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茂芳
【摘 要】近些年來,在新課改的推動下,學校、教師更加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而這不僅僅是學科知識的學習,更重要的是知識能力的展現(xiàn)。隨著“卓越課堂”建設的順利開展,素質(zhì)教育的構建方式也不斷變化。如果能讓學生輕松學習高中歷史,那么他們將能輕松愉悅地投入學習,這樣學習方式無疑是最好的學習模型。那么,如何在高中歷史中實施課堂輕松地方式教學呢?這是我們高中歷史教師應該深思的問題,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課堂教學改革的步伐也越來越迫切,“卓越課堂”的建設是改變課堂教學方式和教學環(huán)境的一大舉措,如果能正確地實施和利用,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
【關鍵詞】卓越課堂;新課改;教學方法;學習方式
一、當前高中歷史教學課堂的現(xiàn)狀
(一)教學方法保守單一
教師使用怎樣的教學方法,制定怎樣的教學目標,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現(xiàn)在高中學習壓力巨大,教師們往往采取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采用“填鴨式”教學方法只會讓學生們感覺到高中歷史的枯燥,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歷史知識的掌握也是單純地依靠教師講授,沒有提供獨立思考的空間,這樣的教學方法無疑對“卓越課堂”的構建是一種打擊,對歷史學科的發(fā)展沒有任何幫助。
(二)教師教育觀念過于陳舊
教師教學方法的采用和教師的教育理念是息息相關的,現(xiàn)如今,很多高中歷史教師的教學觀念過于陳舊,以至于教學方式上也無法有大的突破,同時,教師也沒有想過學生能不能學進去,或者學生能否學習到精髓。所以,教學理念不提升、不改進是現(xiàn)在語文教學面臨的最大難題。
(三)學生未探索出適合自身發(fā)展的學習方法
學生們的學習方式雖然會受教師教學方法的影響,但是還是受自身學習習慣的指引,現(xiàn)階段學生學習仍然是被動學習,而被動接受知識的結果就是無法形成自己獨立的知識系統(tǒng),從而影響知識框架的構建。
二、“卓越課堂”構建的方法與途徑
(一)教師科學觀念教學,從學生實際出發(fā)
教師采用科學的方法教學,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關注時事新聞和國內(nèi)外的大事。結合歷史學科教學的方法要比單純教授課本知識輕松,因此針對高中歷史教學,我們更應該注重讓學生“走出去”,突破課本的藩籬。例如,讓學生自己動手將歷史故事串聯(lián)起來,或者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將各個朝代發(fā)生的事情組成適合學生記憶的時間軸,這樣在學生的理解認知方面就會有不一樣的改觀,因材施教才能提高學生們的主動性,提高學習的質(zhì)量。
(二)教師教學方法要在實踐基礎上進行
教師教什么不是根據(jù)教師的以往教學經(jīng)驗,也不是根據(jù)教師的喜好來分布的,而是依靠學生們的學習實際和學習能力來判定的。教師一味地教授學生們已經(jīng)知道的知識,無疑是在浪費寶貴的課堂時間,所以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是教師和學生都應該堅持的準則。例如,在新課堂教學中加入實踐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將課堂所學轉(zhuǎn)化為內(nèi)在的東西,當學到一些情節(jié)性較強的歷史故事時,可以讓學生根據(jù)所學進行課本劇改編,這樣不僅能讓學生們更細致地鉆研歷史人物,還能發(fā)揮學生們的想象力和表演能力,這樣對學生的培養(yǎng)才是全方位的。
(三)教師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
在創(chuàng)新的基礎上,教師也不能一味地摒棄以前的教學方法,有一些教學方式還是不得不用的,例如,實物演示法和實踐操作法,這些都是新課改以后要求教師們繼續(xù)堅持的教學方法,在講到一些比較難理解的歷史課題時,可以將背景融入,利用教師所收集到的視頻或者文字,通過現(xiàn)代化手段呈現(xiàn)在學生們面前,但是講授法、練習法等傳統(tǒng)的講學方法不能丟棄,我們高中歷史教師要做到的是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上進行融合,例如,將學科知識與實際應用融合、與生活的融合、與德育教育的融合,這些東西相互融合,能極大地提高學習的效果。不僅如此,教師的創(chuàng)新可以利用高科技手段,也可以是利用自身的優(yōu)勢,只有教師在教學方法上敢于創(chuàng)新,融入自己的獨特東西,才能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和學習觀察能力,這樣的教學效果可謂是事半功倍,不僅能學到知識,還能培養(yǎng)感情。
(四) 教師要有卓越的職業(yè)素養(yǎng),感染學生
教師的一言一行深刻影響著學生。不難發(fā)現(xiàn),教師衣著打扮、坐立行走和待人接物的方式學生們會看在眼里,并且會紛紛效仿。因此,教師在教學之余,更應該展現(xiàn)自身的職業(yè)素養(yǎng),將自身美好的東西展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能有所表現(xiàn)。
(五) “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將學生的配合融入課堂
課堂不是教師一個人的自圓其說,更需要學生們的緊密配合和支持。所以,作為課堂的主體,學生更應該發(fā)揮自身的學習主動性,與教師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只有這樣的課堂氛圍,才是和諧的、有意義的學習氣氛,這樣學習的效率才是最高的?!昂献鳌骄俊钡膶W習方式是新課標所提倡的教學方式,是有意識地讓學生們自行完成思考和學習的過程,是讓學生們共同探討、合作共贏的學習方式,因此我們應該積極實踐。
參考文獻:
[1]李劍.護航青春 與法同行——初探高中歷史教學中對學生法律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考試周刊,2018(54).
[2]申昌峻.中學歷史教學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滲透方式[J].中學教學參考,2018(19).
[3]賀文.淺談歷史題材類網(wǎng)絡游戲?qū)Τ踔袣v史教學的影響——以游戲《王者榮耀》為例[J].考試周刊,201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