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強
摘 要:從文化發(fā)展來看,文學名著傳承著傳統(tǒng)文化與歷史,更是人類文化的一種積淀。名著學習猶如與大師攜手,不但能夠陶冶學生性情,還能夠增長知識。但是從初中名著教學現(xiàn)狀來看,名著課堂教學效果并不理想,怎樣開展名著教學是相關教師探究的重要課題。闡述了名著教學的意義,對初中語文開展名著教學提出對策建議。
關鍵詞:初中語文;名著教學;語文素養(yǎng)
對初中學生而言,學習語文知識不僅是學習課本知識,還必須要擴大課外閱讀量。閱讀不能只局限于現(xiàn)代語文知識,還必須要包含名著知識。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名著課堂教學中,必須要采取合理教學手段和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課后擴大閱讀量奠定基礎。在這種形勢下,如何開展名著教學是相關人士探究的重要課題。
一、開展名著教學的意義
要探究如何開展名著教學,就必須要明確開展名著教學的意義??傮w而言,開展名著教學的意義主要體現(xiàn)在如下幾個方面:
1.能夠拓展學生知識面
一個優(yōu)秀的閱讀材料是學生閱讀的重要前提。從古至今,我國歷史文化長河中涌現(xiàn)出許多經(jīng)典的文學名著,這些名著是學生開展課外閱讀的良好選擇。因名著歷經(jīng)時間與讀者的檢驗,屬于人類非常重要的文化遺產(chǎn)。學生通過名著學習,能夠了解各個國家、名族及不同時代等,了解人文風貌、地域風情及民俗習慣等,有效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2.能夠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
初中學生語文素養(yǎng)包含兩類,一為理解能力,二為寫作能力,而且相互促進,良好的閱讀理解能力能提高寫作能力。初中學生多讀名著詩詞,不但能夠陶冶情操,提高文學鑒賞能力,還能夠提高寫作、閱讀能力。
3.能幫助學生塑造完美、健康的人格
初中時代是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世界觀的時期,是養(yǎng)成良好人格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學生極易養(yǎng)成一些不好的習慣,因此多閱讀名著,對學生發(fā)展身心具有重要的意義。名著中的優(yōu)美意境、有魅力的人物及情感力量能夠給學生正面引導,感染學生,通過這種引導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初中語文開展名著教學策略
從前面分析來看,在初中語文課堂上開展名著教學,對提高學生語文水平和語文素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筆者結(jié)合自身體會,建議開展名著教學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
1.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無論是哪一門課程,興趣才是最好的教師,只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夠全身心投入教學中。在名著教學中,教師要依據(jù)名著內(nèi)容不同,采取不同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激發(fā)探索欲望。
比如《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在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中選取“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西”與“智取生辰綱”兩個片段,在開展這兩段名著教學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對名著片段仔細閱讀,將學生認為比較生動的細節(jié)畫出來。同時教師還可播放電視連續(xù)劇中兩個片段(《水滸傳》電視劇有新舊兩個版本),讓學生觀看后與教材文字的生動細節(jié)進行對比,比較電視劇中作了什么改動,這樣改動究竟是壞還是好呢?連續(xù)劇中是否體現(xiàn)出文字中的生動細節(jié)?要求學生分組進行討論,最后得出結(jié)論,由此對《水滸傳》其他的片段進行推廣。通過這種教學思維的指引,學生就能夠發(fā)現(xiàn)文章中兩個名著片段的描寫過程比較細致,自然非常有興趣。但是電視劇中卻無法展現(xiàn)這種文字性的情感,比如在描寫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西過程的每一拳,文字都采用比喻修辭手法及從多種感官角度得以體現(xiàn),讓讀者感覺懲治惡人比較解恨,而且還詼諧風趣,但是電視劇中缺乏這種生動和風趣;在拍攝時只能通過血腥的鏡頭進行體現(xiàn),無法體現(xiàn)出文字中的精彩處,而且通過暴力處理這種事情會讓學生反感和厭惡。
2.由淺入深的名著教學步驟
初中學生的身心還處于發(fā)育階段,其理解能力自然比成人稍遜。因此語文教師在開展名著教學時,就必須要依據(jù)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教學方法,常用由淺入深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逐漸走入名著文化殿堂,體會名著的美。比如對于剛剛進入初中的學生,教師可以選擇一些簡單、有趣味性的名著,例如《三國演義》《西游記》等等,對于初中高年級學生就可以選擇一些難度大的名著,比如《紅樓夢》等深奧的名著。
3.有章可循,重視教材文本
在蘇教版初中教材中,設計了“名著推薦與閱讀”這個板塊,其意義就是將整本書引入課堂中,引導學生掌握名著閱讀的方法和技巧,便于課外自主進行名著學習。在名著教學中,利用教材從名著中節(jié)選精彩的片段,激發(fā)學生閱讀整本作品的欲望。教材僅僅是個例子,名著教學能夠培養(yǎng)學生閱讀名著的方法,引導學生去感受語言的品位、分析語言的運用。賞析精彩片段能夠作為學習這部名著的點,從這個點逐漸擴展到整本名著,這種方法是名著教學的一個有效而便捷的途徑。讓學生掌握舉一反三的方法,引導學生用課堂所學的知識與技能去綜合分析課外文章,有效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選編的名著精彩片段及有限的時間,通過課內(nèi)外結(jié)合、以課堂促進課外的方式,比如蘇教版七年級上冊設計“金色年華”單元,后面安排馬克·吐溫寫的名著《湯姆索亞歷險記》,這樣就能夠使初中學生回憶自己的金色童年。
總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必須要高度重視名著教學,要重視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在課堂上選擇一些文字簡潔易懂、有內(nèi)涵的名著,引導學生去讀去分享。教師要引導學生閱讀名著,引導學生理解名著的內(nèi)容,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參考文獻:
[1]顧群艷.蘇教版教材名著閱讀現(xiàn)狀之分析[J].教學研究,201l(3).
[2]張建康.當議蘇教版初中語文教學中名著的閱讀教學[J].教學實踐,2012(5).
[3]孫志娥.蘇教版初中語文教學中名著的閱讀教學[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4(105).
[4]王娟.淺談蘇教版中學語文名著閱讀教學[J].語數(shù)外學習,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