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
摘要:在小學的數(shù)學教學活動中與學生建立和諧的關系對數(shù)學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都非常重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并將課堂氛圍充分的調動起來,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感。但是往往小學數(shù)學教師在構建和諧關系的問題上找不到正確的方法,與學生之間還是有很大的距離感,這對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來說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本文對如何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活動中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進行分析。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師生關系;數(shù)學教學
一、以平等的姿態(tài)對待學生
在傳統(tǒng)的小學數(shù)學課堂當中教師往往會存在一個誤區(qū),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與學生是平等、互相尊重的關系,但大部分的數(shù)學教師總是習慣性的將自己放在高于學生的位置上,讓學生感覺老師是高高在上的存在,自然與教師之間會存在距離感,教師要明確學生也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想法和個性,教師要學會尊重學生,以平等的姿態(tài)來對待學生,減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感。教師與學生之間也是亦師亦友的關系,教師要以朋友的形式與學生相處,這樣學生就會更加愿意與老師進行溝通和交流,才能更利于建立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
二、鼓勵學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小學六年級的學生都非??释玫嚼蠋煹谋頁P和鼓勵,教師鼓勵的話語會大大的增加他們學習的動力和自信心。在日常的數(shù)學活動中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的優(yōu)點進行表揚,在提升被表揚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也可以讓其他的學生向被表揚的同學學習,從而調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教師要多與學生進行互動,注意交流時的語言,要以溫和的語氣面帶笑容的與學生進行交談,這樣可以讓學生放松心態(tài),大膽的回應教師,為學生提供一個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但是要注意教師要把握好課堂放松的度,不能過于松散這樣同樣不利于數(shù)學教學效果的提高。
三、給予學生充分表達的機會
小學六年級的學生正是愛表達自己的時期,但在數(shù)學教學活動當中教師總是會以自我為課堂的主體和中心,這種做法是錯誤的,要明確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教師要通過適當?shù)囊龑ё寣W生自己去思考,去探究,要給予學生充分表達的機會。一方面學生通過自我探究可以鍛煉他們的數(shù)學思維能力,學生通過思考和表達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印象。另一方面通過學生的表達和教師的引導,可以增進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感情,教師正確的指導和表揚可以讓學生更加喜歡教師,愿意上教師的課,對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很大的益處。
四、建立科學的激勵評價機制
在數(shù)學教學中學生的主動性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學生有學習的主動性才能更加高效的提升數(shù)學學習的質量和效果。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培養(yǎng)與教師是有直接的關系的,教師要建立科學的激勵評價機制,提高學生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激勵性的評價機制是在數(shù)學課堂當中要及時的對學生的優(yōu)秀表現(xiàn)進行表揚,要充分的讓學生感受到只要他們認真學習就可以做的很好。
教師要做好課堂引導者的角色,在課堂中提出問題要讓學生自己去尋找答案,通過小組討論合作解決問題,在遇到無法突破的難點時教師在進行指導,這樣可以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感,同時教師通過激勵性的語言進行評價,讓學生對數(shù)學充滿熱愛。要注意的是教師要采取公平公正性的原則對待每一位學生,對基礎薄弱的學生要有針對的進行幫助,當他們做的不好時不要批評指責,要鼓勵他們引導他們做好。教師的信任和幫助會使學生更加感謝和喜歡教師,從而幫助教師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五、拉近師生距離,增進師生友誼
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是構建在寬松的課堂氛圍基礎之上的,和諧、輕松、愉快的課堂教學氛圍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童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在教師教學的課堂當中,教師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話都應該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進行換位思考,只有心態(tài)調整到與孩子最接近的水平,這才能更容易被孩子接受,也有助于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改善師生之間的關系。教師要保持一顆與孩子地位平等的心,要以寬容和愛心的眼神與同學進行交流,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學生的期望與鼓勵,使學生產生一種不辜負教師期望,努力學習的動力。教師與學生的關系近了,沒有了陌生感,距離感和畏懼感,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下,學生們學的才能更好,教師的教學效果也能更好的體現(xiàn)出來。
六、通過與學生合作學習增進師生關系
在課堂教學當中教師要改善傳統(tǒng)教學中的弊端,在傳統(tǒng)的數(shù)學教學當中課堂氛圍嚴肅安靜,只有教師是主講者,學生沒有任何的發(fā)揮余地,但數(shù)學教學中最重要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數(shù)學思維能力,學生一味地聽教師講解沒有自己思考和探究的過程,數(shù)學教學效果自然達不到理想的效果,也無法改善師生之間的關系。
因此教師要做設問者和引導者,讓學生通過自主的動手實踐去分析和解決數(shù)學問題同時教師要與學生合作一起進行探究,在一起探究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的讓學生表達自己探究的發(fā)現(xiàn)和觀點,教師及時鼓勵和表揚學生,即使學生可能表達的觀點和結論是錯誤的,教師也要以欣賞和鼓勵的姿態(tài)對待學生,再通過正確的引導幫助學生找到正確的答案,通過動手實踐與探究可以提高學生數(shù)學知識學習的效果和質量,并且通過近距離的合作和交流可以有效的增進師生的關系。
七、結語
教師在小學數(shù)學的教學活動中與學生建立和諧師生關系要找到正確的方法,教師要在教學中以平等的姿態(tài)對待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多鼓勵學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給予學生充分表達的機會并建立科學的激勵評價機制,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通過與學生合作學習增進師生關系,從而有效促進師生和諧關系的建構。
參考文獻:
[1] 王明剛.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和諧學習共同體的有效建構探究[J].內蒙古教育,2015(33).
[2] 石小燕.淺談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愉悅和諧課堂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J].小作家選刊,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