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指出:“中小學要由‘應試教育轉向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上以來,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在努力的實施素質教育,把素質教育的核心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之中。素質教育已經走過新世紀的第二個十年了,新一輪新課程改革也進行了十年。新課程改革是基礎教育領域一項重大的改革,其基本理念是教育要以促進學生的發(fā)展為目標,確立了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轉變了單純由教師傳授,學生接受的被動式教學方式,使課堂成為學生主動參與探索、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獲取知識的場所。
關鍵詞:必要性;高中;問題意識
一、 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問題意識培養(yǎng)的緊迫性和必要性
在舊的課程標準下,學生被當做盛裝知識的容器和記憶的工具,教師則成為傳話筒和灌輸機。雖然廣大中學思想政治教師已經認識到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竭力改變問題意識淡薄的窘境,并進行了積極有益的教學改革探索。但總的說來,當前高中政治學科培養(yǎng)問題意識的理論和方法還比較零碎和稚嫩,系統(tǒng)化、可操作性的經驗則更少,不能從根本上扭轉問題意識淡薄的頹勢。
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有助于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fā)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課的興趣和動機。教師讓學生帶著富有趣味和價值的疑難問題學習,就可以使他們啟動思維,活躍思想,探究知識的奧秘,從而積極主動地從事學習活動。同時,強烈的問題意識還可以使學生從具有挑戰(zhàn)性的、刺激性的創(chuàng)造中獲得積極愉快的情感體驗,有助于強化求知欲和學習興趣,增強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及其內在動機。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有助于學生掌握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能力。具有強烈的問題意識可以驅使學生不斷地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而且只有通過解決問題的練習才能逐漸學會發(fā)現(xiàn)探究的技巧和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有助于活躍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氣氛,增強教學效果。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有利于活躍師生雙方的思維,調動教與學的積極性,有助于優(yōu)化和改善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氣氛,提高教學質量。
二、 問題設計要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和參與性
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教師往往既是問題的提出者又是問題的解答者,或是只是有少數(shù)學生參與回答問題,這極大地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究其原因是教師在課堂上提的問題沒有照顧到全體學生,在問題的設置上不盡合理,沒有把學生當作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主體。在新課程改革教學中,特別是在問題情境教學中,教師要成為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的引導者、探求問題的啟發(fā)者、解決問題的合作者。教師要發(fā)揮引導作用,學生占據(jù)主導位置,不能直接向學生提供現(xiàn)成答案或解決問題的方法,要誘導學生內在的主動性,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行為中,敢于質疑,敢于回答,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機,引導全體學生都有積極思考和尋求答案的機會,并從問題的解答中受益,這樣才能達到課堂效果的最大化。
三、 問題設計要有計劃性和針對性
政治教學的每節(jié)課都有具體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教師要明確這節(jié)課要“教什么”而后才能設計要“問什么”。有些教師在課堂上隨意提問,連續(xù)不斷發(fā)問,看似學生參與了教學活動,達到了師生互動狀態(tài),但其實學生被老師胡亂“發(fā)問”一番,根本無法分清教學中的重點,一節(jié)課下來,主要問題根本沒有得到真正的解決,學生仍然茫茫然不知所向,顯然這種為提問而提問的教學方式不可取。作為教師,在備課時要認真鉆研教學大綱,分析教材,明確其中的重點、難點,并多渠道了解學生,分析學生的思維狀況,課前圍繞課文重點內容,針對學生易于混淆、易于出錯的疑難點,有的放矢地精心設計問題。
另外,教師在認真鉆研教材的基礎上,必須針對知識本身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狀態(tài)、知識基礎、思想水平等實際提出不同層次的問題。
比如從學生角度來說,設計問題既要有針對學優(yōu)學生的有難度的問題,還要有針對中差等學生回答的較容易的問題;從教材內容角度來說,提問必須針對重點、難點、關鍵點、新舊知識的銜接點等。如果做不到這一點,課堂提問就不會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 問題設計要有藝術性和技巧性
我們政治教師上課總是一本正經走進課堂,居高臨下地提問學生,那勢必使學生反感,產生懼怕、抵觸情緒,并進而發(fā)展到厭煩政治科的學習。因此,課堂問題的提出要注意藝術性:一方面我們要用激情美感的語言、形象生動的神態(tài)、形式各異的方法提問學生、感染學生,振動學生的心弦,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另一方面我們在課堂上要用誠懇的語言、鼓勵的眼光對待學生的提問或回答,經常使用“還有嗎”“想想看”“你有什么疑問”等語句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和回答問題,對學生回答問題后能運用激勵性語言比如“回答得真好”“你真聰明”“你真棒”等語言進行鼓勵,這樣才能使學生養(yǎng)成大膽質疑的好習慣。
問題設計中還要注意問題的技巧性。比如我們可以設置學生“似懂非懂”的場景,引發(fā)學生思考,在這種“困惑”狀態(tài)下,更容易激發(fā)學生進一步學習、探究的心理;教師可以故意出“錯”,給學生留“鉆空子”的機會,設法讓學生鉆空子,使他們認識到自己有獨立探索問題的能力,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愿意多提問題、思考問題。
五、 問題設計要有趣味性和探究性
我們上課必須精心選擇一些新穎別致或學生比較關注、感興趣并能讓學生根據(jù)自己掌握的知識和觀點進行分析說明的話題作為問題設計的材料提問學生,才能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和濃厚的學習興趣,更好地調動學生回答問題的熱情。比如講到必修一經濟生活中對待金錢的態(tài)度時,我提問:“金錢是不是越多越好呢?”講到我國的財政政策時,提問:“我國的財政赤字是不是越少越好呢?”講到居民的儲蓄存款時,提問:“居民儲蓄存款是不是越多越好呢?”這些問題一提出,立即激起了同學們的興趣,課堂氣氛非?;钴S,引起了學生的興奮點,點燃了學生思維的火花,從而提高了學習效率。
六、 總結
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是新課改高度重視的課題,在教學改革的實踐中就應加強這方面的探索和研究,讓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在學習中發(fā)現(xiàn)、思考,成為學習創(chuàng)新的強者。
參考文獻:
[1]陳桂蘭.思想政治課有效提問的策略[J].中小學德育,2012(03).
[2]文冰.試論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心理學知識的運用[J].新西部(理論版),2012(04).
[3]張華,張穎.如何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2(01).
[4]嚴秋艷.淺談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J].科技信息,2011(07).
作者簡介:
孔和和,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甘肅省永靖縣移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