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的學習生涯是最鍛煉學生毅力和能力的階段,而生物學科的教學,是理科生不能忽視和放松的,所以,教師在此期間承擔的責任重大。新課改的目的是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引導學生開拓性思維,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動力。本文首先探討如何激發(fā)學生提問的興趣,讓學生愛問。其次,如何充分給予學生提問的平臺和空間,讓學生敢問。再如何提高學生提問的水平,讓學生會問。最后,如何讓學生從提問中學到更有價值的東西,培養(yǎng)學生的提問意識,提高學習效率。
關鍵詞:自主提問;高中生物;學習效率
任何階段的學習,都必須遵循一定的學習方法,高中生物所包含的知識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例如,遺傳疾病的染色體分析、生命系統(tǒng)的分析以及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層次分析等等,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生物這門學科,但如果學習方法不對,學生的學習大多是無效率的浪費時間和精力。
新課改下的生物教學,在于提高學生的自主思維能力和思維方法,增強學生的自主提問意識,做到不懂就問,問的問題才更有價值回答和探討。下面,將具體分析如何培養(yǎng)和增強學生的自主提問意識,讓高中的生物教學更有活力和生命力。
一、 培養(yǎng)學生愛問的興趣
在每一個學生的心中,都有一種好奇心理,讓他們對世界對生活中未知的事物存在興趣。高中生物相比于數(shù)學物理,簡單程度不可相提并論,實用程度也數(shù)生物學科最貼近生活,所以,想要在高考取得滿意的成績,生物這門學科必須拿下。
帶著這樣一種信念學習生物,讓學生有把生物學好的愿望。接下來教師就要緊抓學生愿意學習的心理,在教學的過程中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不懂就問的興趣。
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都要給予學生較高的反饋,培養(yǎng)學生提問的興趣。在教學模式上,可以采用更為直觀和生動的多媒體技術,通過圖片、視頻創(chuàng)造更加生動的課堂,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眾所周知,興趣是行動的前提,只有面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才愿意花費時間和精力去進一步了解。學習知識也是這樣,我喜歡這門課,所以我想知道了解得更多,學到更多。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方向中也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例如,福建高中人教版生物教科書中通過孟德爾豌豆雜交的例子來引出遺傳因子的教學,本身學生在生活中就有對自己血型、雙單眼皮原因、夫妻生男生女的概率哪個大等這些現(xiàn)象有著較強的疑問,教師在進行此章知識的教學時,包括顯、隱性基因,純合子雜合子以及基因分離基因重組定律、伴性遺傳等,可以先讓學生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然后留給他們一定的思考時間,讓學生心中問號越來越大,然后教師再進行內(nèi)容的教學。
二、 營造民主氛圍,讓學生敢問
學生在學習生物課程的過程中,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是在所難免的。有些同學有自信和勇氣在課堂上提出問題,可是有些同學即使心中有很強的疑問,但害怕自己提出的問題過于簡單而被老師或是同學嘲笑,所以寧愿選擇在課上甚至是課下充滿疑問,也不愿問身邊的人。
針對上述情況,教師可以考慮換一種講課方式,每節(jié)課留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讓他們講解。這樣做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在講課前的求知欲望,不懂的問題提前找老師,而且學生講課不會讓底下聽課的同學有太大的心理壓力,有勇氣提出自己的問題。學生與學生之間沒有太大的距離感,遇到自己不懂的問題一般都愿意去提問,教師從學生的提問中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的思維方式、學習情況和學生對于知識點掌握的情況。
例如,高中生物作業(yè)或是試卷的講解,教師可以提前將要講的內(nèi)容分配給學生,給他們時間準備,然后把課堂交給學生。這種形式既考察了講題學生課下準備的認真程度,也給了學生充分的平臺去交流。第二種情況就是教師在審批作業(yè)或是試卷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出現(xiàn)錯誤頻率較高的題目,在課堂上可以找將此題做對的學生講解,在此期間學生可以自由提問。
這種形式給予了講題學生高度自信和肯定的同時也可以激發(fā)做錯題的同學下次做對,爭取上臺講題的競爭意識。營造民主空間,讓學生提出問題,再由學生自己解答,活躍了課堂氣氛,讓學生全身心投入課堂,并積極思考。
三、 教師引導學生提問方向,提高學生問題水平
自主提問的核心部分在于引導學生的思維方向,讓學生意識到每節(jié)課學習的真正意義,領悟每節(jié)課的精華,將書本上的知識轉(zhuǎn)化為自己的知識,提出有水平、有價值的問題。
(一) 啟發(fā)式教學
高中生物教學應該以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為主要目標,發(fā)揮教師的主導性,找到學生問題的瓶頸,然后旁敲側(cè)擊,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出發(fā)思考問題,盡量能把問題的各個方面都照顧到,然后層層遞進,由表面現(xiàn)象到原理推敲,留給學生充分的想象空間和創(chuàng)造空間,培養(yǎng)學生學習生物學科的興趣。循序漸進,引導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思考中獲得不一樣的體驗,提出的問題自然就接近核心內(nèi)容和知識點。
例如,在教學植物的光合作用時,教師可以先啟發(fā)學生思考在生活中常見到的可以進行光合作用的植物顏色有什么特點,自然就引出了只有含葉綠體的植物才能進行光合作用,在陽光的照射下,吸入二氧化碳,釋放出氧氣,并且空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在一定條件下才可以讓植物的光合作用更強。
(二) 開展探究性實驗
高中生物的學習離不開動手操作,實驗課的設置一是可以增加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讓學生從動手實驗中體驗到學習的快樂,二是只要動手實驗,心中肯定就會有疑問,什么樣的植物才可以進行光合作用?植物在呼吸作用中發(fā)揮了哪些作用?
只有經(jīng)過質(zhì)疑才可以確保知識的科學性,從而將書本上的知識變?yōu)樽约旱摹?/p>
學生在合作完成實驗的過程中有益于增強互相的了解和默契,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探究性實驗將復雜的、抽象的文字描述轉(zhuǎn)化為足以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學習好奇心的動手操作,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更值得學生思考。
例如,蛋白質(zhì)遇到雙縮尿試劑會變成紫色,還有糖在加熱的條件下遇到菲林試劑或是班氏會變成磚紅色,淀粉遇到碘液變成藍色等現(xiàn)象,教師可以讓學生用大豆、蘋果和馬鈴薯加上相應的試劑動手操作,然后觀察顏色的變化,先引起學生對這種現(xiàn)象的好奇,然后告訴他們原理,如此一來學生對這幾種顏色的變化一定記憶深刻,而且可以在實驗的過程中提出自己的疑問,讓課堂變得生動有趣。
四、 適當鼓勵學生,讓學生樂問
每個人從小受教育的情況不同,不可能每個同學都具備提出有價值問題的能力,有些學生善于提問,問出的問題自然有一定的水平,有些學生勇于提問,但提出的問題可能只是皮毛,用三言兩語就能解決。
為了讓學生從提問中獲得快樂,不管是對于哪種情況的學生,教師都應該對他們的問題給予一定的肯定,讓他們下次有站起來提問的信心,激勵學生,也許這次只是提出了小問題,但證明自己確實是在思考,能跟得上老師講課的節(jié)奏。前期問題問得多了,自己的思維就會更加敏捷,也許下次提出的問題將非常有價值,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成長,以更大的熱情參與到課堂中去。
五、 總結(jié)
高中生物的學習不難但卻很重要,學生想學并且用心學,付出和收獲一定是成正比的。在教學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提高學生提問問題的能力,是目前新課改的主要目標之一。讓學生在學到知識的同時體驗學習的樂趣,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和教學觀念,從被動接受到善于發(fā)現(xiàn),樂于發(fā)現(xiàn),從而激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李金玲.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學有效性的探討[J].新課程研究(下旬),2017(5):51-52.
[2]呂平明.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策略[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6,2(20):98-98.
[3]高樹梅.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加強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J].學周刊,2015(7):137.
[4]孫錦傳.問題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16.
作者簡介:
陳祥松,福建省福清市,福清華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