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學生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興趣,就會自覺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并從英語學習中獲得樂趣,而要提升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就應當不斷地豐富教學組織管理,從課程設(shè)計、到教學方法上都要加強管理,只有如此才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提升初中生主動參與的程度。
關(guān)鍵詞:初中英語;教學法;組織管理
據(jù)統(tǒng)計,中學生從在初中和高中的6年時間內(nèi),在英語學習上的時間約2500小時。近年來,我國教育投入力度越來越大,這就說明國家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視教育。但是在眾多的教學資源條件下卻產(chǎn)生了不理想的結(jié)果,主要表現(xiàn)在:學生在英語課堂中缺乏參與的主動性,學生通常會被點名之后才會回答老師的問題,學生并不擅長用英語與老師交流,學困生在課堂上呈現(xiàn)出慵懶和消極參與的情況,多數(shù)學生仍舊是“要我學”的學習狀態(tài)。
一、加強教學環(huán)境管理
加強教學情境管理指的是英語教師在教學組織管理過程中,構(gòu)建與教學內(nèi)容相關(guān)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能夠切實的沉浸在教學環(huán)境中,以此來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的興趣。例如,在學習Rules around us時,為了讓學生了解不同的勸說方式、學會在不同的場合中禮貌地勸阻不文明現(xiàn)象,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呈現(xiàn)不同的場景圖片,如restaurant/hospital/park/railway station,讓學生根據(jù)圖片和相關(guān)的表達語作對話練習。這樣學生更容易展開想象的翅膀,運用所學的語一言知識進行交際活動。
又如,教學生問路、指路的日常用語時,可以引導學生將教室想象成一個城市,讓一些學生舉起事先準備好的路牌。這些路牌代表不同的地點,如post office/bank/school/hospital.在黑板上板書句型:
Wheres...?
Its on the right/in front of.../behind.../on the left side of
……
教師扮演警察,讓一名學生到教室前面來扮演行人,向警察詢問如何到達一個地方。師生根據(jù)上面的句型做對話。這位“行人”在“警察”的指引下找到“城市”中的一個地方。通過師生間的對話,學生學會以下功能語句:
Excuse me. Wheres the nearest bank,please?
Its on the right.
Excuse me.Do you know how to go to the post office near here?
Walk along this road and take the second turn on the right. Its on the left.再讓其他學生也仿造這樣來做對話表演,學生仿佛在實際生活中學習英語一樣,很容易記住問路指路的功能用語。
二、啟發(fā)式教學管理
啟發(fā)式教學管理指的是英語教師在教學組織管理過程中,強調(diào)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依照學生的知識水平和理解能力,不斷地啟發(fā)學生思考問題,進而實現(xiàn)主動參與的目的。
例如,在教現(xiàn)在進行時這一語法知識時,我們可以讓一位學生站在教室門口,讓其他學生猜,What is he doing ?/Is he coming in or going out?學生們眾說紛紜。有些學生說:I think heis coming in。還有些學生說:He is going out。通過創(chuàng)設(shè)尋疑的情景,學生在熱烈的發(fā)言中不知不覺地操練了現(xiàn)在進行時的句型。
又如,在閱讀課 pollution fighters 時,可以這樣給學生提開放性問題,引導學生展開討論:
T:Water has been greatly polluted in earth. If there wasnt any clean water left in the world,what would happen to us?
S1:We have no water to drink.
S2:We cant swim in the swimming pool.
S3:We have no fish to eat.
S4:We cant live.
S5:……
通過啟發(fā)式教學管理的案例能夠看出,這種管理方式能夠引起學生的共鳴,并激發(fā)學生圍繞主題展開聯(lián)想,既能夠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又能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的興趣。
三、課堂導入管理
課堂導入管理指的是教師在安排教學活動時,提前給學生以引導,讓學生主動的了解新的教學內(nèi)容,并從預習中找到自己不解的地方,組織學生做好知識準備。英語教師進行合理的課堂導入管理,既能夠創(chuàng)建有利的教學環(huán)境,又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做好知識準備的前提下,主動參與到英語課堂中。
例如,在第三屆全國初中英語優(yōu)質(zhì)課競賽中,一位教師教對話課 See A Doctor 所作的開場白是:Today is a special day for you.學生聽了教師的講話,都感到非常詫異。于是,教師趁機問學生:Why?課堂上一下子熱鬧起來,學生們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有的學生回答道:Because there are so many teachers here.教師接著問學生:Its also special for me, why?學生們答道:Because of the competition.(注:上述案例來自第三屆全國初中英語優(yōu)質(zhì)課件)英語教師通過在導入管理中植制造懸念,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以此推進新課程的教學活動。
加強教學組織多樣化管理英語教學是一種相互學習和探討的過程,其中教師起到主導作用,教師通過教學組織多樣化的管理能夠構(gòu)建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也能從中實現(xiàn)共同構(gòu)建知識體系的目的。教學組織管理并不是單純的教學,而應當通過表演、朗讀、故事、辯論等組織形式進行管理。例如,在學習動物的話題時,當學生已經(jīng)了解狗的用途和危害,我們可以設(shè)計一個辯論話題,讓學生討論養(yǎng)狗有利還是有弊。將全班分成兩組,一組贊成養(yǎng)狗,一組反對養(yǎng)狗,讓學生四人一組分小組討論贊成或者反對的理由。再由各小組派代表參加辯論發(fā)表各組的觀點。注:案例來自青州市西書院初中教學案例這種教學組織管理方式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讓學生從英語學習中找到成功的體驗,進而提升主動參與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趙秀欣.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邊緣生”現(xiàn)狀及轉(zhuǎn)化策略研究[D].魯東大學,2017.
[2]朱琦.初中英語課堂沉默現(xiàn)象的調(diào)查及管理對策研究[D].魯東大學,2017.
[3]鄧未星.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現(xiàn)狀及創(chuàng)新策略研究[D].江西農(nóng)業(yè)大學,2017.
[4]周省非.初中英語教師課堂話語的有效性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7.
[5]周超.初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初探[D].溫州大學,2017.
作者簡介
王雅群(1978—),女, 漢族,四川樂山人,四川音樂學院附屬中學教師,主要研究方向:英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