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霞
【摘 要】對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校共同努力在做的,數學是一門有趣且深奧的課程,因為深奧所以大多數人就被禁錮在了課堂上的演算思考和課后的題海戰(zhàn)術中,少有人真.正去關注數學,去理解數學,對于數學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更是像個新話題,而培智學生這一不同的授課對象,讓老師們也苦思冥想,到底該怎么做好數學課堂的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呢?培智學生不同于普通學生,他們有特別之處,培智學生又沒啥不同,需要一視同仁。
【關鍵詞】培智學生;數學課堂教學;實踐能力
引言
培智學生是不幸的,但他們不是不行的,他們不是“可憐蟲”,不是社會與家庭的拖累,他們是人間的天使,他們需要我們更多的關心和愛,要做好教育,首先我們對受教育者應有的是尊敬,其次才談合理的教育方式。《新課程標準》里提到:素質教育應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而培養(yǎng)學生綜合實踐能力,就是要把學校教育與社會生活、學生的經驗聯(lián)系起來,打破學校與社會的隔離,提高學生手腦并用的動手操作能力。因此,實踐是一種嘗試、一種體驗、一種應用,要把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真正落實到實處,取得實效,就必須從現實生活、有效課堂和操作活動的立體式參與中去把握。《培智學校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將培智學生學習的數學定位為實用數學,旨在強調數學要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與培養(yǎng)學生基本生活技能和社會適應相匹配,因此必須體現生活化、實用性。
一、激發(fā)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進行有效學習的催化劑,著名數學家托蘭斯曾經說過:“要使教育成功, 首要任務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使之成為學習的主人?!庇纱丝梢?,在培智學校要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實踐能力, 提高他們的數學學習興趣是一個基礎性和關鍵性的任務。為此,我們的老師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努力:
1.愛上老師,愛上數學
很多時候學生喜不喜歡一門課老師的因素占據主導地位,很多時候學生會因為一個老師的風趣親和而喜歡上他的課,培智學生來說,更是如此,他們比起普通的學生來說,更多的是直觀的信息處理,而缺乏抽象思維的能力,所以面對培智學生來說,我們首先要做的是對老師的培訓。一般來說學生們更喜歡上老師的課,這個老師講課有趣、 積極向上、很有正能量、關心學生的學習及生活,有廣泛的興趣愛好,熱愛運動鍛煉、愛讀書等都是一個老師容易讓孩子們喜歡的原因。所以老師們課余時間可以豐富自己的生活,當然做所有的這一切都可以與學生們一起,這樣不僅增加了學生和老師之間交流的機會,讓老師和學生之間更加全面的了解,無形中增厚了師生之間的情誼,提高了班級的凝聚力;另一方面,老師與學生之間除了上課教授的內容,有了更廣闊的聊天背景,學生與老師之間親密無間的生活有助于學生對老師的喜愛,從而老師上課講的內容學生們更愿意去聽,不懂了也更愿意主動向老師們請教。所以這里的第一個建議就是首先讓學生們愛上老師,其次培養(yǎng)他們對于數學的熱愛。
2.有趣的數學史
提到數學我們第一想到的就是數學是研究數量、結構、變化、空間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門學科,從某種角度看屬于形式科學的一種。而在人類歷史發(fā)展和社會生活中,數學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學習和研究現代科學技術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在我國,秦漢是封建社會的上升時期,經濟和文化均得到迅速發(fā)展。中國古代數學體系正是形成于這個時期,它的主要標志是算術已成為一個專門的學科,以及以《九章算術》為代表的數學著作的出現?!毒耪滤阈g》是戰(zhàn)國、秦、漢封建社會創(chuàng)立鞏固時期數學發(fā)展的總結,就其數學成就來說,堪稱是世界數學名著?!皫缀沃浮睔W幾里得、“力學之父”阿基米德、“數學王子”高斯、還有牛頓、萊布尼茲、歐拉、笛卡爾等等這些數學大家的生活趣事及科研精神非常適合在興趣培養(yǎng)的課程里講。
二、尋找合適的學習方法
畢達哥拉斯曾經說:在數學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們知道什么,而是我們怎么知道什么。同樣在學數學的過程里重要的不是我們的學生記住了什么,而是怎么學的,好的學習方法事半功倍,我們尤其要注意去挖掘更適合孩子們的方法。
1.聯(lián)系生活
比起抽象的數學知識,培智的孩子們更容易在生活中獲取樂趣,所以要呵護學生們的興趣,我們需要在生活中尋找?!缎抡n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感興趣的事物中提供觀察和操作的機會,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對數學產生親切感?!睌祵W是一種“世界通用的語言”有專家把小學數學成為“街頭數學”。老師們在課堂教學中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教學素材,比如:在家中吃飯前首先要數一數家中有幾人,餐桌應該放幾套餐具,購買蔬菜時,一斤西紅柿兩塊五,那三斤是多少錢,這些只是簡單的加減乘除,還有很多生活例子就不一一列舉了。
2.課本知識具體化
數學課本內容較為抽象,要理解這些會有很大的困難,尤其是培智學校的孩子們,所以為了讓孩子們更加容易理解,必須將抽象化為具體。比如空間思維是很多人的難題,但普通四方體的例子其實在生活中很好找:我們的教師、教學樓、凳子、粉筆盒等,它們的邊長、周長、表面積、體積、三視圖等都可以就地取材的。學會讓學生們感覺到自己所學就是生活中常見的,他們不僅對數學會有持續(xù)的興趣,也會養(yǎng)成熱愛生活,認真觀察的好習慣。
3.動起手來學數學
數學不是一味的背公式,寫公式和題海戰(zhàn)術,讓孩子們動動手與數學更親近地接觸。數學課程前老師們很有可能不是在忙著備課,而是在準備教具,那為啥不試一試讓學生們親手來做教具呢?這樣既節(jié)省了老師的時間,又增加了學生的參與感,學生們上課用著自己做的教具,想想也覺得有趣,一定會更加認真聽講的,而且教具做得棒會得到老師和同學們夸獎,更能夠在數學的課堂上獲得成就感,內心深處對數學的感覺會更深刻。
結束語
培智學生的數學教育其實更需要實踐的操作,我們通過適當的方法,讓學生們愛上數學,這才是理想的教學方向。
【參考文獻】
[1]戴秋琳.談培智學生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J].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