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真情實感是整篇作文中的眼睛,沒有真情實感的作文,其實就像一個沒有靈魂的身軀。所以,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體驗,注重激發(fā)學生的真情實感。文章基于此,就從‘賞識教育,樹立寫作信心;緊扣教材,感悟真實情感等四個方面闡述了“真情實感”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體現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真情實感
在小學作文中卻存在著一個嚴重的問題,即:很多學生都會忽略對自己真情實感的抒發(fā)與表達,致使作文平淡無奇,缺乏靈魂。那應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下面,筆者則就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來談一談自己在作文教學中體現“真情實感”的幾點教學嘗試。
一、 賞識教育,樹立寫作信心
處于小學生這一階段的特殊群體,在有著脆弱心靈的同時也有著很強烈的自尊心,非??粗貏e人對自己的評價是什么。作為一名語文老師,要了解學生的這一心理特征。在作文教學的過程時,盡量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的課堂環(huán)境,以便于學生順暢地輸出知識并應用于作文寫作中。教師還可以以朋友、同學間的交流方式與學生進行交談,和學生建立一種平等的關系,盡可能多地站在學生的角度體會學生的想法和心情,讓他們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創(chuàng)作,不要讓他們束手束腳。并要有針對性地運用不同的方法對學生進行賞識教育。通過老師的鼓勵和贊揚,學生寫作的自信心會逐漸地被樹立起來,寫作能力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例如:教師在寫作課上將學生們的優(yōu)秀作文進行朗誦,并為學生準備一支筆、一個筆記本或者其他禮品作為一個小小的獎勵,隨后將文章展示在光榮榜區(qū)域,以此激發(fā)他們的寫作動機,進而培養(yǎng)他們的寫作興趣和寫作信心。
二、 緊扣教材,感悟真實情感
書本是我們任何一個學科學習的基礎,語文寫作也不例外,因此,在作文課上教師一定要合理利用好書本內容。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精挑細選、符合小學生學習作文的優(yōu)質素材,教材里的很多內容和知識點都與小學生特有的心理特征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因此,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抓住教材的這一特點來引導學生進行作文寫作。
例如,在學習《落花生》的時候,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將這篇課文中所涉及情感句子應用于“激勵自己、默默奉獻”以及“不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會的人生理想和價值觀”等這一類的作文寫作中,這樣學生既可以將課文中的情感延伸到寫作上,豐富作文情感,又能為作文增添文化內涵和文化意蘊。
三、 拓展素材,豐富真情實感
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識字不多,自我寫作能力有限,所以對寫作時常會產生畏難心理,不愿意投入情感進行作文創(chuàng)作。基于此,教師在課堂中的積極鼓勵和引導就顯得尤為重要。筆者認為,教師在作文課上可以先拋開課本知識,然后以親切熱情的態(tài)度給學生們介紹一些符合他們知識水平的課外讀物,積累他們的寫作素材,以此拉近師生間的距離,豐富他們的情感體驗。其次,告訴學生這些讀物內容非常有趣,內容形式多樣,圖文并茂,在講述小知識的時候還穿插了一些圖片、動畫等,由此引起學生想要閱讀課外讀物的興趣,學生在寫作的時候也就會潛移默化地運用這些印象深刻的課外素材,并將自己對課外文章的情感傾注于寫作之中。
例如,在“我最愛的——”這一話題作文課中,教師就可以先通過《爺爺一定有辦法》這一繪本給學生講述爺爺的慈愛和奇思妙想的故事,讓學生們對如何寫人有一個大概的認識和了解,并鼓勵學生將繪本中爺爺的故事穿插到作文寫作中,且借此機會給學生推薦這本課外讀物;其次,引導學生從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小豬在蓋房子過程中有什么樣的心理變化,并鼓勵學生將自己的體會引入文中且進行情感加工闡述出來,以此豐富小學生的真情實感;那么,學生在寫作創(chuàng)作時,就不僅有了素材可寫,而且還有了情感的投入,這能為其創(chuàng)作一篇優(yōu)秀作文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 貼近生活,體驗真情實感
學生從課本和老師那里學得的知識都是間接知識。其實,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實踐獲取直接知識,這樣的知識會給學生帶來更大的益處。學生語文作文中的情感感悟也是一樣,將自己在生活實踐中得來的情感體會,運用于寫作之中,會使作文更加的真實和具有感染力。例如:在進行“我的發(fā)現”作文寫作課程時,教師就可以帶學生走出封閉沉悶的教室,來到校園一角,引導學生觀察校園,看是否能夠發(fā)現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有的學生會發(fā)現一些小動物如“螞蟻、蝴蝶”等,對于小動物,學生天生就有一種喜愛之情,這時老師也可以給穿插一些愛護小動物的知識,這樣才能深入到學生內心,讓他們對動物的愛護欲更加強烈。通過這樣的生活化的實踐教學以及學生的親身體驗,能夠加深學生對情感的體會,能夠促使學生對寫作中的情感產生更加深刻的理解,還能不斷激發(fā)他們的寫作興趣,提高寫作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五、 結語
總而言之,培養(yǎng)小學生在作文中傾入真情實感的寫作能力并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所以,筆者認為,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要學會巧妙運用文中所提及的四種教學實踐,并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長此以往,小學生在作文中表露自己真情實感的能力一定會有所提高。
參考文獻:
[1]陳娟.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層遞式教學模式的應用[J].寫作(上旬刊),2015(04):54-56.
[2]楊斌林,胡彪.談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7(09):3,5.
[3]劉建娟.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學生想象能力培養(yǎng)途徑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6(11):142.
[4]趙玲.淺析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作用[J].亞太教育,2016(30):42.
作者簡介:
劉偉,安徽省阜陽市,安徽省阜陽半崗鎮(zhèn)黃連溝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