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霞
摘 要:群文閱讀是我國古代即有、但近兩年來才開始興起的一種閱讀方式,結合初中生閱讀能力的實際情況,圍繞教材中一個單元或一組課文設計群文閱讀模式,對構建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以及提供學生閱讀能力具有重要意義。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對此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初中語文 群文閱讀 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08-0098-01
閱讀是通過視覺來獲得信息材料,進而促進視覺與感官合一來提高思維能力的有效方式。在學生學習語文的過程中,群文閱讀占據(jù)著重要地位,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然而,目前我國學術界卻缺乏關于初中生群文閱讀的研究。而《初中語文課程標準(修訂版)》中指出:要讓學生更多的直接接觸語文材料,通過大量語文實踐掌握這門課程的本質?;诖耍疚慕Y合現(xiàn)有研究的不足,以及初中語文新課標提出的要求,以群文閱讀為研究對象,對如何在初中語文教育中開展群文閱讀進行了系統(tǒng)的研究。
1 群文閱讀的概念界定
群文閱讀是一種以單元整合為基礎、將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的閱讀方式,這種閱讀方式強調以點帶面,以教材某一單元中的一篇課文為出發(fā)點,向整個單元擴展,對同類課文展開閱讀;在此基礎上,再以同類課文為出發(fā)點,從課內向課外拓展,針對與課文相關的課外讀物展開閱讀,從而構建出一個完整的閱讀框架。群文閱讀的各個維度及其相互關系包括:課文→單元整合→課外閱讀→主題閱讀→書香校園。開展群文閱讀的目的,在于拓展學生的視野,培養(yǎng)閱讀能力,進而提高學科核心素養(yǎng)。在古今中外文學史上,涌現(xiàn)了很多流派,各個流派都有其特定的藝術風格和審美觀點,而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正是基于這樣的前提,將相同流派、相同風格的課文歸納為一個單元,進而使每個單元的流派不同、風格各異,從而讓學生接觸不同類型的文學作品,培養(yǎng)他們的文學修養(yǎng)。而這正是開展群文閱讀教學的理論基礎,結合教材特點,構建與教材設計向契合的閱讀教學模式,不僅有利于促進學生成長,更是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
2 群文閱讀教學的設計
課堂教學是開展群文閱讀的出發(fā)點,因此,教師在實踐中需注重兩個層面的整合:一是將單元內的每篇課文聯(lián)系起來,從而形成單元整合;二是將課堂與課外聯(lián)系起來,從而實現(xiàn)閱讀的多元整合。
其中,課堂閱讀的重點是讓學生對課文風格及其呈現(xiàn)風格的文本特征產(chǎn)生客觀認識,通過同類課文的對比,加深對文學風格的印象,初步形成文學批評的思想意識。
以蘇教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一課“孔乙己”教學為例,這一單元的主題為“小說之林”,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筆者引導學生抓住“小說”這一關鍵詞,通過閱讀來了解小說的風格和藝術特點,從而對這一文學體裁產(chǎn)生客觀認識,為下面幾課的學習奠定基礎。
在課堂開篇,筆者首先讓學生們閱讀一遍課文,繼而提出問題。
師:從課文內容來看,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什么?
討論分析:課文講述了作者記憶中小時候關于孔乙己的故事。
師:課文中孔乙己經(jīng)歷了哪些事?
討論分析:從咸亨酒店的??停胶芫脹]有出現(xiàn)——直到“中秋過后”才用手爬著進入酒店,最后“大約是死了。”
問答過后,筆者讓學生們再次閱讀課文,并繼續(xù)提問。
師:這篇課文的主人公是?
生:孔乙己。
筆者板書:人物
師:課文中主人公的經(jīng)歷是?
生:時常來酒店買酒→很久沒來→大約是死了。
筆者板書:情節(jié)
師:課文中故事發(fā)生的主要場景是?
生:咸亨酒店。
筆者板書:環(huán)境
最后師生共同總結:小說的三要素是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
在此基礎上,當教學完這一單元的第二課《范進中舉》、第三課《口技》、第四課《變色龍》和第五課《窗》之后,學生們已經(jīng)對小說這一文學體裁形成了客觀的認識,從而完成了單元內課文與課文的銜接,實現(xiàn)了群文閱讀下的單元整合。
進而,教學完這一單元之后,筆者為學生布置了課外閱讀任務:運用課堂上學習到的閱讀小說的方法,利用五天時間閱讀完老舍創(chuàng)作的《駱駝祥子》,分析小說中各個人物的特點,梳理小說的主要脈絡,并概括小說的主題思想。在布置任務的基礎上,筆者還鼓勵學生采用同樣的方法去閱讀自己喜歡的小說,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此外,在課外閱讀結束后,筆者利用周六時間舉辦“班級讀書會”。讀書會的主題為“《駱駝祥子》讀后感”。在讀書會上,筆者首先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們介紹了老舍先生的生平事跡,以及這篇小說的創(chuàng)作背景;其次帶領學生們圍繞作品風格、刻畫人物的方式方法、故事情節(jié)的主體脈絡以及小說語言的運用特點等進行了討論,檢驗學生們的閱讀情況。
由此,通過以課文為基點引導學生分析課文類型及其風格特點,進而進行單元整合和課內外銜接,從而構建起群文閱讀的基礎脈絡,使學生們掌握了正確的閱讀方法,從而提高了閱讀能力,為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3 結語
總之,群文閱讀既是各種閱讀方法的整合,又是閱讀教學的拓展。通過群文閱讀,提高了初中生辨別文學體裁和辨析藝術風格的能力,而這種能力是文學批評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能。因此,打造科學合理的群文閱讀教學模式,對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董紅紅.在群文閱讀中實施“五選”教學策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J].學周刊,2016(3):211-211.
[2] 童皓.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組合選文策略淺析[J].考試周刊,2016(88):24-24.
[3] 陳華君.群文閱讀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有效實施[J].課外語文:上,2016(10):11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