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雪建
【摘? 要】目前農村地區(qū)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一直是社會高度關注的問題。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對孩子的監(jiān)管不足,加之留守兒童普遍存在自卑心理,對他們的學習造成了嚴重影響。數學教學中,教師有必要承擔起對留守兒童的教育責任,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他們的順利發(fā)展打好基礎。本文主要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對留守兒童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提出了幾點策略。
【關鍵詞】農村? 留守兒童? 小學數學? 學習習慣
小學生內心敏感、脆弱,且處在關鍵的成長階段,父母的外出務工為他們帶來了心理上的打擊,也將會導致他們的學習和成長得不到有利的監(jiān)督和指導。因而在教學中,許多留守兒童都表現出了不良的學習習慣。教師要加強對留守兒童的關注,考慮到他們的特殊性,做好對他們的教育指導和監(jiān)督工作,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他們的健康發(fā)展保駕護航。
一、良好的數學課課前預習習慣培養(yǎng)
養(yǎng)成良好的數學預習習慣能夠讓學生在課前找準本課學習的重難點,提高課堂上聽課的效果,是學生高效學習的基本前提。由于留守兒童在課下缺乏教師和家長的監(jiān)督,對于預習任務總是完成的不好,有許多都認為只要教師不檢查就可以“蒙混過關”,對預習的重要性沒有概念。為此,教師應在課下多花時間輔導學生,讓他們學會預習的方法,感受到預習對于提高學習效率的明顯作用。例如,在教學幾何圖形之前,教師在課下引導學生可以回到家中后找到各種各樣幾何形狀的物品,觀察物品的特點,考慮該物品為什么要制作成相應的形狀,如自行車的車輪為什么是圓形,房頂為什么是三角形,以此來推斷出幾何形狀的特性。這樣在課上學習時,由于有了預習的基礎,學生聽課效率就會大大提高,一些“后進生”也能跟上教師授課的進度。
二、上課認真聽講習慣的培養(yǎng)
在教學中我們可以發(fā)現,許多留守兒童性格頑劣,調皮搗亂,這一方面是由于家長的教育和監(jiān)管缺失,另一方面是留守兒童的叛逆心理所致,希望能夠得到他人的重視。在課堂上說話、打鬧、瞌睡,這些不良習慣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必須及時解決。
如學生梁某,以前成績還算不錯,這段時間一回到學校就睡,更不用說上課了,通過電訪,了解到奶奶無法管教他,每天晚上都出去玩,經常超過12點才回家,只能與遠方的父親聯(lián)系,通過多次的交流,得到家長的密切配合,采取了許多方法,如在家每天記錄睡覺時間,家長定時打電話回家詢問情況,督促他要早睡早起,關心他的生活和學習情況,并鼓勵他要積極上進,梁某感覺到父母的關愛,漸漸改掉了晚歸的壞習慣,保證了睡眠時間,很快就精神飽滿地回到學校上課了。這類留守兒童要特別注意,一個閃失就會從優(yōu)變差,更談不上轉化差生了。
也有個別留守兒童對于學習不感興趣的,那就要從備課下功夫了,把無味的知識變成樂趣無窮的小游戲,兒童總是喜歡一些活動或是小故事,有興趣才有學習動力,學習起來事半功倍。
三、按時完成作業(yè)習慣的培養(yǎng)
留守兒童缺乏監(jiān)管,自制能力差,經常不按時完成作業(yè),教學首先要幫助留守兒童科學地制定家庭作業(yè)計劃,保證學習的時間,如幫其制定在家7:00~8:00為學習時間,在這一小時內認真地完成當天的數學家庭作業(yè),遇到難題要打電話向老師請教。次日,教師及時跟蹤,爭取第一時間檢查批改作業(yè),發(fā)現作業(yè)有進步就給予肯定和表揚,以此增強留守兒童的自信心,讓留守兒童感受成功的快樂。如發(fā)現其作業(yè)有錯誤,就耐心輔導,幫助其及時改正錯題并培養(yǎng)其敢于克服學習困難的良好習慣。再次就是根據留守兒童的學習情況,從他們的實際知識水平出發(fā),有效地控制作業(yè)的難易程度和數量的多少,使留守兒童經過努力,有足夠的能力夠克服困難,輕松地、自覺地按要求完成作業(yè)。
四、課后及時復習的良好習慣培養(yǎng)
由于農村留守兒童課后回家,缺乏家庭的監(jiān)督和教育,課后復習的能力薄弱,這就需要數學教師及時上訪學生家里,指導他們對課堂上所學知識進行復習,并且提出復習的重要性。首先復習可以消化上課所學習的數學知識,把分散的知識整理和歸納,從而形成整體的、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有利于加深記憶和理解知識;其次對于上課所學的數學知識,在課后學生會出現快速的遺忘,這就是大腦遺忘規(guī)律。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那就是及時復習,鞏固知識。這樣的培養(yǎng)方式,才能提高留守兒童的數學成績。
五、課后認真完成作業(yè)的良好習慣培養(yǎng)
有的學生做作業(yè)不認真,有的是為了完成任務,有的是為了做題目而做題目,目的性不明確。其實布置課后作業(yè)的目的,首先是檢驗數學課堂上的學習效果;其次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再次是培養(yǎng)學生提出、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后是培養(yǎng)學生數學邏輯思維、推理能力。從而達到培養(yǎng)農村留守兒童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目的。對于留守學生來說,要想讓他們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就要做到持之以恒,循序漸進,因為持之以恒是養(yǎng)成習慣的必要步驟。因而需要不斷地重復,是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的必要步驟,單是“知”而不“行”,單是“理論”而無實踐,樣樣事情都不會成功。教師要用心去了解學生,呵護學生,讓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六、數學學習自信心的培養(yǎng)
數學學習需要思考和反復的練習。由于數學學習難度大,困難多,許多小學生都害怕數學學習。由于留守兒童缺少應有的家庭教育,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平時對數學學習就有畏懼心理。在他們的心理上產生了一種自卑、膽怯、不合群等現象,所以,面對我班留守兒童,我就用愛心打動他們,經常趁課前、課間、放學的時間與他們談心、說悄悄話、做小游戲等等。俗話說“親其師,信其道”通過愛心激勵消除他們的自卑心理,讓這部分學生體會到了老師的關愛、信賴、從而樹立起了他們的學習信心,增添了學習勇氣。
七、結語
總之,學校、社會、家庭要全方位抓緊對留守兒童的思想品德教育,形成上下左右齊抓共管,共同控制、預防、挽救留守兒童不良品德行為或違法犯罪行為的強大合力,為他們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各種有利條件,為他們提供一個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廖祥敏.“三心、二意”解決農村留守兒童數學學習問題[J]江蘇教師,2012(1).
[2]蘇瑤.淺談農村留守兒童數學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J]黑龍江教育,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