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武軍
【摘? ? 要】現(xiàn)代信息資源多元化的發(fā)展使得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出現(xiàn)了新的教育轉折點。在技術快速發(fā)展的當代,怎樣擺脫傳統(tǒng)教學模式帶來的不利影響,實現(xiàn)教學有效性,成為了初中教師探討的內容。本文將圍繞教學有效性展開分析,希望能夠提升初中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 教學有效性? 教學措施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20.134
道德與法治教育是初中生必修的一門學科,它可以培養(yǎng)學生思想文化素養(yǎng),提升學生涵養(yǎng),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如何提高教學有效性?是本文將要探討的主要內容,本文將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借助情景教學,再結合階段性教學內容這三個方面來分析如何提高道德與法治教學有效性。
一、為什么要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的有效性
在信息技術快速發(fā)展的當代,互聯(lián)網技術逐步走進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初中生的學習生活已經離不開互聯(lián)網。不可否認,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給學生的學習生活帶來了一系列的便利,但同時也對學生產生了一系列的不利影響。許多不良網站充斥著極端言論,這些過激的言論對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都有明顯的影響,許多學生因此誤入歧途。初中教師應該秉持著教書育人的職責,引導誤入歧途的學生走向正途。這是教師應該提高道德與法治教育的原因之一。
另一原因是:因為道德與法治教育應該防患于未然,不能在發(fā)生問題之后再開展教育。教師應該在日常生活中樹立起加強道德與法治教育的意識,從教學的各個方面開展?jié)B透性教育,將道德與法治教育融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這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加強學生的道德與法治教育,但是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適應現(xiàn)階段的學生學習需要。因此,這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取新的教學措施來提高道德與法治教育的有效性。
二、怎樣提高道德與法治教育的有效性
(一)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因材施教
新課標改革要求教師轉變課堂教學主體,確立起以學生為主導地位的教學模式。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這門學科也需要遵守這一規(guī)定。這要求教師在課堂上要將更多的話語權和思考的權利交予學生,實現(xiàn)以學生意志為主的因材施教的課堂。教師開展教學內容之前,應該從學生內心出發(fā),揣摩分析該年齡段學生的內心活動。再依據(jù)大多數(shù)同學的課堂喜好來進行道德與法治教育課堂的教學設計。尤其是對于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這一門學科而言,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心理活動,掌握當代學生的心理動向。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制作出符合當下學生學習愛好的教案。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對于初中階段其他學科而言,是一門較為開放的學科。它沒有語文、數(shù)學、英語這三門科學的中考壓力,教師在教學中的教學壓力主要是學生的心理發(fā)展。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是偏向思考性的一門學科,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建立起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建立起正確的思維導向,讓學生有正確的思想支撐。例如:教師在進行“發(fā)現(xiàn)自己認識自己”相關章節(jié)的教學內容時,應該根據(jù)當時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狀況,用學生更容易接受的語言以及表達方式來開展相關內容的教學。教師在進行這一章節(jié)的教學設計時,應該將引導學生充分認知自身作為主要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在認知自己的過程中建立起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二)開展情景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對陌生事物都具有濃烈的好奇心。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將他們的好奇心轉化為學習的動力。想要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的有效措施就是利用情景教學,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受。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從實際情景出發(fā),將學生的思維狀態(tài)放到教學內容中,以此引發(fā)學生對相關教學內容的好奇心。例如:教師在“交友的智慧讓友誼之樹常青”相關章節(jié)的教學內容時,為了讓學生掌握更加實用的交友技巧,教師可以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基礎上,加入適當?shù)哪M教學。教師可以將班級內部的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小組,讓各個小組的人員分別飾演一個角色。讓學生在與不同角色的同學的交流過程中,去體會課本知識中描述的交友技巧。教師在組織模擬情景的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進行交友技巧的自主摸索。這主要是因為課本知識的片面性引起的。因為課本知識所涵蓋的交友技巧,是為了滿足大多數(shù)人群的學習需要,但是學生之間具有差異性。課本上所描寫的交友技巧可以滿足一般學生的學習需要,但是無法滿足學生深層次的交友需要,這需要學生在實際交流中通過自行摸索規(guī)律來建立起具有自身特性的交友方法。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情景實踐具有十分濃厚的帶動性,這種情感就是學生進行道德與法治學習的興趣之源。
(三)階段性教學,分層次開展教學內容
任何學科的教學都講究循序漸進,并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尊重學生的提問權利。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也在這一范圍之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主動將自己的教學內容進行階段性劃分。低年級的學生對于道德與法治建設意識比較朦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將培養(yǎng)起學生基本的道德與法治意識作為主要的教學內容;中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道德與法治意識,這個階段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進行簡單的法治教育,培育起學生基本的法律意識,防范學生因為不懂法而出現(xiàn)違法亂紀的現(xiàn)象;對于高年級的學生而言,他們已經有了很明顯的法治意識,并且這個年齡的學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道德觀念。但是這個年齡的學生具有十分明顯的叛逆心理,因此,這個階段教師應該將教育重點放在糾正學生不當思想上,以此來確保學生可以保持堅定的心理狀態(tài)。教師在初中開展分層次的道德與法治教育,可以最大程度的利用教育資源,實現(xiàn)教育質量最優(yōu)化,從而實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學目標。
提問是學生基本的權利,道德與法治教育這門學科也應該尊重學生的這一權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竭盡全力地解答學生的疑問。教師通過自身積極的工作態(tài)度來感染學生,讓學生體會到道德與法治教育給自己帶來的真實的改變,這是提高道德與法治教育有效性最根本的措施。
三、結束語
道德與法治教育是現(xiàn)階段新課標改革的要求,也是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要求。在信息技術快速發(fā)展的今天,互聯(lián)網技術為學生帶來了便利,但網上的不當言論也能對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產生不好的影響。作為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我們應該堅持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因材施教;也應該開展情景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還應該階段性教學,分層次開展教學內容。希望本文的內容可以促進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事業(yè)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