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秀云
摘 要:小學階段的教育對孩子品質性格的養(yǎng)成有著重要的影響,教育工作者只有抓住該階段孩子的心理特點,將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的融入小學語文教學中,才能夠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養(yǎng)成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質,同時,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基于此,本文對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及相關策略方面進行了簡單的探討,希望能夠給小學語文教學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小學語文教學;品質性格
通過長期實踐證明,在中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是促進中小學生成長的主要途徑。在這一理念下,我國教育領域中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增加,關于提高學生心理健康素質及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的活動也越來越多?;谶@種情況,本文對心理健康教育視角下的小學語文教學策略方面展開研究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在對小學語文教材進行研究的過程中不難發(fā)現(xiàn),教材編寫者正是結合小學生不同階段的心理特征進行小學語文教材整體結構的安排,本著循序漸進的方式,由淺入深地引導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通常情況下,在小學語文教材中,包括人文、歷史、自然、社會及藝術等多方面的學科知識,這些知識都比較符合小學生的心理接受水平。舉例來說,在小學語文教材中,就包括民族英雄保衛(wèi)國家方面的文章;還有樂于助人、大公無私方面的文章。而以上文章中的人物形象,不論是民族英雄、普通工人,還是默默無聞的善良農(nóng)民,都通過語文教學鮮活地呈現(xiàn)在學生眼前,使其能夠更深刻的感知這個世界。事實上,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與專門上的小學心理健康課是有很大差別的,小學語文教師通過對教材內容的深層挖掘,巧妙地將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內容融入進去,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水平的重要方式。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
(一)充分利用小學語文教材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進去
一般來說,小學語文教學的實施,主要應圍繞以下幾個方面的進行知識的講解:愛祖國、愛人民、愛自然、愛科學及愛自己?;诖?,小學語文教師應充分挖掘小學語文教材中關于“愛”的相關內容,陶冶學生的愛國情懷,使其懂得愛人的感情。舉例來說,在小學四年級教材中一篇名為《魚游到了紙上》的課文中,教師應將講課的重點放在贊揚聾啞青年勤奮、認真的性格品質上,并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方式,使學生體會到聾啞青年豐富、細膩的感情,并充分感受其對生活的熱愛[1]。這種教學方式能夠是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體會文章要表達的主要內涵,凈化學生純凈的內心
(二)改善小學語文教學環(huán)境
和諧、自由的教學環(huán)境,也是有助于提高教學效率及教學質量的主要途徑,小學語文教師只有讓學生體會到良好的教學氛圍,才能夠有效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品性的養(yǎng)成。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本著民主的教學思想安排教學活動,用公平的態(tài)度合理引導每一位學生,使全部同學都參與到小學語文教學的實踐活動中。需要注意的是,在與學生溝通的過程中,教師應站在與學生平等的角度,用理解與包容的語氣與學生進行充分的溝通,充分尊重每一位學生的意愿,尊重每一位學生自由表達思想意識的行為[2]。同時,小學語文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客觀、公正地改正學生錯誤的思想。實踐證明,只有學生處于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中,才更有助于培養(yǎng)其對學習的興趣與愛好,使其身心全面健康成長。
(三)優(yōu)化教學內容、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
長期實踐證明,當教師在向學生傳遞一些信息知識時,若學生只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tài),之后學生的學習效果并不是十分良好;而通過讓學生自己揣摩,在結合教師正確的引導,往往能夠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及認可程度也比較深。舉例來說,在小學四年級一篇名為《小英雄雨來》的教學過程中國,教師先讓學生通過一節(jié)課的時間進行課文中的角色扮演,再通過教師的語言進行正確的講解及引導,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其對課文的理解更深入。
(四)豐富小學語文實踐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意識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實踐教學一直是容易被忽視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而實踐教學又是培養(yǎng)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心理意識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應豐富小學語文實踐教學活動的內容與形式,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實踐機會,給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實踐學習的空間,使其在實際操作中真正懂得健康心理的含義。同時,豐富小學語文實踐教學活動,并不只以增加學生的動手操作為主,還包括豐富教學內容與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等諸多方面的內容[3]。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體驗社會生活或學習各種語文知識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社交能力,鍛煉學生的組織、協(xié)調能力。此外,對于性格內向、孤僻的學生來說,教師應增加其與別人溝通的機會,并從旁進行正確的引導,使其逐漸糾正自身的錯誤認知,養(yǎng)成其健康的人格品質。
通過本文的論述,分析了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并對心理健康視角下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策略進行了分析。小學語文教學對學生思想意識的養(yǎng)成及品質性格的培養(yǎng)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是決定學生個性的重要方面。因此,小學語文教學工作者應充分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對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性,并不斷進行探索及鉆研,找出符合學生發(fā)展、提高教學水平的有效途徑,為促進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趙之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26(5):11.
[2]王霞.心理健康教育視角下小學語文教學策略研究[J].理論觀察,2015,36(8):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