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娟
摘 要:微課是微時代的新型產物,是一種新的教學方式的變革與嘗試,它帶來的是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順應新課改的發(fā)展潮流。盡管我國引入微課理念教學的時間并不長,但已經收獲了較為豐厚的教學成果,可見其巨大的優(yōu)勢。將微課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中是微課不斷推廣的必然趨勢,也是數學教學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一條重要道路。對于應用微課的方法和技巧,本文進行了舉例闡述,望推動微課在教學中的進一步深化應用。
關鍵詞:微課 小學 數學教學 應用
微課在教學中的效用固然明顯,但也需要以合理的應用為前提。運用微課需要把握好時機、技巧和對象,做好對微課資源的選擇和制作,方能將微課的真正作用體現出來,提高數學教學的質效。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帶給學生的學習體驗是充滿新鮮感的,定能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起來,同時促進他們自學能力的提升。具體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應把握好以下幾點。
一、對教學資源的合理選擇
過去,教師開展教學的內容基本全部來自于課本,學生的眼界得不到拓寬,所學知識面十分狹窄,不利于學生將所學知識靈活應用,構建起知識體系。如今,微課的到來徹底打破了這樣的教學局面,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我們可以發(fā)現微課的一個巨大優(yōu)勢,就是擁有更加豐富、廣闊的教學資源,使知識不再局限于課本當中。對于微課教學資源的選擇是一個關鍵的環(huán)節(jié),關乎到微課教學的有效性。學習資源包括很多,其主要功能是幫助學生汲取知識,例如,學習環(huán)境、學習教材以及學習系統等。在教學過程中,學習資源是作為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存在的,展示和選取資源的方式,能夠優(yōu)化整個教學效果。通過微課,來展示資源,能夠保證教學資源的多樣性。比較常見的有,手機、相機、數碼相機、DV等作為展示微課展示資源的媒介。在除法豎式的微課教學中,筆者在視頻中融合了自己的聲音以及影像,并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從而調動小學生的學習熱情。而針對高年級的小學生,微課教學視頻的制作,筆者通常采用Flash或動畫等媒介方式,這樣在應用題教學中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充分考慮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
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在制作微課時也需要考慮到他們的能力和特點,合理的控制難度和內容,盡量具有一定的情趣,使學生更易接受,更愛學習。如針對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在制作有關加減法或乘除法的微課內容時,就應將視頻中的語速放慢,多列舉出一些形象、易理解的例子。背景色可以用鮮艷的多顏色搭配,視頻中的文字較大,避免出現復雜的漢字,以最直觀、簡單的方式講解。這樣學生才能通過自身的能力來自主學習或利用微視頻來輔助學習。又如在制作小學四年級《梯形》微課資源時,在背景、講解語速、文字顯示等則不需要重點考慮,重點考慮學生對梯形定義,高,周長的認識、理解,在制作時,突出表現梯形的形狀,高、周長及梯形在生活中的應用。結合學生的基本學情開發(fā)出來的微課資源,才能在教學中發(fā)揮微課的作用,切不可奉行“拿來主義”,負責在教學起到了反作用,會失去利用微課教學的初衷。
三、多種模式結合實現重難點的突破
微課的出現,豐富了教學資源,是提升教學效率,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學生的學習成效手段,為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提供可能。在實施微課的教學中,應該把教師的教與微課資緊密結合,避免兩種情況:一是輕講授,重微課;二是重微課,輕講授。這兩種情況都會導致失去微課教學的意義。所以,在教學中,正確使用微課資源,做到人與資源的緊密結合,才能實現最終的教學目標。例如在教授六年級《圓的認識》時,在播放微課視頻前,布置學習任務:視頻中講的是什么內容?它的定義是什么?它有幾部分組成?每個部分的名稱是什么?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怎樣畫它的圖形?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去觀看微課中的視頻,這樣學生通過觀看微課結合教師提出的問題就把圓的基本知識進行了全面的了解,然后再結合微課視頻,邊講解邊播放,鞏固學生對圓的基本要素的理解,達成了教學的基本目標。在突破教學難點時(畫圓,用圓的知識來解釋和解決有關實際問題),則先讓學生思考,動手去體驗,然后再看微課視頻,讓學生把自己的體驗與視頻通過對比,就比較容易讓學生達成對教學目標難點的掌握,從而達到教學的預期目的。這種講授與微課資源的有機運用緊密結合,最大限度發(fā)揮了微課的作用,優(yōu)化了課堂教學,提高了教學效果,現實了高效課堂。
四、把握好學生的學習難點
在制作微課前,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明確他們在學習中遇到的難題,有針對性的制作微課內容。在課堂上,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還應促進學生身心發(fā)展。讓學生獨立思考,就是幫助學生擺脫對他人的依賴,學會獨立的重要步驟。為此,任課教師要清晰地把握每位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尊重其發(fā)展規(guī)律。通過應用微課教學模式,來對學生的綜合情況做出一個科學的了解,并將其作為設計教學內容的主要因素。
例如,在進行“兩位數被一位數除”的教學時,筆者應用了微課模式。在此之前,學生僅停留在表內計算水平,即使是對乘法豎式有了一定的掌握,但由于未接觸過除法的豎式,在其接受相關知識的過程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為此,在應用微課教學模式之前,筆者就對除法豎式進行了統一教授,再輔助以微課教學,將除法豎式這種學習資源以最佳的方式呈現給小學生,幫助其更好地學習相關知識。
結語
微課作為新型的教學資源,是教學資源中的有益補充。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正確的利用微課進行教學,對于提高學生的學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提升教學效率,提高教學質量,打造高效課堂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如果運用不當,反而阻礙了教學目標的達成,這就要求教師利用微課進行教學過程時,多思考,多總結,以豐富微課教學的理論,讓微課教學真正成為時代教學模式的里程碑。
參考文獻
[1]張紅.信息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03).
[2]李春會.對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應用探討[J].祖國,2017(02).
[3]梁培斌.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12):45.
[4]譚勇.初探小學數學教學中微課的應用[J].教師,2015(12):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