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于英語學習而言,小學階段十分關鍵,小學英語是這一階段的重要學科,尤其是在素質(zhì)教育的推動下,傳統(tǒng)教學方式亟須優(yōu)化與完善,以更好地激發(fā)小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在新課改的不斷推進中,思維導圖引入小學英語教學中,實現(xiàn)了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不足之處的有效彌補,對小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diào)動能產(chǎn)生推動作用,與此同時,強化對知識點的合理整合,在有效提升教學效率的同時,教學品質(zhì)顯著增強,將素質(zhì)教育滲透其中,對新時期英語教育的開展產(chǎn)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策略
一、 引言
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以圖片展示的方式,先讓小學生對所學知識點的知識框架形成一個感性認識,形成自己的知識學習框架,然后在學習過程中逐步融入自己所學的每一個知識點,在學習過程中始終將各個知識點進行連接,大大提高了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自學能力。
二、 基于教育角度對思維導圖含義的闡述
對于思維導圖而言,其最早由心理學家提出,憑借其在放射性思維領域的圖形工具功能,借助形象的構(gòu)圖實現(xiàn)對人類放射性思維過程的全面呈現(xiàn),從本質(zhì)上講,這一理論的提出促使大腦思維能夠滿足可視化的要求。具體講,思維導圖將圖與文進行合理、有機地組合,采取多樣化的技巧,強化對右腦潛在機能的激發(fā),主要涉及可視、幾何等。同時,實現(xiàn)枯燥乏味信息向多樣化圖形的轉(zhuǎn)變,綜合運用符號、線條等手段,促使信息能夠較為容易地被記憶。對于形成的圖像,組織性較強,同時,借助復雜的層級圖表現(xiàn)復雜的關系,將記憶主題與相關圖像進行有機關聯(lián),從根本上講,有效發(fā)揮左腦的自身機能,遵循在閱讀、記憶等領域的自然規(guī)律,增強左右腦開發(fā)與應用的協(xié)調(diào)性,在提升學習效果、激發(fā)學習興趣方面具有突出作用。
三、 思維導圖下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策略
(一) 利用思維導圖提升英語閱讀詞匯,增強學生的閱讀和口頭表達能力
詞匯是英語閱讀的基本要素是構(gòu)成英語文章的前提,更是學生在閱讀英語之前必須要掌握的部分知識。因為對于小學生來說,閱讀最困難的不是對英語句式結(jié)構(gòu)和語法的閱讀,重要的是對詞匯的閱讀。因為小學生的思維不夠嚴謹,對一些單詞的記憶和背誦還不能夠有效地進行,因此充分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來加強學生對英語單詞詞匯的教學,將英語單詞在學生面前更為直觀而形象地呈現(xiàn)出來,從而讓學生大腦中形成相應的詞匯結(jié)構(gòu),加強對詞匯的記憶。例如三年級下“Unit 2 My family”這一內(nèi)容時,如果采取傳統(tǒng)的方式,學生就只是通讀課文,認識一些生詞,不能實現(xiàn)預習的效果。但是如果采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學生可以提取教材中的知識點,建立各個知識點的關系,掌握一些基本的單詞,如family、father、mother、brother、sister、grandpa、grandma、me,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了解這些單詞中間蘊含的關系,并讓學生學會向別人介紹自己的家人,并且學會以“This is...”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掌握一些日常的交際用語,如Good evening等。那么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讓學生了解“我的家庭成員”。教師將之前制作的思維導圖進行展示,通過講解、代入的方式讓學生了解。
(二) 利用思維導圖促進學生對文本的初步感知
在閱讀英語文本之前,教師應給予學生清晰和明了的思維導圖,引導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文本,并且養(yǎng)成這個良好習慣,從而在以后的自主閱讀活動中,學生都能夠根據(jù)相關關鍵詞有的放矢地閱讀文本,從而提高閱讀效果。比如,在學習“Unit 8 At Christmas”時,首先,教師通過圖片讓學生對Christmas有個整體的了解,進而通過問題(When is Christmas?What do people do?)引導他們繪制思維導圖的一級分支;其次,教師通過圖片(Before Christmas、On Christmas Day)和問題(What do people eat?How do people feel?)引導學生繪制思維導圖的二級分支……如此實施直至繪制出較為完整的思維導圖。這一過程中,教師組織學生小組合作、討論交流,鼓勵他們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繪制并分享自己的個性化思維導圖(如圖1)。
(三) 利用思維導圖,突破閱讀中詞匯教學難的瓶頸
閱讀能力的高與低,取決于學生的詞匯量的大小以及閱讀技巧等,其中,詞匯量是最主要的原因。為此,幫助學生積累、豐富詞匯量,并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有助于閱讀能力的提高。小學英語教學中,詞匯教學是瓶頸問題。突破這個瓶頸問題,思維導圖有助于高效學習單詞,閱讀時,利用思維導圖將重點詞匯進行詳細教學并拓展運用,然后與課文內(nèi)容有機融合,語篇中學習詞匯不僅容易理解和記憶,也強化了語篇的理解,為閱讀能力做了鋪墊。例如,在教學英語四年級“Unit 1 Our school subjects”中的Story time時,教師圍繞“subject”的表達主題,建議學生就Chinese,Maths,English,PE等,嘗試運用“I like...”的句型鼓勵他們主動說出自己的認知感悟,幫助他們積淀深厚的語言感知。在此基礎上,教師可讓學生圍繞“What subjects do you like?”這個句型,幫助他們結(jié)合自己的實際主動從文本中摘錄相應的素材,以此來幫助他們開闊認知視野和思維。教師要遵從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鼓勵學生有針對性地挑選相應的素材,使學生在不斷深化感悟的過程中形成連貫探索整體,有利于學生獲得全面感知印象。
四、 結(jié)束語
總的來說,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閱讀中的教學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運用思維導圖,善于繪制思維導圖,將思維導圖充分引入到小學閱讀教學當中,從而不斷地優(yōu)化課堂教學效果,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從而達成小學英語教學效果,讓學生能夠真正地在閱讀當中掌握英語知識,學習英語知識。
參考文獻:
[1]于琳.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中學生英語,2017(34):24.
[2]王芳.小學高年級英語閱讀課中思維導圖的運用[J].校園英語,2016(31):147.
[3]馮露.思維導圖的內(nèi)涵及其在小學高年級英語閱讀教學中的作用[J].新課程(中),2016(03):28.
作者簡介:
黃麗華,廣東省清遠市,清遠市清新區(qū)第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