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蕾
【關鍵詞】 物理教學;探究式教學法;應用
【中圖分類號】 G63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15—0097—01
一、探究式教學的特征描述
所謂探究式教學就是教師在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對學生將要學到的知識預設一個能夠自我學習、預習到掌握科學知識的過程。教師通過給學生一些教學實例和實驗進行指導,使得學生對知識進行自我的一個觀察、思考和討論從而歸納總結(jié)出結(jié)論的一種教學方法。采用探究式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工作時,教師在課堂上扮演的角色發(fā)生了改變,由傳統(tǒng)的主導者轉(zhuǎn)換為引導者和參與者,將學生放在教學工作上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在教學課堂上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這種教學方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邏輯思維能力,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學習能力,為以后的各科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探究式教學法在實際教學課堂中的問題
1.課堂教學效率不高
不論采取哪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工作的開展,其目的都是為了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在新課改后課堂的教學情況有所好轉(zhuǎn),但是在大部分初中學校的物理教學課堂仍然存在填鴨式教學模式,或者存在使用探究式教學方法不能與實際情況相結(jié)合,仍然在教學課堂上側(cè)重理論知識的講解而忽視了實踐應用,最終導致了學生對物理這個科目的學習興趣得不到提升,甚至個別學生產(chǎn)生了厭學的情緒。這些問題對物理課堂的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2.探究教學過于形式化
在傳統(tǒng)的教學工作中也使用過探究式學習,這種學習方式有助于學生對知識進行深度理解。但是從整體看來,傳統(tǒng)意義的探究式學習只是對知識的表面進行探究,換句話來說只是就如何獲取知識和掌握知識這個層面進行探究,這個層面的探究使得教學過于形式化,使學生僅僅對表層知識,也就是對應的結(jié)論知識進行探究,忽視知識的深度思維的探究。
3.引導工作有偏差
在初中教學課堂上使用探究式教學模式時,教師通常采用啟發(fā)提問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提問,方便對學生進行思路上的引導,使學生能夠較為快速地得出結(jié)論,但是在這種引導過程中,教師沒能把握好引導的一個度,使很多學生喪失了學習的主動性,只能盲目地跟隨教師的思維,最終使學生難以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還有一個問題是在學生進行探究討論時,教師很少參與到學生的討論當中去,不關心學生的討論過程,完全將自己當成一個旁觀者,使得探究活動不能有效地落實,甚至有的小組探究的問題已經(jīng)背離教學內(nèi)容。最終使得教學工作效率低下。
三、探究式教學方法在初中教學課堂的應用策略
1.注重多種教學方法共同進行
在教學過程中,要結(jié)合實際情況采取對應合理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工作的開展,要以學生為本,采用的教學方法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性格和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主要目標。所以教師應該在課堂上采取符合實際情況的探究教學方法,使學生能夠結(jié)合實際。通過與現(xiàn)實生活相結(jié)合的探究方法,能夠較為直接得出直觀的結(jié)論。同時使學生進行自主操作一些教學步驟,不僅體現(xiàn)了學生是課堂上的主體,而且能夠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觀察能力,使學生體驗到自主學習的樂趣。
2.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可以使學生更加輕松愉快地學習,是學生進行高效學習的關鍵原因之一,在這種課堂下學生能夠保持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tài)。對于教師來說,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可以從備課這一環(huán)節(jié)入手,深入探究教學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重難點,分析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疑難問題,提前做好準備工作。從而在實際的教學課堂中,有條不紊地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同時知道是哪一部分對學生的下一步認識產(chǎn)生束縛。從而極大程度地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
3.加強物理課堂的引導方法
對于教學課堂來說,加強引導方法就是教師要擺正自己在課堂上的位置,要把學生放在主導地位上。然后對學生進行引導教學就是要將抽象理論的知識轉(zhuǎn)化為符合學生的生活實際的知識,用具體的生活實例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做到理論知識能夠在遇到問題時得以應用,做到知行合一。同時要在學生現(xiàn)有的認知基礎上對學生進行相應的思維引導培訓,并創(chuàng)建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學習情景,可以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從而最終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總的來說,在課堂上應用探究式教學方式還存在著一定問題,比如教師依然處于課堂的主體地位、探究教學過于形式化、引導工作有偏差等。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要正視這些問題的存在,認真研究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使探究式教學法能夠更好地服務于學生,更好地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編輯:張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