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爽
【摘 要】在小學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有一堂很重要的課叫做品德與社會,在這堂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注重的是如何提升學生的道德素質,這方面比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重要得多。所以,為了幫助學生提升道德素質和人文素養(yǎng),教師首先要提高品德與社會的教學效率,由內而外的進行深入教學,才能更好的幫助學生提高道德品質和人文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品德與社會 教學效率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3.114
對于小學生來說,尤其是剛剛步入小學的學生,他們暫時很難進入到真正的學習狀態(tài),學習效率也很難提高。無論是低年級或者高年級的學生,教師在品德與社會的教學方面都要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品德與社會中的知識,最終達到提升道德品質和人文素養(yǎng)的目的,這是我們提升教學效率后的最高體現(xiàn)。
一、活躍課堂的教學氛圍
營造一種良好的教學氛圍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辦法活躍課堂的教學氛圍,將學生都帶動到課堂的教學活動當中,提高班級的整體學習效率。
(一)采用全新的教學語言
每一節(jié)的小學課堂時間大約有40至45分鐘,這段時間對學生來說或許是很漫長的,那是因為教師的教學語言過于枯燥,沒有激發(fā)起學生對品德與社會的學習興趣。所以要想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教師,教師要先改變自己的教學語言,采用一種全新的方式來教學。
教師的教學語言不能太過單一,要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學內容當中。我認為幽默的教學語言就是一種很好的教學典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幽默的教學語言,不僅有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對品德與社會的學習興趣,營造一種活躍的教學氛圍,而且還有效地提高了他們的學習效率。
(二)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模式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小學生的思想越來越前衛(wèi),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不能適應現(xiàn)在的學生學習,所以,教師要采用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來幫助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提高品德與社會的教學效率。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大多數(shù)都是以教師為課堂主體,對學生進行灌輸式的教學方式,然而這種教學模式并沒有太高的學習效率。所以,在未來的教學模式當中,教師要以學生為教學課堂的主體,讓學生感受到自己在課堂學習中的地位,可以更好的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當學生感受到自己在課堂中的地位時,他們就會將狀態(tài)調整到以自我為中心,當老師提出一些問題時,他們就會積極的進行發(fā)言,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學生之間互相激勵,踴躍的參加到課堂教學任務當中,整個課堂教學氛圍就會活躍起來。
二、運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輔助教學
在現(xiàn)在的教學過程中,多媒體技術已經(jīng)普遍的應用到教育行業(yè)中,所以教師也應該熟練掌握多媒體的使用技巧與方法,為學生提供一種更好的教學體驗。多媒體技術最大的特點就是可以將一些抽象的事物通過立體形象化的方式展現(xiàn)給學生,當我們在進行一部分品德與社會的課堂教學時,教師要適當?shù)慕柚嗝襟w的功能來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
例如,當學習到有關祖國的大好河山的內容時,在備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到網(wǎng)上查找一些有關祖國各地美好風光的圖片,以及關于這類內容的視頻紀錄片等,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給學生看,讓學生能夠身臨其境的感受到祖國山水的壯觀。對于祖國的山水,如果僅僅通過教師的口頭講述,很難激發(fā)起學生心中對于祖國河山的熱愛,然而利用了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就可以更加直觀形象的讓學生體會到這種感覺,有助于提升他們的人文素養(yǎng)。
三、將生活引入到教學課堂中
小學的品德與社會中的內容大部分都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所以,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適當?shù)膶⑸钜脒M來,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有助于提高他們的道德素質和人文素養(yǎng)。
例如,我們所學的不同民族的風俗習慣,就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教師可以提前了解班級內學生的民族狀況,然后可以對不同民族的學生提問幾個問題,了解一些有關他們民族的風俗習慣。教師在備課過程中還可以找?guī)讉€典型的少數(shù)民族的資料,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為學生進行講解。在了解了一些少數(shù)民族的風俗習慣后,當我們出去旅游就可以更好的與當?shù)厝讼嗵?,同時也提升了自身的人文素養(yǎng)。另外,當我們學到一些與我們生活中的安全有關的部分時,教師可以根據(jù)不同的安全類別,找到一些警示標志,幫助學生更好的維護自身的安全問題。例如在講解交通安全問題的過程中,會有很多的警示牌來幫助學生辨別道路上的安全,我們在課堂中教授學生部分關于交通安全的知識,就可以盡量的減少意外的發(fā)生。
四、注重教學的實踐過程
我們學習品德與社會的最終目的是提升學生的道德素質與人文素養(yǎng),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教學的實踐過程,才能夠提高整體的教學效率。通過品德與社會的教學實踐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了解生活中與我們知識密切聯(lián)系的內容,加深學生對于這部分知識的理解,在以后的生活過程中,學生也可以更好的將這些內容進行實踐,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質。
例如,當我們學到有關樂于助人的內容之后,教師可以開設一次品德與社會的課堂實踐活動,帶領學生參與到社會生活中,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生活的環(huán)境。其中最好的實踐活動就是讓學生投入到志愿者活動當中,當一個小志愿者,為一些需要幫助的人服務,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到敬老院去幫助老人,和他們說話聊天,幫助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另外,學生也可以去幫助一些環(huán)衛(wèi)工人共同打掃衛(wèi)生,為我們提供一個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做出貢獻。這些活動的實踐過程比在課堂進行教學效率要高的多,學生們可以通過自身的體驗來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志愿者活動還可以幫助學生增加社會經(jīng)驗,讓他們更好地了解社會中發(fā)生的事情,進而在后面品德與社會的學習過程中,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習效率。
五、結束語
為了幫助學生提升他們的道德素質和人文素,教師要想辦法提升品德與社會的教學效率,這樣才能更好地讓學生將所學內容應用到自己的生活實踐當中。本文主要敘述了一些提升教學效率的方法,首先要為學生營造一種良好的教學氛圍,才能激發(fā)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其次,要善于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還要將生活引入到課堂教學過程中,注重教學的實踐化過程,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知識內容,提升整體的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