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內容。高校作為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yǎng)起著重要作用。
關鍵詞:紅色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學生]
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從歷史上看,紅色文化是無產階級作為優(yōu)良革命傳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中形成的寶貴精神財富。深入研究紅色文化,將其融入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對增強大學生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功效,以及明確大學生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正確方向,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一、紅色文化在培養(yǎng)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重要性
201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了《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指出:“要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實施中華文化傳承工程,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融入教育教學”由此可見,構建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將紅色文化與之融合,對于全面提升大學生思想素質和文化素質具有重要現(xiàn)實意義。
(一)弘揚紅色文化有利于培育大學生的民族精神
共產黨人這種非同一般的先進性特質,在革命進程和社會主義建設發(fā)展歷程中充分彰顯,逐步形成了帶有紅色色彩的民族精神,成為了紅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弘揚紅色文化有利于大學生使命擔當
紅色文化匯聚了我們黨大量的重要歷史文物遺存和重要的文獻史料,鮮活地記載著黨的奮斗足跡,生動地反映著黨的精神品格,深刻地蘊含著黨的理想追求。紅色文化在高校的廣泛傳播有利于提升大學生的使命擔當,號召高校學子毋忘歷史、珍惜現(xiàn)在,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
(三)弘揚紅色文化有利于大學生全面發(fā)展
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共產主義社會是一個自由人的聯(lián)合體”馬克思認為,人的全面發(fā)展是人類奮斗的理想目標。而將紅色文化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有利于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二、紅色文化在培養(yǎng)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原則
(一)堅持科學性原則
紅色文化是在“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后所堅持的具有科學性的文化體系,堅持唯物史觀和辯證法、堅持實事求是、堅持客觀真理、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堅持事物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使大學生樹立對于紅色文化科學的態(tài)度。
(二)堅持求實性原則
實事求是出自《漢書·河間獻王劉德傳》,曰:“修學好古,實事求是”。周恩來同志曾說:“物雖微,理所據(jù)也。事雖細,神所系也。”也就是說,紅色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滲透的過程中也要秉持求實性原則,堅持真理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引導廣大高校學生正確的價值走向,自覺和自主地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fā)展而努力奮斗。
(三)堅持創(chuàng)新性原則
隨著時代的快速進步,紅色文化融入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方式需要不斷豐富發(fā)展,可尋找新穎且喜聞樂見的創(chuàng)新型模式,如:重走紅軍路,模擬當時的情景,回顧紅軍一路上跋山涉水的艱辛,讓廣大高校學生對于紅色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入透徹。
(四)堅持崇高性原則
發(fā)展紅色文明,傳承和弘揚紅色文化,是黨中央、國務院加強執(zhí)政黨思想作風建設,在將其融入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過程中,要堅持紅色文化的崇高性,發(fā)展它強大的藝術魅力,能夠使人在精神境界上面有一個很大的提高。
三、紅色文化在培養(yǎng)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途徑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我們把這個作為一個基礎性工程來對待,引導教育我們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和文化觀。
(一)與思政教學相結合
毛澤東同志在《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中強調“政治工作是一切經濟工作的生命線”可以看出毛澤東同志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視程度。把紅色文化納入思想政治課的教學之中,不僅可以拓展和豐富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內容,而且更能增強思想政治課的感染力、親和力和說服力。
(二)與歷史教育相結合
唐代史學家劉知幾指出:“史之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民)之要務,為國家之要道。”當代思想家任繼愈先生認為“史學關系到國家的存亡”,“是國家興亡之學,民族盛衰之學”。高校對于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必須重視歷史教育,與史相結合,將中國上下五千年的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
(三)與實踐創(chuàng)新相結合
毛澤東同志在《論聯(lián)合政府》中指出:“中國應當建立自己的民族的、科學的、人民大眾的新文化和新教育”因此,高校在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時,要與實踐創(chuàng)新相結合,將紅色文化教育納入高校大學生的實踐生活之中。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2017.
[2]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3]毛澤東選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243.
[4]周恩來.吾校新劇觀[J].校風,1916,38.
[5]郭秀蘭,黃建華.大學生政治信仰狀況的調查與思考[J].湖北工業(yè)大學學報,2010(6).
作者簡介
張耀元(1993—),女,籍貫天津;單位:天津師范大學,中共黨史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