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鳴 謝斌
摘 要:寫作教學是中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旨在培養(yǎng)學生運用書面語言進行表達和交流的能力,對人的生存和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然而,作文教學的現狀不容樂觀,學生作文往往呈現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現象;作文訓練關注數量而忽略質量。為改善作文教學的現狀,本文主張從“拓展思路,多角度著筆;不拘一格,多文體訓練;目中有人,存讀者意識;精練作文,重反復評改”等四方面著手,開展“一題多作”寫作訓練,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關鍵詞:寫作教學;多角度;多文體;讀者意識;反復評改
所謂“一題多作”,其含義有四:一是同一篇作文,可按其文體的訓練序列,逐漸增加內容,在反復練習中,通過內容的逐步增加來完成一篇較高質量的作文。二是同一命題作文在教師的指導下,在反復修改中,通過多次重作來完成同一篇作文。三是同一素材或同一命題,由于角度不同,可寫出主題各異的文章。四是同一素材或同一題目,可以寫出不同體裁的文章。
“一題多作”可從不同角度理解。橫向上看,它可以是針對不同的作文命題、話題及題材,或選擇不同角度、或采用不同文體,或假想不同的讀者對象進行寫作;縱向上看,“一題多作”是指在相關評價的基礎上對原文章進行修改或重新寫作,即精寫一篇,反復評改,使文章日臻完善的方法。
一、拓展思路,多角度著筆
中小學生受到思維定勢的干擾,加之生活經歷有限,閱讀積累相對匱乏,其寫作角度比較單一,常常不自覺地陷入雷同的窠臼,從而造成作文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局面。大多數學生看到“綠色生活”,便不約而同地以環(huán)保為主題;遇“故鄉(xiāng)”的題材,紛紛將懷人思家的情緒訴諸筆端……盡管這樣的立意恰當而切題,然而,當所有人在寫作中都指向類似的主題,反復采用相同、相近的素材,則不免缺少了一份新鮮感與真實感,給讀者帶來審美疲勞。因此,教師在寫作教學中應當想方設法引導、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有意識地選擇不同的切入點及著眼點進行寫作。
二、不拘一格,多文體訓練
采用不同文體寫作也是改善學生作文千篇一律的有效方式。目前語文教學中不管是平時訓練還是測驗考試,通常情況下它們對作文體裁都不加限定,因而,針對同一命題或題材的作文,學生若能夠運用不同文體進行寫作,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改善作文千篇一律的情況。比如以“學校運動會”為題材的寫作訓練,教師不僅可以要求學生寫以描寫運動會場面、各類賽況等為主的敘事性散文,也可引導學生寫活動通訊報道,為獲獎學生撰寫表揚信等。
此外,文體訓練更是鍛煉學生寫作能力的切實需要。20世紀80年代,著名特級教師于永正先生有感于寫作教學脫離生活需要的弊端,進行了長達二十多年的“言語交際表達訓練”作文教改實驗,此項活動得到潘自由、張慶等專家學者的大力支持與肯定。他們認為語文寫作教學應當以社會生活中言語交際的需要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教以致用,學以致用,逐步培養(yǎng)、提高學生日常言語交際所需的技能。該項實驗對寫作教學極具啟發(fā)意義,既然學生學習寫作是為獲得書面語言的表達技能,從而為當下及將來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作準備,而生活中的寫作必將涉多種文體,那么中小學寫作教學亦當注重不同文體的寫作訓練。
三、目中有人,存讀者意識
作文教學著眼實用,除了需要進行文體訓練外,更要關注學生寫作中的讀者意識。要求學生能以變換讀者的方式進行“一題多作”訓練,即面對同一話題或題材,能夠寫出面向不同讀者對象的文章。我們知道口語交際作為在一定情境場合中多方聽說互動的過程,其教學著重培養(yǎng)學生傾聽、表達、應對的能力,要求學生能夠依據相應的交際場合和交際對象得體地展開互動交流。正如上文所述,寫作作為一種運用書面語言進行交際表達的方式,作文教學著眼于培養(yǎng)學生日常言語交際所需要的技能,而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寫作不但涉及多種文體,而且出于交際的需要,也要求寫作者具備一定的讀者意識。
四、精練作文,重反復評改
寫好一篇文章除了要選好角度,推敲用語,選擇恰當的表達方式,評改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然而,傳統(tǒng)寫作教學活動的過程通常是按教師命題,學生寫作,最后由教師批改講評的直線型模式進行,改評結束就意味著一次作文訓練的完成。接著又匆匆涉獵另一個題目,這種情況下,學生拿到作文本后大多關注的是此次寫作的得分,對評語建議往往一掠而過,更少有學生根據批語修改自己文章,也就忽視了作文中的欠缺之處,錯過了訓練提高的機會。葉圣陶先生也認為“作文難得‘一次成功,往往要修改好幾次”,因而,充分發(fā)揮作文評改的價值,引導學生在參考評價的基礎上展開二次寫作甚至多次寫作,進行精練精改訓練,也是提高寫作能力的一個有效舉措。
綜上所述,通過多角度作文訓練,打開學生的寫作思路,有助于改善作文千篇一律的局面;通過多文體訓練與變換讀者作文,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交際能力;通過反復評改,則利于提高他們精練作文的意識以及獲得修改文章的方法。在當今通訊發(fā)達的時代,人們可以利用各種媒介發(fā)說說,寫微博,“寫”在生活交際中越來越普遍,越來越實用化,為適應社會的發(fā)展,語文學科必須重視寫作,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從多方面著手展開“一題多作”訓練,落實寫作教學,切實提高中小學生的寫作能力,為其生存和發(fā)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朱紹禹.中學語文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