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
[摘 要]個性化閱讀打破了常規(guī)式的閱讀模式,學生不再囫圇吞棗,強化了閱讀中的情感體驗,小學語文的素材都較為淺顯,但從不同的視角出發(fā),可以獲得多重的閱讀感悟,這對于閱讀積累較少的學生來說仍舊難以企及,教師應結(jié)合學生的閱讀水平與閱讀習慣,在教學中填補學生的閱讀空缺,以學生喜聞樂見的閱讀元素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推動學生遷移自身的經(jīng)驗,走進閱讀的文本當中,暢游在閱讀的海洋里,沉淀文學基礎,透徹領會文本的內(nèi)涵,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閱讀反饋了解學生的心理訴求,提高語文個性化閱讀的有效性。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有效策略
小學語文的閱讀聯(lián)通了文本與學生的心靈,在不斷的閱讀熏陶中,學生引發(fā)了情感共鳴,逐漸受到文本的指引樹立健全的價值,懂得是非觀念,這些閱讀帶來的領悟是口頭描述難以傳遞的文學信息,學生的語感逐漸強化,在語文的個性化閱讀中,學生衍生了獨立的觀點,從中心主旨出發(fā),獲得看待事物的辯證能力,因此語文的個性化閱讀并非簡單的知識傳遞,同時對于學生的價值觀念影響都是深遠的,語文教師應承擔起文學傳承的使命,在閱讀中優(yōu)化學生的個性化感受,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
一、嘗試角色互換體驗
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始終徘徊在閱讀的情境之外,對于文章的記憶不深,理解更是局限于表層面,教師應引導學生脫離閱讀的旁觀角色,走進閱讀當中,設身處地感受閱讀文本的情節(jié)變動與人物心理活動,以他人的感受為感受,強化學生的文本溝通水平,在思考的過程中秉持獨立化的見解,提出個性化閱讀的創(chuàng)新觀念,比如,在學習《林黛玉進賈府》的時候,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對有關(guān)王熙鳳的部分進行閱讀,然后提出問題,讓學生們找出曹雪芹對王熙鳳的評價。這個時候教師剛剛提出了問題,但是,不能急于讓學生說出答案,這個時候,即使學生有答案,也是不完整的,或是不準確的。在這個時候,要先讓學生仔細閱讀,充分理解這部分內(nèi)容,讓學生獨立思考,并通過自己的分析、綜合得出答案。
二、創(chuàng)設問題空間
閱讀的過程也是思考的過程,所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閱讀同樣需要結(jié)合問題不斷的思考,通過問題的拋出獲得解決思路,拓展學生的視野,在閱讀的個性化問題當中,利用熟知的語文體系,與自身的感性理解,暢想閱讀的內(nèi)容,從而樹立自主閱讀的意識,在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遵循語文學習的基本規(guī)律,重視學生的誦讀和感悟,獲取豐富的文本意義、生活經(jīng)驗、人生情感、人格精神以及一定的意象建構(gòu)。在學生初步閱讀文本時,教師可以設置一個“自讀自悟”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說一說通過閱讀文本有什么體會,對文章有哪些了解。不管是針對某個方面的,還是縱觀全文的感受,不管是淺層次的認知,還是深入的了解,教師都要鼓勵學生大膽說出來,而且不怕說錯,這樣就能活躍學生的思維。在精讀文本階段,教師應當把繁瑣的分析課文的時間節(jié)省下來,給學生提供充分的心理自由和閱讀時間,讓學生去感去悟。在問題的設計上,我們常常可以問:你是怎么理解的?你有什么體會或感受?你是怎么知道的?你有什么看法?找出令你感動的地方,寫上你的閱讀批注,談談你的閱讀體會等。在這種極具個性的問題中,學生閱讀文本的自由度比較大,感悟的空間比較廣,可以促使學生對原有的知識結(jié)構(gòu)進行重組利用,體現(xiàn)出個性特征的自主求知過程,同時也堅定了學生主動探究事物的信心和思維的獨立性。
三、培養(yǎng)學生獨特的思維
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所以,不同的學生對于同一篇文章會有不同的見解,其各自看問題的角度和理解程度也各不相同。對待這種差異,教師要善于接納,尊重不同學生的理解判斷。比如,在《項鏈》中,女主人公瑪?shù)贍柕孪蜞従咏枇艘粭l十分昂貴的項鏈去參加舞會,之后,項鏈在舞會上丟失,于是女主人公耗費了十年的時間償還債務,十年之后,女主人公才得知那條自己以為十分昂貴的項鏈其實是假的。在對這篇文章進行閱讀之后,教師可以向?qū)W生提出自己設置的問題,讓學生們講一講這篇文章主要講的是什么。學生可以根據(jù)教師的問題各抒己見講述自己的觀點。由于這種類型的題目開放性較強,沒有統(tǒng)一的答案,因此,學生們的答案也可以是多種多樣的。作為教師要廣泛接納不同學生的答案,鼓勵學生說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答案,充分展示學生的個性化思維。
四、把握閱讀教學理念
何為個性化閱讀,眾多學者給出了不同的解釋,在意思表述上有很多的不同。作為教師首先應該深入研究個性化閱讀的內(nèi)涵,真正理解個性化閱讀,真正貫徹這一教學理念,從思想上重視,真正明白個性化閱讀的重要性。例如,學習《豐碑》,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主閱讀課文,理解文本的基本情節(jié),把握軍需處長這一形象,標題是豐碑,和文本內(nèi)容有什么聯(lián)系。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首先從動作、神態(tài)、衣著等方面想象這一形象;然后學生在閱讀中感知文本通過哪些具體事件表現(xiàn)這一人物,他身上有哪些品質(zhì)和精神值得肯定。學生閱讀體會思考,通過具體事件感知人物,軍需處長為了別人,為了整個連隊,更為了心中崇高的革命事業(yè),寧愿自己在穿著上少一些,受冷。學生在閱讀中對這位軍需處長的品質(zhì)有了一定的認識。接著教師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豐碑是指什么,在今天我們學校這篇文章有何價值。學生在閱讀文本、感悟情節(jié)的基礎上,有的認為可以了解革命先烈奮斗的艱辛,今天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有的認為革命家的大公無私、心念他人、集體的品質(zhì)值得肯定;有的學生認為今天雖然生活在幸福時代,有吃有穿有喝,但也應該保持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豐碑是一種傳統(tǒng),是一種永遠令人敬仰的精神。
五、結(jié)語
個性化的閱讀教育絕對不能沿襲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一定要改變以往單調(diào)的教學方法,開創(chuàng)具備特色的新型教學模式。為了實現(xiàn)有效的個性化閱讀教育,老師要根據(jù)學生的性格及興趣愛好來設計教學內(nèi)容。提出了加強學生個性化閱讀教育的具體策略,給以后小學生的閱讀教育提供了很好的依據(jù)。
參考文獻:
[1]孫芳英.讓生活走進作文讓作文展示個性小學語文個性化作文教學的實踐研究[J].動畫世界教育技術(shù)研究,2012,(1).
[2]王煒.個性讓閱讀更加精彩關(guān)于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的思考[J].小學教學參考,2012,(28).
[3]黃靜.關(guān)注家庭教育后臺資源,開拓小學語文個性化教學改革新思路[J].西江月,2011,(34).