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奇生
【摘要】本文主要嘗試談論在教學過程中怎樣利用名著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與寫作水平。提高閱讀水平首先要讓學生對閱讀產生興
趣,然后才在興趣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而利用名著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則要注意從名著中積累足夠的寫作素材和學習足夠的寫作技法,然后能夠對這些東西加以靈活的運用,使寫作能力得以升華。
【關鍵詞】閱讀水平;閱讀速度;寫作素材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學名著是先人們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是文學大師生命精華的凝結。我們在課堂中經(jīng)??梢越佑|到不同類型的文學名著,如果教師能夠巧妙地利用好這些文學名著,引導學生大量閱讀,并和學生一起歸納總結,必能很快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和寫作水平。
一、巧用名著提高閱讀興趣
從我這些年教學中所接觸的學生來看,目前高中生的閱讀情況堪憂,主要表現(xiàn)在閱讀量少,閱讀方向錯誤,甚至沒有閱讀興趣。作為一位高中教師,針對這種情況應該加以足夠的注意。我覺得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目前信息流通快,可閱讀的資源多,這反倒造成了學生的茫然,他們不能在有限的時間里去選擇正確的閱讀資源,這就需要教師的巧思妙想,找出對癥的良藥。
中學生喜歡故事性強的有趣的閱讀資料,作為教師就可以利用他們的這一特點引導他們去閱讀。在高中基礎年級的教學中我曾對此點進行了一些嘗試。當時我發(fā)現(xiàn)當我講授一篇有趣的故事性強的課文背景時,他們很感興趣,哪怕平時上課睡覺的同學這時也會很認真地聽。我想如果我能夠根據(jù)這一特點把一些和課文有關系的名著當成故事講給他們聽肯定能夠引起他們的閱讀興趣。如我在講到粵教版莎士比亞的《哈姆萊特》節(jié)選時,給他們整體介紹了這一戲劇,這一凄美的悲劇故事深深吸引了學生。我趁機告訴學生,莎士比亞還是很多類似的優(yōu)秀的戲劇,如他的四大悲劇的另外三部《奧瑟羅》《麥克白》《李爾王》及其他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威尼斯商人》等。不久就有學生到圖書館借或網(wǎng)購了莎士比亞的作品來看,還有學生跑來跟我談論他們對莎士比亞作品的看法。在講到《蘇武傳》時,我給他們介紹了《漢書》原文中的《蘇建李廣傳》,并結合《史記》中的《李將軍列傳》特別提到李廣、李敢、李陵祖孫三代的悲劇故事,并且我把這祖孫三代的悲劇故事歸類為命運悲劇、社會悲劇、性格悲劇,學生被這個三個悲壯英雄人物的悲劇故事所震撼。我便告訴學生在《漢書》中有很多類似的感人故事,有興趣可以去圖書館借《漢書》來看看。在講到《項羽本紀》時,我給學生講項羽與劉邦的故事,同時也叫學生去找《史記》來閱讀……通過這樣一年循序漸進的引導教學,我發(fā)現(xiàn)這兩個班的同學不但文學修養(yǎng)有了提高,而且閱讀水平也有了明顯的進步。
二、巧用名著提高閱讀速度
在教學中我深知目前高中生的閱讀速度是個大問題,而目前高考趨勢是閱讀量越來越大。語文有兩個半小時的時間,本應該時間足夠的,為什么有這么多同學時間不夠呢?歸根結底是閱讀速度太慢。2017年語文高考全國卷中有三篇現(xiàn)代文閱讀和一篇古文閱讀,再加上語言表達中的那段閱讀文字,有近七千字的閱讀量,沒有一定的閱讀速度是很難完成的。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是目前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怎樣來加強學生的速度?
首先需要多閱讀,這是提高閱讀速度的一個前提,另外多閱讀不一定就能提高閱讀速度,這還關系到閱讀的習慣和方法的問題。故需加強學生的閱讀訓練。我還是從名著中去尋找靈感和資源。針對學生對名著中人物故事感興趣的特點,我開始在中外人物傳記及《史記》《漢書》《戰(zhàn)國策》和中外名家小說中去尋找人物故事,每個人物故事大概2000字左右,如果是選自古代的人物故事則后附原文。我目前大概找了100個這樣的人物故事來對學生進行強化訓練。剛開始閱讀訓練時我限時為10分鐘每篇,閱讀后請學生陳述自己記住的內容。訓練一段時間后仍為10分鐘每篇,但限制為100字之內概括整個人物故事的內容。之后以兩周為期限,進行循環(huán)訓練。循環(huán)一輪后時間減少一分鐘,直至學生能在6分鐘內能用100字概括完人物故事。對這種方法我非常有信心,我訓練學生的時間不算長,但已感覺到他們的閱讀速度和能力有了一定提高。
我相信只要堅持下去,不但能夠使學生達到高考閱讀要求,而且還能超越。并且在材料的選擇上也能一舉三得。第一,人物故事選自名著,學生對人物故事感興趣,自然會尋找原名著閱讀,這樣就能擴充他們的知識面,提高文學素養(yǎng);第二,人物故事的概括可以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積累足夠的寫作素材;第三,限時強化閱讀可最大可能提高他們的閱讀速度,解決像今年高考一樣速度過慢導致時間不夠的問題。
三、巧用名著積累寫作素材
總是聽到學生說寫作文時無話可寫,沒素材可用,用來用去要么愛因斯坦,要么居里夫人,要么愛迪生等這幾個老掉牙的例子,寫出來的作文無論是立意還是選材了無新意。面對此種情況,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指導學生有意識有目的地去閱讀名著,便可積累到足夠多有新意又有分量的寫作素材。
如當我們寫作時需要有關做人一定要堅強的事例時,海明威的《老人與?!分械慕?jīng)典名句就有足夠的說服力?!耙粋€人并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盡可以把他消滅掉,但他的精神是不可戰(zhàn)勝的”。
當你在文中談論有關人要自尊、自愛時,《簡·愛》中簡的那句至理名言是最有力量的佐證?!澳阋詾槲邑毟F、相貌平平就沒有感情嗎?我們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如同你我走過墳墓,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當你作文中涉及做人在關鍵時刻要迅速果斷時,哈姆萊特的性格悲劇是個多么好的反面例子?!吧孢€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
名著里面有你在寫作時所需要的無窮無盡的素材,當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有意識有目的地閱讀了足夠多的名著,他們還會擔心寫作時無話可說嗎?在閱讀積累過程中有潛移默化的作用,量的積累會引起質的改變,也許開始時效果不明顯,等多讀了一些,多積累一些,對照起以前,就可以看到前后水平的差距了。
四、巧用名著學習寫作技巧
其實名著不僅僅是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素材寶庫,它還是一個寫作時獵取靈感的寶庫,亦是一個獲取寫作技法的寶庫。如此多的名著,它們是文學大師智慧的結晶。他們高超的文字駕馭能力,出神入化的寫作技巧,學生只要從中參透一點,就能讓寫作能力得到升華。故教師要注意給學生分析文學名著的精彩片段,讓學生能夠從中得到啟發(fā)。下面是我從《紅樓夢》中的“林黛玉進賈府”和《水滸傳》中的“武松打虎”選取的兩個片段,來告訴學生怎樣使用語言描寫和動作描寫來表現(xiàn)人物性格的課堂案例。
《紅樓夢》中林黛玉進賈府時有關王熙鳳語言描寫可以很形象地刻畫出這個人物的性格特點:
這熙鳳攜著黛玉的手,上下細細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賈母身邊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這樣標致的人物,我今兒才算見了!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頭心頭一時不忘。 只可憐我這妹妹這樣命苦,怎么姑媽偏就去世了!”說著,便用帕拭淚。
在這段文字里,王熙鳳總共說了三句話。第一句話即是對黛玉說的,用夸張的語言贊揚了黛玉的美貌。第二句話即是對老祖宗說也是對元迎探惜四姐妹說的,表達了黛玉因為像嫡親的孫女才這么標致,拍了老祖宗的馬屁又顧及了元迎探惜四姐妹的感受,果真面面俱到,誰也沒得罪。第三句是對黛玉說的,顯示她對黛玉的憐惜關愛,從喜到悲,變化之快,讓人嘆為觀止。這段文字王熙鳳只有三句話,卻把一個八面玲瓏、虛偽和機變逢迎的人物活靈活現(xiàn)地展示在了我們面前。讓學生仔細去體會類似的語言文字,可以提高他們利用語言描寫展現(xiàn)人物性格的能力。
《水滸傳》里武松打虎的那個片段中的動作描寫最能體現(xiàn)出武松的英武形象,課堂中我?guī)е鴮W生一起認真揣摩分析了一番。老虎氣勢洶洶的“一撲”“一掀”“一掃”,顯示了老虎的猛,武松采取避其鋒芒的“閃”“躲”“跳”,說明他靈活智勇。當老虎的“一撲”“一掀”“一掃”后勢去了一半時,他采取了進攻的方式“舉”“劈”“按”“踢”“騰”“打”這幾個字,字字千鈞,虎虎生風,非常形象生動地表現(xiàn)出了武松打虎的英雄氣勢,淋漓盡致地刻畫了武松勇猛過人的高大形象。
以上只是從學習名著語言描寫和動作描寫來表現(xiàn)人物性格的這兩個方面,其實我們可以從心理描寫、外貌描寫、景物描寫、謀篇布局等不同的角度去吸取名著中的寫作精華,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把它們做成一個個寫作訓練小專題,通過這些小專題來學習、提高我們的寫作技巧,但一定要注意選取的名著應思想積極,語句優(yōu)美,且應該做適當?shù)恼c總結歸納,甚至背誦,并與課堂上老師講的一些寫作手法聯(lián)系起來,體會這些方法的運用。教師應該指導學生盡量把名著中的東西吸收后變成自己的東西,而不僅是摘抄與仿寫。
在利用名著提高學生的寫作和閱讀能力時,我們應堅持以讀促寫,以寫促讀,讀寫結合。以讀促寫,可以在閱讀完作品后,寫寫讀后感,讀后感可以是對內容的大概總結,也可以談談對人物的具體感受。以寫促讀,即教師結合學生的閱讀材料,給他們一些較為深刻的話題去寫作,引導他們再次進行深入的閱讀。如讀完《史 記·項羽本紀》后,可以讓學生寫寫《對項羽悲劇命運的探討》,讀完《哈姆萊特》后,可嘗試寫一寫《性格悲劇對人物命運的影響》等,學生如果要去寫這么深刻的話題,必須要進行再次閱讀,并作深入思考。讀寫真正結合起來,學生閱讀水平和寫作能力便能達到由量到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曾祥芹 .閱讀技法系統(tǒng)[M].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2.
[2]董晶晶.激發(fā)興趣,啟迪智慧——淺談中學圖書館的課外閱讀指導[J].中小學圖書情報世界,2002(3).
[3]曹俊.讀閱讀啟動我們思考之帆[J].語文教學通迅·高中刊,2005(11).
(編輯: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