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娜
摘 要:近年來,“漢語熱”不斷升溫,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到中國學習漢語并參加漢語水平考試。但在參加漢語水平考試過程中,考生難免會遇到困難,本文則主要針對參加中國計量大學考點的HSK5級考生并對考生在閱讀部分所遇困難進行分析,圍繞HSK5級考試閱讀題型、閱讀難點狀況分布以及解決策略等幾個方面展開論述,希望本文可以為備考HSK五級的考生以及幫助考生備考HSK五級閱讀的對外漢語老師提供相應借鑒。
關鍵詞:漢語水平考試(HSK);閱讀題型分析;閱讀難點;閱讀策略
漢語水平考試(簡稱HSK)為測試母語非漢語者(包括外國人、華僑和中國少數(shù)民族考生)的漢語水平而設立的一項國際漢語能力準化考試。它主要分為筆試和口試兩部分,筆試與口試相互獨立。本文研究的閱讀難點主要針對筆試,口試暫不涉及。其中,因筆試分為一至六共六個等級,故以其中一個等級——五級為例,淺析各國考生在參加HSK5考試時遇到的難點問題,針對存在問題進行思考并提出一定的解決方案,從而對今后的漢語教學提供一點借鑒。
一、HSK5級閱讀題型分析
主旨類:①主旨歸納類。如,“上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考生需選擇不同陳述選項,找出答案;②標題總結類。如,“你覺得以下哪個標題最適合為文章標題”;③目的分析類。如,“你認為作者寫這一段的目的是什么”。
推斷類:①推斷詞義。如,“根據(jù)上下文推斷該詞的含義”考察學生對于詞匯的掌握程度與對文章的把握;②推斷關系。如,“關于這三個,你可以知道什么”這就要求學生根據(jù)文章提供的線索和暗示來進行推測。
細節(jié)類:①數(shù)字分析題。如,“××生于1965年……她20歲畢業(yè),他畢業(yè)時間是?”要求學生注意文章的數(shù)字信息,具備四則運算能力進行計算;②根據(jù)分析題。如,新HSK五級試題編號為H51002的第76題:“根據(jù)經(jīng)理小時候買糖的情況,可以知道?”③排除類型題。如,“以下哪種說法為錯誤說法”。這一類型則需要考試細心甄別,選出答案。
態(tài)度類型題:主要類型是根據(jù)文章,判斷作者對某種事物的態(tài)度,包括褒貶、中性詞,需要根據(jù)作者文章內的語氣、心理、語言等描寫進行判斷。
詞匯題:在第一部分選詞填空中體現(xiàn)的尤為突出,聯(lián)系上下文同時要求考生掌握足夠的詞匯量,進行詞匯的近義辨析和詞語搭配。
二、各國考生所遇閱讀難點
我們的調查以到中國計量大學新漢語水平考試的考生為調查對象,分析了來自英國、法國、俄羅斯、烏克蘭、烏茲別克斯坦、印度尼西亞、哈薩克斯坦、泰國、土庫曼斯坦、韓國、也門、喀麥隆等不同國家等國家的考生對于閱讀難度的反饋。我們發(fā)放問卷共100份,回收問卷86份,有效問卷為75份,從中抽取了32.65%的HSK5級考生問卷作為樣本進行問卷與成績分析。從調查問卷和訪談中我們發(fā)現(xiàn)閱讀部分是學生最重視也是認為最難的;從新HSK五級考試的成績看,閱讀部分的成績也是三項中最差的。
主要影響因素有以下幾種:
(1)文章太長,情緒緊張,時間不足。采訪交流過程中,更多的考生對于HSK考試的評價為題目多,時間短,很緊張。如因篇幅太長情緒緊張,導致考生在閱讀上花費時間過多,無法很好地分配考試時間完成考試。
(2)有生僻詞,不能理解詞義。許多考生因不認識閱讀文章內的詞匯,無法很好理解文意。如,較為復雜的截然相反的詞匯“羨慕—嫉妒”,若不認識則很容易在態(tài)度判斷題型題上失分。
(3)選項難以區(qū)分。在選詞填空中很容易出現(xiàn)近義詞之間的辨析,如果不能掌握詞匯則增加了選擇困難程度,如選項“珍惜”與“珍愛”,兩詞之間區(qū)別分別是后接抽象賓語和具體賓語,如若考生無法區(qū)分,則會導致搭配不當。
(4)閱讀題材不熟悉。許多關于傳統(tǒng)文化以及生物科學科技類的文章相對難懂,造成閱讀障礙。如,航天經(jīng)濟等專業(yè)性文章易導致考生因不熟悉而產(chǎn)生閱讀失誤。
三、對閱讀策略與教學技巧的思考
運用正確閱讀策略。在選詞填空中,學生可采取“略讀—推測—回讀—檢查”的步驟進行閱讀;而在長篇文章中,因很容易遇到“攔路虎”影響閱讀效果,因而在學生閱讀時可以采取先看問題然后通讀全文,跳過困難點,整體把握全文的方式來完成閱讀。同時教師也可以在漢語教學時多提示學生,采取“跳過”或者“檢驗”原則,根據(jù)不同類型的文章,推薦不同的閱讀策略。
擴大詞匯掌握與教學。詞匯在閱讀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參加5級考試時,除學習2500必需詞匯,學生需在課外積累高級詞匯與詞匯間的辨析與搭配。如“提高效率”、“接受意見”、“損失嚴重”等短語的搭配使用。教師可通過音頻、視頻、詞根偏旁記憶、情景交際等方法,不斷促使學生學習、復習與鞏固詞匯,提高學生詞匯與語境辨析度。
拓展閱讀材料。學生在華能接觸到的漢語材料相對較少,有些材料過于復雜學生可能無法看懂并因無趣味性而缺乏興趣。教師可以推薦有趣的讀本與網(wǎng)站,如有關中國文化、風俗和當代生活的簡易讀本,讓學生能有更多可利用的資源,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能力、擴大知識面。
訓練精讀與速讀能力。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需注意提高對閱讀材料的規(guī)整、復述和總結能力,提高閱讀速度與質量,減少回視頻率,合理安排閱讀時間,減少失誤。教師需在教學中對于閱讀材料進行區(qū)分并限定閱讀時間。
相信經(jīng)過“學教考”三者之間的結合,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學生的閱讀策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期待學生在閱讀測試中取得更加突出的成績。
指導教師:彭飛、李宏英
參考文獻
[1]李佳楠.新漢語水平考試(HSK)閱讀理解型試題的研究與教學[D].黑龍江大學,2012.
[2]金炫廷.新HSK(5級)閱讀有效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
[3]彭潔.論答題技巧對新HSK(五級)成績的影響及對教學的啟示[D].陜西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3.
課題支持:本文系中國計量大學2017年校立開放實驗項目《關于HSK考生考試難點調查及其成績分析——以中國計量大學HSK考點為例》實踐調查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