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婷 謝丹 章巧霞
摘要:根據(jù)一名聽障兒童的聽力、語言現(xiàn)狀,對其進行音位p的誘導。方法:以聽力學為基礎,采取了個別化教學的方法,把聽能訓練、發(fā)聲訓練、言語訓練有機的結(jié)合。結(jié)果:該名聽障兒童能正確地說出含有音位p的詞語和短句。
關鍵詞:聽障兒童;聽能訓練;構(gòu)音訓練;音位誘導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4-9324(2018)34-0267-02
聽力障礙是聽障兒童學習語言的最大不利因素,它使聽障兒童難以在自然的狀態(tài)下學習語言。因為言語的發(fā)展依賴于聽覺反饋系統(tǒng),而聽障兒童的聽力損失首先破壞了言語學習的機理:聽—說系統(tǒng)的互動,即聽覺反饋系統(tǒng)。沒有聽覺反饋系統(tǒng)的參與,就無法調(diào)動發(fā)音系統(tǒng)中各器官的系統(tǒng)運動,使得各種器官發(fā)育退化,失去功能,在氣流、聲帶、口腔控制等方面形成構(gòu)音困難,從而影響言語的清晰度和辨識度。本文結(jié)合一名7歲聽障兒童音位p被b替代的音位誘導案例,淺談聽障兒童聲母p的音位誘導訓練。
一、個案的基本情況
美美(化名),女,7歲4個月,2歲時發(fā)現(xiàn)聽力障礙,在2歲2個月時雙耳佩戴助聽器,并在某縣級康復機構(gòu)進行為期12個月的康復訓練,在植入人工耳蝸前能說少數(shù)的簡單的詞語。6歲6個月右耳植入人工耳蝸,助聽效果為最適水平。在聽覺能力方面:個案有良好的聆聽習慣,聽覺記憶達到兩項,p/b音位對識別正確率為100%;在言語方面:第一階段聲母習得b、m、h,未掌握雙唇送氣清塞音p的發(fā)音特征。經(jīng)評估診斷,主要問題為雙唇閉合能力不足,閉合后短時釋放氣流的精細運動控制能力不夠,用不送氣b音代替送氣p音;在語言方面,引導表達4-5個字,但自主表達意識較差。在康復過程中能積極配合康復教師進行訓練。
二、音位p誘導的過程與方法
(一)p/b音位對識別練習
通過p/b音位對識別練習,例如:拔—爬、鼻—皮、抱—泡等音的識別,確保美美能通過聽正確識別p/b的發(fā)音方法。通過練習,美美的p/b音位對識別正確率為100%,排除了美美聽覺識別能力的問題。
(二)前測
康復教師和美美閱讀自制繪本《熱鬧的超市》,引導美美聽一聽、看一看、說一說超市里面有什么,當美美把“披薩”“葡萄”“爬行墊”“跑步機”說成“鼻薩”“不萄”“八行墊”“寶步機”時,前測出美美對聲母p的構(gòu)音問題,確認美美用b音代替p音的錯誤走向。
(三)言語矯治
通過評估診斷美美的構(gòu)音障礙,康復教師從提高美美的雙唇閉合能力開始,逐步增加練習的難度,誘導美美正確發(fā)出p音。
1.采用拉紐扣法提高雙唇閉合能力練習??祻徒處熀图议L利用拉紐扣法提高美美的唇的自主控制能力,促進雙唇閉合能力。
2.借助設備輔助和噴蠟燭法感知正確的發(fā)音方式。結(jié)合言語矯治儀里面的聲母發(fā)音,認識目標音位p,觀察音位p的發(fā)音方式,認識雙唇送氣清塞音p的發(fā)音特征,觀察p的送氣特征。幼兒喜歡吹蠟燭,因此康復教師和家長分別雙唇閉合然后短時釋放氣流,快速噴滅蠟燭,使美美意識到正確的發(fā)音方式。
3.出聲吻、自助指壓法:誘導出目標音位。這兩種方法是針對美美雙唇力度不足,雙唇閉合能力差等問題而進行的雙唇運動功能訓練。
首先,將雙唇緊閉,然后快速分開,發(fā)出一個接吻聲,重復數(shù)次,逐步提高雙唇的閉合能力。隨后,康復教師拿著軟球放在美美的雙唇上,輕壓雙唇,讓美美用唇抵住軟球誘導出音位p。
4.通過趣味游戲來鞏固p的發(fā)音??祻徒處熀陀變狠喬孀觥澳銇肀葎澪襾聿隆钡挠螒颍謩e到神秘袋里摸一張卡片,摸到什么就比劃出來,讓對方來猜。神秘袋里有p音的詞語圖片,例如:爬山、拍球、跑步、吹泡泡、葡萄等。有趣的游戲激發(fā)了幼兒發(fā)音的積極性,引導幼兒順利地完成了p音的鞏固練習。
(四)后測
在目標音基本鞏固后,康復教師通過閱讀自制繪本《熱鬧的公園》,要求幼兒用“他吃什么”或“他做什么”進行表達。
他在吃什么?——他吃披薩/葡萄/蘋果。
他在做什么?——他在爬山/跑步/拍球。
通過自制繪本閱讀,康復教師對幼兒音位p的誘導及掌握情況進行了檢測。
(五)擴展延伸練習
為了鞏固誘導出的音位p,康復教師根據(jù)幼兒的聽覺、言語和語言能力進行適當?shù)臄U展延伸練習,以進一步鞏固p的發(fā)音。
1.音位習得。目標音位p逐漸增加難度的練習依次為:p音與單韻母、復韻母、鼻韻母組合的發(fā)音練習,如:爬、跑、瓶等,待幼兒掌握后再通過目標音在不同位置的訓練,進一步鞏固p的正確發(fā)音,如:在雙音節(jié)(前)、雙音節(jié)(后)、三音節(jié)(前)、三音節(jié)(后)、三音節(jié)(中)等的發(fā)音。
2.音位對比。針對美美容易將p音發(fā)成b音的情況,康復教師著重對這兩個音位進行對比,要求美美在拔—爬、鼻—皮、抱—泡等音的對比中根據(jù)要求進行指認并復述,幫助美美減少對這兩個音的混淆。
3.音位強化。音位p訓練的目標是讓幼兒能夠清晰地說出帶p音的詞語和句子,并在日常生活中進行自然的交流。為將p音更快更好地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康復教師要求家長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家庭康復訓練以強化p的發(fā)音,例如在自然生活情境中增加帶p音詞語的輸入并引導幼兒仿說和表達。
三、結(jié)論與思考
經(jīng)過音位p的誘導訓練,幼兒雙唇閉合能力提高了,并且能較好地控制雙唇進行閉合后短時和長時釋放氣流的精細運動,建立了正確的發(fā)音方式,能夠準確發(fā)出本音p和含有音位p的詞語和短句。
對于美美的音位誘導,通過準確的評估,排除幼兒聽覺識別方面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找出音位p不能習得的原因,制定有針對性的矯治方案。在康復的過程中,整合各種資源,踐行醫(yī)教結(jié)合、全面康復的理念,由易到難地實施言語矯治訓練,達到預期的康復效果。在延伸擴展練習中,家長積極配合進行家庭康復訓練,保證了音位p的強化和運用,提高了幼兒在詞語和句子中發(fā)音的清晰度和辨識度,促進其盡快回歸社會,進行正常交往。
參考文獻:
[1]黃昭鳴,杜曉新.言語障礙的評估與矯治[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2]盧巧云,黃昭鳴.口部運動治療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3]胡金秀.聽障兒童聲母訓練的個案研究[J].現(xiàn)代特殊教育(高教),2016,(1):35-38.
[4]陳大力.聽障兒童言語訓練的個案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