為豐富。微課讓學生能夠根據(jù)自己的學習需求,進行自主預習和復習,強化對物理實驗過程的理解,加深對物理重點難點知識的深入理解,能夠享受到學習物理的樂趣。
(責編 劉小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