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平
摘要:我覺得先要弄清楚小學生對口算的概念,通過長期的口算訓練,逐漸提高學生口算的熟練度,在學校教師和家長的配合下,逐漸讓低年級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口算習慣。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家中,需要運算的時候,拋開信息化的電子設備,用口算和心算等方式進行計算,打牢數(shù)學基礎,為今后的數(shù)學學習做鋪墊。
關鍵詞:數(shù)學口算;提高口算能力;數(shù)學教學
引言:我覺得有的學生會口算比較快,有的會比較慢不能因為慢就是有問題的,有的人反應是比正常的人慢的再者,就是透過簡單的小計算游戲來提高興趣,最后,課后布置10道左右的題讓父母和小孩一起玩口算。
我在平時的教學中,口算練習做得少。教學實踐證明,一個學生的計算正確率和速度的高低,與他口算能力的強弱是成正比的。因此,我們必須扎扎實實地加強口算訓練。
一、注重對口算持之以恒地訓練。
口算教學的要求是“要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基本的計算方法,堅持經常練習,逐漸達到熟練”,可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訓練口算,應根據(jù)兒童的年齡特點,適當?shù)倪M行口算訓練。有的家長說為什么現(xiàn)在的孩子算題這么不準,速度這么慢,可怎么辦呢?千萬別心急,一方面不要讓孩子一次性練得太多,那樣會讓孩子產生厭煩情緒,應付了事,準確率不高。另一方面一定要堅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在長期不懈的努力中,最后能達到“脫口而出”,逐漸形成一些口算的技能技巧。
二、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口算能力
(一)鼓勵學生分析錯誤原因,大膽口算學生的口算能力是慢慢培養(yǎng)的,剛開始學生在口算中容易出現(xiàn)各式各樣的問題差錯,這時候教師會歸結為“粗心大意”。這樣會導致學生日后的口算出現(xiàn)心理上的排斥,不敢進行口算。因此,數(shù)學教師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口算膽量,讓學生大膽地進行口算練習,出了差錯不要過分批評學生,要適量地進行引導,鼓勵學生分析錯誤的原因,不要因為看錯數(shù)字和數(shù)學符號、注意力不集中、印象模糊、意志力薄弱等問題造成口算錯誤,讓學生能夠細心進行數(shù)學口算。
(二)堅持每天課前5分鐘練習扎實的口算能力需要每天不斷地練習,長時間的口算訓練可以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提高思維的靈活程度。每天堅持5分鐘的口算訓練,在短時間內正確地計算出結果,通過筆算、口算、視算、聽算、心算等方式練習學生的計算能力。具體內容為:1.筆算是讓學生通過在本子上計算數(shù)學題的方式,提高計算能力。2.口算是通過口算卡進行短時間的口算,說出正確答案。3.視算和心算是通過用眼睛觀察進行快速計算的方式。4.聽算是通過聽到教師說的問題,進行快速計算。這四種方法經過長期的訓練,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提升數(shù)學思維的靈活程度。
(三)視算聽算結合練。視算和聽算是口算練習中兩種基本形式。視算是通過用眼看題,用腦算題,用口讀題說出得數(shù);而聽算則要求通過耳聽、腦記和計算方能算出得數(shù)。在每節(jié)課之前經常利用幾分鐘進行視算或聽算,在練習過程中學生通過眼、耳、腦、口等多種器官的同時參與,使其思維能力得到訓練并在不斷的訓練中獲得發(fā)展。
(四)開展豐富有趣的游戲活動游戲活動的教學方式,在新課改中非常常見,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游戲活動是提高學生學習口算興趣的方式,讓學生通過游戲過程,掌握口算的技巧和能力。比如說趣味開火車活動,由一個學生開始計算1+1=2,繼續(xù)1+2=3、1+3=4、1+4=5……進行排火車的趣味數(shù)學口算活動,誰出錯了要表演一個小節(jié)目。這樣的趣味活動,可以使每位學生都能夠積極地參與進來,活躍口算課堂的氛圍。
三、生活實際引出計算教學,提高口算能力要想會算而且算得快、算得好,理解算理是教學的關鍵。而理解算理主要靠激發(fā)學生要算、想算、怎么算的意識。如何達到這種效果呢?那就是從生活實際引入,讓學生在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中探究出合理的算理。例如教學9加幾的進位加法時,可以設置情境,激發(fā)興趣,讓學生主動去探究,去發(fā)現(xiàn)。首先在引入環(huán)節(jié)設置情境,小兔子要請客,它為好朋友準備了兩盒牛奶,第一盒里有9瓶牛奶,第二盒里有8瓶牛奶,小兔子一共準備了幾瓶牛奶?小朋友你能幫小兔子算一算嗎?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小動物進行引入,學生會感到很有意思,愿意幫助小兔子算一算,學生的興趣就被激發(fā)出來了。在學生考慮了一會兒后,教師再提出一個問題:你有什么辦法能讓別人一眼看出有多少瓶牛奶嗎?這時學生就會深入思考該怎么辦,于是湊十法就自然而然的被學生發(fā)現(xiàn)了,既從第二盒中拿出一瓶放在第一盒中,第一盒湊成十,加上第二盒中剩下的7瓶就是17瓶;或者從第一盒中拿出兩瓶放到第二盒中,第二盒湊成十,加上第一瓶中剩下的7瓶就是17瓶。學生從動手操作中,很快并且很直觀地理解了湊十法的算理,這時教師再進行總結歸納,學生就會在頭腦中形成表象,進而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學會計算9加幾的進位加法。而理解算理更有益的地方還在于學生能夠舉一反三,在計算8加幾、7加幾、6加幾的進位加法時能夠進行知識間遷移,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另外,一旦學生在計算中遇到了問題也能根據(jù)算理推算出不會算的題目。所以在數(shù)學教學中設置生活實際,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理解算理是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基礎。
總結:其實,口算能力的培養(yǎng),要經過一個懂理、會算、熟練、靈活的過程。懂理,就是使學生懂得口算的算理;會算,就是通過一定的訓練,使學生掌握口算的方法;熟練,就是經過反復練習,使學生對基本口算能夠算得又對又快;靈活,就是使學生能根據(jù)具體問題選擇合適的計算方法,靈活地解決問題。據(jù)此可采用如下方法對學生進行口算能力的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