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建
摘 要:我國的教學體制不斷改革,對初中政治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初中政治教師要傳授給學生基礎的政治知識,提升學生的政治文化素養(yǎng)。另一方面,初中政治教師要不斷豐富政治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實現上述目標,教師可以采用案例教學的方法。文章將具體探討案例教學法的內涵、案例教學法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舉措,希望能為相關人士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初中政治;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1.內涵
所謂的案例教學法,就是以案例作為基礎的教學方法。案例大多源自現實生活,學生需要深入案例之中,還原真實事件,對事件的解決方法進行探討。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者,承擔著為學生傳道授業(yè)解惑的任務[1]。在應用案例教學方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激勵,讓學生對事件作出正確判斷,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與傳統(tǒng)教學方法相比,案例教學方法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增進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實現了師生共同體的構建。因此在課堂上教師可以擴大案例教學方法的應用范圍,讓學生在案例中吸收新知。
2.要求
在應用案例教學方法的過程中,教師要滿足以下幾項要求:第一,要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貼合,與學生的認知水平相適應。教師在選擇教案時,不能脫離學生的現實生活,將政治理論高高掛起,而應該實現理論知識和生活實際的緊密相連,讓學生積極投入課堂之中。針對性的案例能讓學生感同身受,引起學生的共鳴,因此教師要對學生的日常生活行為、學習行為特征進行分析。第二,要選擇最近發(fā)生的案例,滿足學生對最新社會事件的好奇心。社會處在持續(xù)的發(fā)展變化之中,信息化特征越發(fā)明顯。在信息時代,學生希望接觸最新信息。教師需要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選擇實效性強的案例[2]。第三,要選擇價值導向正確的案例,幫助學生培養(yǎng)健全人格。初中學生處在成長的特殊階段,道德標準還未形成。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向善,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第四,要選擇實踐性強的案例,體現案例的可行性。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應該讓學生進入案例情境之中,自主處理問題事件。
1.精心選擇案例
教學案例很多,教學案例的質量直接關系著政治教學的質量,因此教師應該選擇精品案例,盡可能挑選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案例。比如,教師在講《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時,可以選擇非法狩獵的案例,讓學生對案例進行分析。教師可以為學生介紹因非法狩獵而瀕臨滅絕的動物種類,深化學生對生命保護的認識,并讓學生思考自己能為這個世界做些什么。
2.優(yōu)化教學方式
網絡信息技術不斷發(fā)展,其與教育領域的融合更加緊密。將網絡信息技術運用在案例教學課堂中,可以豐富教學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傳統(tǒng)課堂忽視了網絡信息技術的重要性,致使教學案例乏善可陳,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不高。為了避免這一問題,教師應該優(yōu)化傳統(tǒng)教學方法,應用多媒體教學技術。比如,教師在講《法不可違》時,應該在多媒體課件上呈現青少年犯罪的案例視頻。在為學生呈現視頻后,教師應該在大屏幕上播放與青少年守法相關的圖片,以此增強青少年的法律意識,讓學生成為一個合格的“四有”公民。
3.引導案例討論
在教學體制改革的背景下,學生的主體地位越發(fā)突出,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讓學生大膽發(fā)言,說出自己對案例事件的看法。比如,教師可以為學生呈現故事性的案例:某天一個小鎮(zhèn)涌來難民,鎮(zhèn)長杰克遜為大家頒發(fā)食物,只有一個青年要求干活之后再接受食物。后來,這個年輕人努力發(fā)家,成為了鎮(zhèn)長的女婿,他就是世界石油大王哈默。教師引導學生對案例進行討論,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深化學生對案例的認識。
總之,我國的教學體制不斷改革,傳統(tǒng)初中政治教學方法已經落后于時代發(fā)展的潮流。初中生處在成長期,政治教學對學生人格培養(yǎng)起著至為關鍵的作用。案例教學法可以豐富政治教學內容,因此初中政治教師應該擴展案例教學的范圍,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
[1]韓 瑜.案例應用,政治效益——淺議案例教學法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7(40):141.
[2]何鳳梅.淺議案例教學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學習(下旬刊),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