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階段,人的思想和情感認知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正是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因此,在此階段對其加強情感教育很有必要。對其進行情感熏陶、鑒賞能力培養(yǎng)等都是素質教育目標的體現(xiàn),通過情感教育的調劑,使得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不再千篇一律,反而更加生動、抑揚頓挫,書本描繪的人物形象將會更加飽滿,表達的情感在學生之間形成共鳴,激發(fā)學生發(fā)散思維,大大提升了課堂教學的成效。本文以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為研究對象,通過闡述什么是情感教育,轉而分析其對于語文教學的重要作用,分析當下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現(xiàn)狀,提出幾點建議來推動情感教育作用的發(fā)揮。
關鍵詞:情感教育;初中語文;教學運用
初中階段的語文科目越來越難,內容上增加了古詩詞鑒賞、通假字和文言文、散文等閱讀,且語言學本就是一門高深的科目,中華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這就使得內容更加難懂,情感越來越難把握。因此,需要輔之以適宜高效的教學方法來幫助學生理解與記憶。而本文以情感教育為突破口,研究其對于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作用,對其運用進行分析,旨在幫助學生激發(fā)語文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水平。
一、 情感教育概述
情感教育區(qū)別于認知教育,構成了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情感教育手段是情感,目標是促進課堂學習,加深理解,調動課堂氣氛,緩解情感與認知之間的沖突。情感教育對傳統(tǒng)教育起促進作用,能夠促進師生情感交流,與作者產生共鳴,激發(fā)學生發(fā)散思維,培養(yǎng)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對學生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樹立有著重要的作用。情感教育更準確地說是一種教學手段。
二、 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
情感教育對于教育事業(yè)貢獻巨大,其主要作用大致分為以下幾個方面:①情感教育能夠實現(xiàn)人的綜合發(fā)展,創(chuàng)新發(fā)散思維,促進人們對事物的深入了解;②情感教育輔助認知教育,豐富學生的情感和知識層面;③情感教育有利于促進溝通和理解,養(yǎng)成較好的朋友圈;④情感教育更多的是培養(yǎng)學生能力和素質,目標是充分挖掘人的潛力;⑤通過情感教育可以培養(yǎng)學生美學鑒賞力;⑥情感教育可以教會學生什么是真善美,養(yǎng)成善惡分明的是非觀;⑦情感教育可以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以便能夠更好地融入社會。
三、 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現(xiàn)狀分析
目前情感教育影響意義巨大,越來越受到重視,新課改要求中小學校要合理采用情感教育來提高學生的認知,促進綜合發(fā)展。經過這幾年的實踐,頗有成效,但在應試教育這個大背景下,改革成效顯的微不足道,并未從根本上改變應試教育的本質,大部分學生仍深陷題海戰(zhàn)術,死記硬背,被淹沒在各式各樣的書本和課題中,此外,老師講課的重點還是以教會學生如何來解題,考取高分,情感教育未受到根本重視。而初中階段語文教育非常重要,脫離了小學階段的基礎認知,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要求更上一層樓,對學生以后的學習和成長非常重要。然而初中階段語文老師的工作量大,為了跟上教學計劃,完成教學目標,以至于忽視了對學生的情感教育,未花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籌劃和安排情感教育,這也是初中學校語文教學的通病。雖然新課改強烈要求改革,重視情感教育,但在落實到各大學校時,執(zhí)行情況不盡如人意,歸根結底還是受到傳統(tǒng)教學觀念和應試教育機制的影響,因此也就出現(xiàn)了只顧高分忽視情感教育的情況,在此背景下,教師很難做到兩者兼顧。
四、 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一) 通過引導學生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來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
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目標不僅要提升學生的知識層面,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美學鑒賞力和是非價值觀,使得學生明白什么是真善美,養(yǎng)成善于發(fā)現(xiàn)美、欣賞美的辨識力和領悟力,從而帶入到語文教材賞析中,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體會什么是人性美,什么是民俗美,寓教于樂,使得古詩詞讀起來更親切,更易理解,通過品讀鑒賞與作者進行情感交流,達成共識。教師應營造適合的氣氛,引導學生投入到知識的海洋,暢悟其中的精彩。
(二) 利用誦讀等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
帶入情感的朗讀可以幫助學生快速融入語境,因此,教師可以適當?shù)匾肜首x等方式來加強訓練,培養(yǎng)情感,養(yǎng)成良好習慣,更容易記憶,并且通過長時間的積累,擴大知識面,提高領悟力。必要時,老師可以示范領讀,邊讀邊講,能夠收到不一樣的教學效果。誦讀是在朗讀的基礎上進一步加深記憶,有了朗讀理解的鋪墊,背誦也就更容易。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就是這個意思。
(三) 尋找?guī)熒撵`的契合點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
老師的言行是學生效仿的典范,作為傳道授業(yè)解惑者,老師身上肩負的責任重大,而不同的老師,其獨特的人格魅力更能帶動學生,影響學生。一個專業(yè)的教育工作者不僅要具備專業(yè)的知識,還要具備親和力、責任心以及言傳身教的能力,一個有責任心的教師會把教學當作自己的事業(yè),融入感情,以春蠶到死絲方盡的精神感悟學生,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與學生交心,激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良好溝通,做到知識點也能一點就通。因此,老師在授課的時候應盡量多地學會換位思考,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和思考方式,在采取教學方法時,應盡量采用更為學生所接受的方式來進行情感表達。
(四) 采用生動形象的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
教學應是一個開放、并包的過程,允許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來達到同樣的教學目標,如果僅是采用單一的教學方式,不僅課堂模式僵化,而且對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動以及教學效果的提升將無多大益處。所有,老師在備課時要投入自己的情感,揣摩學生的心理,潛心研究學生更容易接受的教學方式來完成授課。學習的主體是學生,每個學生都情感豐富,對于知識點有著不同的理解,如果教師能夠從旁加以引導,那么學生的情感一下子能夠得到釋放,豐富其想象力。
五、 結語
總而言之,情感教育對于初中語文教育來說意義深遠,尤其是課改的推動,使得情感教育重新被提上日程,新時代的情感教育應大顯異彩,發(fā)揮其作用,推動語文教學的發(fā)展,為教育事業(yè)做貢獻。
參考文獻:
[1]陳杰.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赤子(上中旬),2016(22).
[2]許雙柱.初中語文教學情感教育的思路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5(04).
作者簡介:
鄧順科,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四川省小金縣達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