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艷陽
[摘 要:在教育的改革和發(fā)展下,新課標對小學語文的教學有了新的要求,在小學語文的教學工作中,教師的教學方式尤為重要,教師應該提高教育意識,使用科學合理的新型教育方式,轉換教育觀念,推進小學語文教學的開發(fā)化教學。開放式的教學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本文就開放小學語文的教學問題以及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
關鍵詞:開放;小學語文;創(chuàng)新能力]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的初始階段,語文是小學教學中的重點學科,小學語文的教學直接關系到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發(fā)展,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小學的語文教學需要走向開放,教師需要運用新的教育方法,帶動課堂氣氛,讓學生能夠在輕松快樂的學習氛圍下,更好的掌握學習內容,在授課時增加與學生的互動,設置提問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有效的開放式教學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教學質量和效率,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因此,有效的走向開放式的小學語文教學、培養(yǎng)小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在小學教育中至關重要。
一、有效的走向小學語文的開放教學
(一)開放小學語文的教學方式
想要小學語文的教學有效的走向開放,就需要開放小學語文的教學方式。教師不能再單一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一講到底的授課。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所以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該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運用信息技術,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例如在小學語文的“小蝌蚪找媽媽”這一課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分角色朗讀,通過多媒體設備背景配音的方式,幫助學生更好的引起感情共鳴,讓學生能夠更深刻的理解文章內容,提高了學生的朗讀能力。又例如在小學語文“春的消息”這一課中,教師可以帶著學生們走出教室,來到學校內,感受大自然中的真實景色,通過景色引出春的消息這一課的學習內容,這樣開放式的教學,活躍了課堂的氣氛,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了小學語文教學的開放化。
(二)開放教學評價
在目前的教育環(huán)境背景下,教學評價在教育工作中越來越受到重視,開放的教學評價能夠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因此小學語文的教學應該跟上時代的腳步,開放教學評價,使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制定全面的以人為本的教學評價模式,更好的掌握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讓學生能夠勇敢的說出自己的想法,增強學生的自我學習意識,豐富小學語文教學的色彩。例如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教師評價和學生互評的評價方式,以學生互評為主,這樣就可以避免教師因無法全面了解學生而評價不全面的現象出現。教師還可以制定合理的批評評價和激勵評價,以鼓勵、激勵為主,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例如,在小學語文“操場上”這一課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說出學校操場上都有什么,由于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有的學生說出來的少,有的學生說出來的多,這都是正常的現象,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學生討論,想辦法激勵學生勇敢的說出自己的想法,這種方式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讓學生主動投入到學習中來。
二、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在學生的學習中十分重要,有了興趣就像是開門有了鑰匙一樣,學生只有有了興趣這把鑰匙,才能更快的打開學習的大門。小學是學生學習的初始階段,想要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就需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進信息技術,制作多媒體課件,帶動課堂氣氛,從而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例如在小學語文“柳樹醒了”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設備,將柳樹從樹苗開始的整個成長期完整的呈現給學生,設置找問題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提出自己對學習內容的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問題尋找答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對語文學習越來越有興趣,有效的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二)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學生只有發(fā)散思維去想象,才能在自己的思維中形成新的思想。小學語文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使用生動的語言,將學生帶入到課本所表達的氣氛中,促使學生對于文章中不確定性、抽象性的空白處進行想象。例如在小學語文“丑小鴨”的教學中,文章中沒有直接寫丑小鴨看見倒影中自己變成白天鵝時候的心理狀態(tài),教師可以讓學生發(fā)散思維,盡情想象,如果你是丑小鴨那一刻你心里是怎么想的,鼓勵學生大膽的說出自己想法,文章的結尾是丑小鴨在變成白天鵝后翱翔在天空中,文中沒有交代丑小鴨以后的生活,教師可以提問變成白天鵝后丑小鴨以后的生活是什么樣的呢,引導學生思考在經歷過嘲笑、苦難之后蛻變成白天鵝的丑小鴨會不會也和以前嘲笑過它的小動物一樣去嘲笑別人,讓學生各抒己見,對丑小鴨以后的生活進行想象,這種教學方式不僅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促進了教學目標的完成。
三、結語
在小學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推進小學語文的教學的開放、培養(yǎng)小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是教育工作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教師應該轉換角色,提高教育意識,明確學生是課堂的主體位置,引進信息技術,制定科學合理的開放性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水平和能力,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蔡艷.小學語文開放教學初探[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3(7):43-44.
[2]林永國.小學語文開放的教學[J].讀寫算(教研版),2013(8):110.
[3]池達連.基于素質教育理念的小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J].考試周刊,2018(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